农历正月初二。
陈南起床的时候,张琴和陈正平已经收拾好了一切,再等他吃完早餐就出发去外公外婆家拜年。
昨天去爷爷奶奶家的时候,张琴的穿着跟平常没什么区别,但今天,她脖子上就戴着陈南送给她的金项链,手腕上还有金镯子。
张琴有些不习惯,又有点担心项链会断掉,时不时低头看看。
果然还是黄金养人。
戴金后的张太后,整个人的气质都变得高贵洋气起来。
看样子以后还要多买点首饰,给她换着戴。
陈南心里默默地这样想着,觉得自己挣钱的意义更大了。
“老陈,你帮我看下后面扣紧了没?别到时候给丢了。”要不是回娘家戴给她嫂子看,她都不乐意戴这玩意,总感觉放在身上不安全。
“扣紧了扣紧了,你都问了五遍了。”
“妈,你不要太忧虑,大不了丢了我再给你买。”陈南不理解她这‘物役’的心态,总是内耗自己,太累了。
张琴没好气道:“你说得轻松,不要钱买啊!”
“买来就是为了戴,戴它是为了取悦自己,给你锦上添花,而不是让你去衬托它的。记住,你永远比任何物品都重要。”
陈正平赞同陈南的观点,“儿子说得对,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你才是最重要的,它只是你的加分项,有就有,没有也不强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于物不滞,于心不执’。”
陈南竖起大拇指,“可以啊老陈,现在说话一套一套的。”
张琴何尝不明白他们说的意思,但她就是改变不了自己,觉得好东西应该收好,免得弄丢了心疼。
毕竟现在金子可值钱了,一般人哪里舍得买这么多。
她岔开话题,催促道,“赶紧吃你的馒头,再不出发,午饭都赶不上了。”
陈南呵呵一笑,就是赶上了,他们也吃不了几口。
外公外婆人很好,对陈南也好,小时候经常给他买好吃的、买玩具、买新衣服穿,就是从大舅当家后,他就不太爱往那边跑了,因为大舅妈总是瞧不起他们家,觉得他们家条件不好,生怕多吃一口她家的粮食,动不动就甩脸子。
陈南小的时候脸皮厚,也不知道看人脸色,周末放假总是喜欢往外公家跑,结果每次都能看到大舅妈跟大舅在吵架,直到后来上初中了才慢慢反应过来,那是吵给他听的,至此他就不怎么喜欢去外公家了。
外公外婆生了六个儿女,张琴排行第五。前面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后面还有个妹妹。
在那个年代,娃生得多,地也分得多,所以家家户户都生了好几个娃,即增加了地,又有了劳动力。可到了陈南这一代,计划生育就变得严起来了,如果第一胎生了女娃,就会允许生二胎,但不管男女,最多也只能生俩。倘若第一胎生了男娃就不能再生第二个了。
其实陈南之后还有一个弟弟的,只是在张琴怀到第四个月的时候,因为没钱交罚款,被强制拉去引产和结扎,如果不结扎,村委会就会派人来拆娘家兄弟的房子。
为了保住哥哥家的房子,张琴只能认命,被引下的那个胎儿,她看到了,是个已经成形的男婴。
这根刺,在张琴心里已经很久了,每次想到都泪如雨下,觉得对不起那个孩子。
陈南先把肚子填得饱饱的,免得从外公外婆那里回来饿肚子。
等他们开车到的时候,陈南的几个姨妈都已经在忙活午饭了。
陈南和父母同时下车,陈正平和张琴把后备箱里的礼盒都拿下来,陈南则放鞭炮,这是习俗,也是在告知所有人,这家人的女儿回来了。
“五姐,你家买车了?”最先开口的是张琴的妹妹,家里的老幺,也是几姊妹中,跟她关系最好的。
张琴点头,“嗯,陈南买的。”
“你们这是发多少财啊,都买上车了。”几姊妹中,原本只有陈南三姨家才有小轿车的,现在看到张琴家也有,心里有点不得劲,来回不停地打量新车,“你这也是大众标志的车,但是车怎么跟我们家的普桑不一样?你们是不是被人骗了,买到假的了?”
其他几个人家里没有车,也不懂车,听到家里唯一有小车的老三说这话,立马也跟着附和,上前关心,“五妹、陈南,你们花多少钱买的?赶紧去找找人家,万一真的被骗了,还能把钱追回来。”
“就是,五妹,你就不应该让陈南自己去买车,小孩子没经验,他能懂什么车。”
“知道你手里钱不多,那也不能买个假牌子的车吧,实在想买就找我们几家凑一凑啊!我们可是亲姊妹,就该互相帮助。”
老三脸上的表情快要憋不住了,“五妹,你也可以等你三姐夫把车开过来,看看是不是跟他的不一样。”
陈南想笑,当然不一样了,因为他们的车,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一旁的陈正平和张琴被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懵了,他们也不懂什么品牌,什么车,只知道能遮风挡雨就行。但听到他们说陈南可能被骗的时候,又有点担心了起来,怕他花了冤枉钱。
陈南不想跟他这几个姨妈解释,因为她们根本就不懂车,说了也白说,还不如等三姨夫亲自来打脸,那才精彩。
这时候大舅妈出来了,早在里面就听到他们说的话,冷嘲热讽道:“要我说就是五妹家虚荣心作祟,没什么钱,还想在人前充脸面,估计就是认定我们不认识车,故意开到我们面前来炫耀的。没想到三姐比我们懂一点点,立马就拆穿了他们的假大众。”
陈南乐了,不知道大众的董事们要是听到他们说帕萨特是假大众,会不会气得吐血?
他们还是太片面了,一群井底之蛙,没见过的车多了去了,难道每一辆都是假的吗?
“三姐夫怎么还没来?三姐,要不你打个电话催催?”陈南的大舅妈可太期待三姐夫来拆穿张琴这一家三口的虚伪嘴脸。
喜欢重生了谁还恋爱啊
陈南起床的时候,张琴和陈正平已经收拾好了一切,再等他吃完早餐就出发去外公外婆家拜年。
昨天去爷爷奶奶家的时候,张琴的穿着跟平常没什么区别,但今天,她脖子上就戴着陈南送给她的金项链,手腕上还有金镯子。
张琴有些不习惯,又有点担心项链会断掉,时不时低头看看。
果然还是黄金养人。
戴金后的张太后,整个人的气质都变得高贵洋气起来。
看样子以后还要多买点首饰,给她换着戴。
陈南心里默默地这样想着,觉得自己挣钱的意义更大了。
“老陈,你帮我看下后面扣紧了没?别到时候给丢了。”要不是回娘家戴给她嫂子看,她都不乐意戴这玩意,总感觉放在身上不安全。
“扣紧了扣紧了,你都问了五遍了。”
“妈,你不要太忧虑,大不了丢了我再给你买。”陈南不理解她这‘物役’的心态,总是内耗自己,太累了。
张琴没好气道:“你说得轻松,不要钱买啊!”
“买来就是为了戴,戴它是为了取悦自己,给你锦上添花,而不是让你去衬托它的。记住,你永远比任何物品都重要。”
陈正平赞同陈南的观点,“儿子说得对,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你才是最重要的,它只是你的加分项,有就有,没有也不强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于物不滞,于心不执’。”
陈南竖起大拇指,“可以啊老陈,现在说话一套一套的。”
张琴何尝不明白他们说的意思,但她就是改变不了自己,觉得好东西应该收好,免得弄丢了心疼。
毕竟现在金子可值钱了,一般人哪里舍得买这么多。
她岔开话题,催促道,“赶紧吃你的馒头,再不出发,午饭都赶不上了。”
陈南呵呵一笑,就是赶上了,他们也吃不了几口。
外公外婆人很好,对陈南也好,小时候经常给他买好吃的、买玩具、买新衣服穿,就是从大舅当家后,他就不太爱往那边跑了,因为大舅妈总是瞧不起他们家,觉得他们家条件不好,生怕多吃一口她家的粮食,动不动就甩脸子。
陈南小的时候脸皮厚,也不知道看人脸色,周末放假总是喜欢往外公家跑,结果每次都能看到大舅妈跟大舅在吵架,直到后来上初中了才慢慢反应过来,那是吵给他听的,至此他就不怎么喜欢去外公家了。
外公外婆生了六个儿女,张琴排行第五。前面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后面还有个妹妹。
在那个年代,娃生得多,地也分得多,所以家家户户都生了好几个娃,即增加了地,又有了劳动力。可到了陈南这一代,计划生育就变得严起来了,如果第一胎生了女娃,就会允许生二胎,但不管男女,最多也只能生俩。倘若第一胎生了男娃就不能再生第二个了。
其实陈南之后还有一个弟弟的,只是在张琴怀到第四个月的时候,因为没钱交罚款,被强制拉去引产和结扎,如果不结扎,村委会就会派人来拆娘家兄弟的房子。
为了保住哥哥家的房子,张琴只能认命,被引下的那个胎儿,她看到了,是个已经成形的男婴。
这根刺,在张琴心里已经很久了,每次想到都泪如雨下,觉得对不起那个孩子。
陈南先把肚子填得饱饱的,免得从外公外婆那里回来饿肚子。
等他们开车到的时候,陈南的几个姨妈都已经在忙活午饭了。
陈南和父母同时下车,陈正平和张琴把后备箱里的礼盒都拿下来,陈南则放鞭炮,这是习俗,也是在告知所有人,这家人的女儿回来了。
“五姐,你家买车了?”最先开口的是张琴的妹妹,家里的老幺,也是几姊妹中,跟她关系最好的。
张琴点头,“嗯,陈南买的。”
“你们这是发多少财啊,都买上车了。”几姊妹中,原本只有陈南三姨家才有小轿车的,现在看到张琴家也有,心里有点不得劲,来回不停地打量新车,“你这也是大众标志的车,但是车怎么跟我们家的普桑不一样?你们是不是被人骗了,买到假的了?”
其他几个人家里没有车,也不懂车,听到家里唯一有小车的老三说这话,立马也跟着附和,上前关心,“五妹、陈南,你们花多少钱买的?赶紧去找找人家,万一真的被骗了,还能把钱追回来。”
“就是,五妹,你就不应该让陈南自己去买车,小孩子没经验,他能懂什么车。”
“知道你手里钱不多,那也不能买个假牌子的车吧,实在想买就找我们几家凑一凑啊!我们可是亲姊妹,就该互相帮助。”
老三脸上的表情快要憋不住了,“五妹,你也可以等你三姐夫把车开过来,看看是不是跟他的不一样。”
陈南想笑,当然不一样了,因为他们的车,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一旁的陈正平和张琴被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懵了,他们也不懂什么品牌,什么车,只知道能遮风挡雨就行。但听到他们说陈南可能被骗的时候,又有点担心了起来,怕他花了冤枉钱。
陈南不想跟他这几个姨妈解释,因为她们根本就不懂车,说了也白说,还不如等三姨夫亲自来打脸,那才精彩。
这时候大舅妈出来了,早在里面就听到他们说的话,冷嘲热讽道:“要我说就是五妹家虚荣心作祟,没什么钱,还想在人前充脸面,估计就是认定我们不认识车,故意开到我们面前来炫耀的。没想到三姐比我们懂一点点,立马就拆穿了他们的假大众。”
陈南乐了,不知道大众的董事们要是听到他们说帕萨特是假大众,会不会气得吐血?
他们还是太片面了,一群井底之蛙,没见过的车多了去了,难道每一辆都是假的吗?
“三姐夫怎么还没来?三姐,要不你打个电话催催?”陈南的大舅妈可太期待三姐夫来拆穿张琴这一家三口的虚伪嘴脸。
喜欢重生了谁还恋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