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被做局的知青1-《献祭男女主后,任务失败了!》

  “寒哥哥,你陪我下乡好不好,乡下又苦又累我一个人熬不下去的。”

  “你爸不喜欢你,后妈只偏心那两个她生的,全胡同我对你最好,抢了你的回城名额怎么了?”

  “处对象?我什么时候和你处过对象了,我喜欢的人一直都是书伟哥,你再乱说,我就告你流氓罪!”

  “寒弈啊,把回城名额让给刘盼儿和王书伟吧,书伟他爸是厂长,说了会给咱们家一个正式工的工作名额,这工作先让显宗去上,等你从乡下回来就把工作还给你。”

  “打钱?饿死?你在乡下有地种怎么会饿死?你弟弟显宗马上就要结婚了家里没钱!”

  ……

  这一次寒弈和886来到了一个和以往一样狗血的世界。

  架空世界的龙国,此时正处于龙国的60年代,许多知识分子都要上山下乡,而原主则是一名被做局了知青。

  原主陈寒弈,从小就是苦水里泡大的孩子。

  原主的母亲在生原主的时候难产而亡,不到半岁,原主的父亲陈大强又娶了胡同里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王桂花。

  陈大强和王桂花结婚后八个月早产生下了一个足月的儿子取名-----陈显宗!

  亲妈难产而亡,整个胡同都在传原主命硬克亲,原主爸陈大强非常厌恶原主,他认为原主是个扫把星,克死他老婆还要克死他。

  所以,陈大强对原主非常冷漠非打即骂。后来娶了新老婆生了小儿子,原主的日子就更苦了。

  原主从一开始被亲爹虐待,变成了被亲爹后妈,以及后妈带来的女儿陈秀红一起虐待。

  小白菜,地里黄,亲爹打,后娘掐,三岁垫着板凳烧水煮饭,六岁就要洗全家的衣服,命苦,命苦,命苦苦苦苦。

  命苦的原主养成了一副懦弱胆小的性子,大多数时候低头哈腰,长长的刘海遮住眼睛,看起来阴沉又窝囊,谁看了都想踹两脚。

  他从记事起就挨打,从骨子里就不敢反抗。

  但原主有喜欢的人,是住在胡同口的刘盼儿。

  刘盼儿也是个苦瓜。

  原主爸在化肥厂上班,家附近的好几条胡同都是化肥厂的家属居住地。

  刘盼儿爸在化肥厂当维修工,刘盼儿妈在家照顾孩子,他们家一共有八个孩子,前面七个都是女儿,刘盼儿排第二,她小时候叫盼娣,她姐姐叫招娣,几个妹妹叫来娣,想娣,引娣……。

  刘盼儿爸妈拼儿子,拼了十五年才生出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刘耀祖。

  耀祖出生后,刘盼儿爹妈就把女儿的名字改了,娣变儿。

  招儿,盼儿,想儿,喜儿……

  原主性格阴沉胆小懦弱,从小就没人愿意和原主玩,整个胡同只有刘盼儿愿意和原主玩,所以原主从小到大喜欢刘盼儿。

  但刘盼儿喜欢的是隔壁胡同,化肥厂厂长的儿子----王书伟。

  伟哥。

  伟哥哥。

  刘盼儿和原主玩和原主说话,只是为了骗原主帮她干活,顺便从原主手里扣一点东西吃。

  原主虽然是苦瓜,但是家里只有三个孩子,还是能吃饱饭的。但刘家有八个孩子,父母还重男轻女,刘盼儿经常饿肚子,所以她就盯上了原主。

  原主从三岁和刘盼儿一起玩,被对方吸了几十年的血。

  原主不光省下东西给盼儿吃,刘盼儿还趁着原主爸和后妈带着耀祖和王秀红出门的时候去原主家偷东西,偷米,偷油,偷鸡蛋,偷腊肉。

  原主爸和后妈回来发现东西不见了,就把原主毒打一顿,关三天柴房。原主爸骂原主丧门星,后妈骂原主肚子大,耀祖和姐姐骂原主是小偷。

  一大家子跑到胡同里骂原主,时间一长,整个化肥厂的人都知道原主手脚不干净,偷鸡摸狗。

  大家就更不待见原主了。

  原主知道是刘盼儿偷的,但是他没说,他以为盼儿和他一样可怜在家里吃不饱。

  刘盼儿以为原主是傻逼,从来没发现她偷东西,于是故技重施……

  所以,在成长的十几年里,原主总是在被毒打,总是被关柴房。

  ……

  原主十八岁那年,兴起了一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鼓励知识青年下乡锻炼。

  厂长的儿子王书伟和家里闹翻了,赌气报名要去下乡当知青。

  刘盼盼看着心爱的男人要下乡,毅然决然也决定报名下乡,一起当知青。

  当时原主爸陈大强,因为在厂里摔了一跤,摔到了腰要在家里静养。家里决定让原主先在厂里顶替他爸的工作,等陈大强的腰养好了,再让原主把工作还回来。

  所以原主不需要下乡。

  可刘盼儿觉得乡下的日子太苦太累,她又不想干活,到时候还要去找书伟哥搞对象。她也不想书伟哥很辛苦的去干活,所以她希望原主跟他一起下乡。

  在刘盼儿的心里,原主是她养熟的一条狗。

  指哪儿打哪儿,十分忠诚还不会背叛。一身力气哼哧哼哧的,干活能从早干到晚。

  如果原主跟着他们一起下乡,到时候就能养他们。就算原主不能养活他们两个,他们也能在原主的帮助下,从繁琐的农活里解放出来,两个人欣赏着乡下的青山绿水,谈情说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盼儿劝原主下乡。

  原主拒绝了她。

  虽然原主喜欢刘盼儿,但原主很懦弱,他觉得乡下太苦了。好不容易他接了他爸的工作,能去厂里面当工人。以后还能去厂里的食堂吃饭,每个月把90%的工资上交,自己还能留个三五块。简直是他梦寐以求,几十年得不到的好日子。

  所以原主拒绝的刘盼儿。

  他不想去吃更大的苦!

  刘盼儿恼羞成怒,觉得被原主拒绝是一件被啪啪打脸的事,自己养的狗竟然不听自己的话了。

  于是她做了一件歹毒的事情。

  刘盼儿故意在原主父母面前说原主的坏话,在整个巷子里传播谣言。

  大概意思是原主好不容易接了他爸的工作,现在高兴坏了。原主以后自己的工资要自己拿着,还要把家里的姐姐和弟弟全部赶出去,并且原主去外面喝酒,还到处说自己亲爸和后妈的坏话,口口声声巴不得亲爸和后妈早点死,说他委屈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翻身当主人了。

  因为这谣言实在太符合人性了。

  没有一个人觉得这是一个谣言,大家都觉得是原主,熬了这么多年,苦尽甘来,直接狂妄了。

  原主爸妈听到后,气不打一处来,他们从来没想过把化肥厂的工作给原主,这个工作要给也是给要显宗,因为陈显宗现在还小,去厂里面上班太累了,所以让显宗在家里躺着享两年清福。

  没想到,原主狼子野心啊!

  陈大强气的直接把原主从厂里面拉回来打了一顿,让女儿去厂里面顶班。

  后妈王桂花直接更绝,反手就给原主报名去下乡,刘盼儿跟王桂花套近乎,说可以让原主跟他去同一个村下乡。

  到时候刘盼儿可以替他们盯着原主不在乡下做坏事。

  王桂花自然是千恩万谢,整个胡同谁不知道刘家的二女儿名声最好最是贤惠,最体贴。

  原主被他们毒打完,又关了两天。

  等原主出来时才发现天塌了。

  原主只能一把鼻涕一把泪,收拾了几件破衣烂衫的包袱,委委屈屈地坐上了绿皮火车。

  刘盼儿此时站出来安慰原主,在原主面前说原主父母的坏话。告诉原主,他的父母不可靠,都是烂人。这个世界上只有她是关心原主的,等以后他们一起下乡当了知青,她一定会帮原主的。

  接连被亲人背刺出卖,原主心里已经碎掉了,刘盼儿的安慰让他感动不已,甚至深深的自责,他以前实在是太自私了。

  然后,他就彻底变成汪汪汪了~

  ……

  下乡以后的日子不好过。

  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农活,知青点的老知青和新知青还经常闹矛盾。

  王书伟和家里吵架是因为他的厂长爸爸娶了一个小老婆,并且已经揣上了崽子。

  王书伟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呼风唤雨,要什么有什么。他根本接受不了多出来的一个孩子来跟他抢夺资源。于是跟他爸大吵一架,不准那个女人进门。

  最后用下乡来逼迫他爸。

  但是在这场斗争中王书伟输了,后妈手段了得,茶艺十级,吹耳旁风让王厂长下定决心要磨一磨自己这个傲慢儿子的锐气。

  所以,王书伟不光没有人拦着他下乡,甚至王厂长没有给王书伟一点行李包袱,没有准备半分粮票和钱,就要逼着儿子给他认错。

  王书伟傲的很,不肯认错,所以一下乡就过上了所有知青里,倒数第二的苦日子。

  倒数第一是原主。

  王书伟是个厂二代,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里连油罐打翻了都不带扶一下,厂里的叔叔阿姨对他十分客气,所以王书伟养成了一副嚣张跋扈,无法无天的性子。

  种地是不可能种地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种地的。

  但是他不种地,哪里来的粮食吃呢?

  当然是吸原主的血啊!

  原主被刘盼儿彻底收服后,整个人就变成了工作的机器,成天哼哧哼哧的干活,就为了让刘盼儿在乡下不受一点苦。

  刘盼儿还每天给原主洗脑,让原主把王书伟的活也一起干了。刘盼儿似是而非的跟原主说,一切都是为他们的未来。

  王书伟是化肥厂厂长的儿子,等以后肯定是有大前途的。现在王书伟落难,他们两个好好的哄着王书伟,等王书伟以后回到厂子里面,到时候不管是分工作还是分房子,他们都能得好处。

  刘盼儿是悄悄拉着原主的手说的,嘴里张口闭口就是他们的未来,他们的前途,他们以后更好的日子。

  原主老脸一红,心口砰砰砰砰的跳。原主就问刘盼儿,他们以后会一辈子在一起吗?

  刘盼儿说他们肯定会一辈子在一起,不管是在乡下还是去城里,她一定不会丢下原主的。

  原主以为他和刘盼儿这算是处对象了。

  从小喜欢的人变成了自己的对象,原主高兴的就跟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知青点老知青和新知青吵架的时候原主在种地。

  知青点分帮拉派,划分两股权利的时候,原主还在种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书伟在知青点大打出手,闹了一大堆事,原主还在种地,不过种了一半被拉回来了。因为刘盼儿让原主去帮王书伟顶罪。

  原主想着他们的未来,就去顶罪了。

  原主种下来的粮食,挣的工分,换来的钱,全部都给了刘盼儿。

  原主这样跪舔刘盼儿和王书伟的行为,让整个知青点的其他知青嗤之以鼻,所有人都觉得他没骨头没脾气。尤其是每次都要帮王书伟顶罪,搞得大家里外不是人。

  所以另外一派的老知青们也非常厌恶原主。

  就这样,原主苦哈哈的在地里干活,王书伟和刘盼儿甜蜜蜜的在山里约会。

  有的时候就连二人的鞋和裤子衣裳都是原主帮洗的。

  就差没帮这两个人洗床单了。

  ……

  下乡第3年。

  王书伟和刘盼儿的感情发展迅速,就差领证结婚了。

  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两人的猫腻,只有原主看不出来。

  在刘盼儿的劝说下,王书伟假装低头认错,给他的厂长爸爸写了一封信,希望可以回城。

  王厂长高兴的不行,想要给王书伟找一个回城的名额,但王书伟的后妈发力,这个名额就一直弄不下来。

  王书伟和刘盼儿在乡下等的火急火燎,他们总不能一辈子都在乡下当农民吧?

  恰巧此时,他们所在的李家沟生产大队,发布了一个征集歌颂劳动人民的诗歌比赛,获得前三名的人,能获得先进知青或者是先进人民的称谓。以及获胜的奖品,第1名会奖一个热水壶,第2名是两个搪瓷的杯子,第3名是一个搪瓷杯子。

  王书伟和刘盼儿根本不关心这事,两个人也不会写什么诗歌。

  但原主会写。

  原主从小沉闷也没有朋友,大多数的时候他也只能看一些课本,看一些诗歌。所以他其实还是有一笔不错的文采的。

  原主的投稿获得了整个李家沟公社的第1名。

  得了奖品,还得了先进知青的称号。

  并且获奖后不到半个月整个公社就发放下来了回城名额,每个公社会有三个回城名额,公社会择优录取,最先进最积极的知青优先回城。

  之前的一个知青已经在村里面待了7年,其中一个名额是一定会给他。

  而原主就是另外两个其中的一个,因为整个李家沟就只有原主一个先进知青。

  就在原主大喜过望的时候。

  一群人冲进了他的房间,用绳子把他绑了起来,刘盼儿嘤嘤嘤的哭了起来,在所有人的面前大声的指责男主偷了她的东西,原主是小偷。

  村长带着人从原主的房间里搜出了刘盼儿的东西,押着原主就要去公社,撤回原主的先进知青的称谓。

  原主大呼冤枉。

  他说不是他做的。

  可是在场没有一个人相信他。

  原主独来独往,十分阴沉又不善言辞的形象已经刻进所有人的脑子里。一旦发生不好的事情,大家第1个联想的就是他。

  喜欢献祭男女主后,任务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