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祖宗保佑-《入宫为妃,嫡女千娇百媚宠冠六宫》

  有了哥舒炎的话,柳浅浅知道,再急再乱也无济于事,便也冷静下来了。

  而且以安宥临的性子,只怕越看他们着急,就越愉悦。

  正是她常说的那句话,做好眼前的。

  宇文煜知晓了也是点头,“两手准备,朕已经派人沿途去寻故老先生了,安宥临既然有所图,就一定会来的。”

  战后的清算持续了一段时间,一连串的数字还是让众人沉默了下来,期间宇文煜又几次下令派兵进入喀什洛地,由他的鹰隼领路,他的原话是,为了大胤而献出生命的人,他不会让他们横尸他乡,定是要带他们荣归故里的,没想到搜寻途中,竟还寻回几个尚有一息柳家军的将士,瞿立在痛苦之余,也露出了两分尊敬,对这个远在金陵的皇帝也有了新的认知。

  喀什洛地的消息很快传回金陵城里,提前知晓的人都将嘴巴闭得紧紧的。

  比如周阁老。

  他想起先前婉皇贵妃禁足的事儿,一通百通,立马就明白了过来,起初众人只当柳大将军战事失利,婉皇贵妃受到牵连,故而失宠,可是如今看来,分明是在皇上知情的情况下,演了一场大戏。

  周阁老叹了一口气,摆弄了两下鸟笼,又双手将它扶正,看着里面蹦跳的小鸟,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过两日周嫔身边的人回来取些东西时,叫人传句话进去,她好好养育二皇子,将来还能博一博出路,一些不该有的心思,就通通收起来。”

  一旁侍墨的人点头应是。

  周阁老对自己这个孙女最是了解不过,什么好的都要抢,都要争,进宫后几次三番都和婉皇贵妃有所冲突,皇上都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一而再再而三的轻拿轻放。

  他做到内阁,一来是仕途,二来也希望周嫔在后宫能硬气一些。

  可惜时局已经不同了。

  周阁老再次打开被自己揉在掌心的那张纸,他的手指布满纹理,和纸张上的纹理倒是有些相似,故而展开的动作不急不缓的。

  他将上面那行字正过来翻过去看了个遍。

  “婉皇贵妃亲率柳家军出征,于喀什洛地大败西齐摄政王,生擒西齐皇帝。”

  字字句句,皆是婉皇贵妃。

  皇上离开金陵前,曾秘密召他和庄夏入宫,要做的事,也同他们二人知会过一二。

  如今传回来的消息中,却没有皇上的只言片语。

  周阁老最会揣摩皇帝的心事,眼下都不用多想,就明白了,皇上这是要把所有的功勋都记在婉皇贵妃一人身上,他沉缓吐字,颇为感慨,“真是了不得,只要皇上在位一日,柳家恩宠便不会停了。”

  庭院中站着几个年轻人,看着都十几出头的模样,听了周阁老的话,两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开口道,“可是,再何如她也是后宫女子,真有世伯说得这么夸张吗?”

  周阁老眼中皆是失望,没有回答,只是摆了摆手叫他们下去。

  两人心知说错了话,先请了罪,才转身出去。

  两人前脚刚走,庄夏就急匆匆地赶来了。

  “周阁老,您已经收到消息了吧?没想到啊,真没想到,本以为瑶山一战便是天上落下福泽,刚好落在婉皇贵妃身上,没想到此番久阳城那边,听着可比瑶山更惊心动魄一点。”

  周阁老听了庄夏的感慨,原本淡如止水的面色忽然剧变。

  庄夏吓了一跳,“怎么了?周阁老这是……可是我说错什么话了?”

  周阁老细细一品,忙拿起手里的纸,谁知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就连方才看了好几遍的纸条都有些拿不利落,可把一旁的庄夏给吓坏了,差点就要转身去找人请府医了。

  “不是皇上……不是皇上……”

  周阁老喃喃自语,把庄夏看得云里雾里,“周阁老,你在说什么?”

  周阁老一时失语,把纸张摊给庄夏看。

  庄夏只扫了一眼,就连连点头,“不错,我知道的也是这些。”

  周阁老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我……先前还以为,这是皇上要给婉皇贵妃体面,将功勋都记在她身上,可忽然想起在瑶山时……”

  庄夏听了,有些哭笑不得,还以为多大的事把周阁老吓成那样,“瑶山那时候,你我都是亲眼看着的,婉皇贵妃的领兵统帅能力,还能有假?”

  可是六万对二十万,不仅全身而退,甚至还生擒了西齐皇帝,也不怪周阁老大惊小怪了。

  朝堂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庄夏和周阁老拧成一股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可是这两日议事的时候,柳侍郎总觉得有些奇怪,他总觉周阁老在有意无意地提携他,甚至连庄大人说完话,都会点一下他的名字。

  两个主理事的人如此,下面的人虽然不明所以,也看准了风向,柳家的门槛也被踏了又踏。

  柳侍郎不解,却也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从前的亏吃多了,如今做人也是小心翼翼,谦逊有礼,哪怕是一些比自己职位低的人,都好声好气地说话。

  如此一来,他的风评也是好了不少。

  原姨娘自从状告一事,在府里就不比从前了,尤其是中馈还给了大夫人,手头就变得紧凑起来了,尤其是柳易朗,学得那些纨绔子弟,大手大脚的,总是初一领银子,初三就花完了。

  再去要时,管家就不给了,柳易朗没少跟原姨娘起争执。

  她眼看着自家老爷官场又顺遂起来了,便以为自己没事了,使了些狐媚手段,在府里也能走动了。

  第一件事就是到了老太君面前,尽讨着老太君喜欢的话说,添油加醋地把自家老爷一顿夸,老太君虽然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了,可是听闻来府上拜访大房的达官显贵多了,虚荣的模样又露了出来,两人臭味相同,说的都是些婉皇贵妃被禁足,柳家还得靠柳侍郎之类的话。

  等柳侍郎来给她请安时,说了不少称赞的话,柳侍郎被自己母亲夸奖,心情也是大好。

  等知道了是原姨娘递的话,心里也是欢喜的,再看人故作小意说些体己的话,心也软了,便也连着几日宿在原姨娘屋里,还特地跑了一趟大夫人的院子,给原姨娘要了一些补贴。

  一双双眼睛盯着柳府,这芝麻大的事儿自然也瞒不了人的。

  周阁老知道了,也是颇为感慨,“也是,一家里能有一个顶梁柱,就是祖宗保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