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卫所内,此时,钟正全召集手下,正在商议事情。
因为千户所要求各地方卫所加紧戒备,所以昨夜在卫所执勤的人还是不少,试百户吴道明,总旗任思道、钱大可,小旗赵丰等人都在。
“各位同僚,世道纷乱,前两天刚刚收到信息,光明教即将起义,只是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发动了起义,看架势,应该已经拿下了县城,同时对我们围而不打,诸位怎么看?”
屋里气氛比较压抑,钟正全扫视了众人,这才缓缓说道。
“大人,卑职誓死追随大人,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卑职绝无二话。如果战,卑职必将战至最后一刻;如果大人有其他想法,卑职也坚决站在大人一边,只求大人为兄弟们谋一个好出路。”
任思道作为钟正全的嫡系心腹,第一个发言支持他,其余人也纷纷表态,拥护钟正全。
此话一出,钟正全倒也觉得颇为欣慰,说明手下对他还是拥护。
“钟大人,卫所已被光明教教众层层围住,我登上流云阁查看敌情,围住我们的队伍应该不少于800人,以卫所现在的实力,肯定是没有办法打破这个包围的。”
试百户吴道明心思细腻,喜欢谋定而后动,此次被围之后,他就知道大事不妙,虽然知道大势难逆,但也在积极寻找突破口,了解详细的了解的敌情。
他登上流云阁观察后,就发现锦衣卫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单凭他们自己的实力,实难突出重围。
一大早,光明教劝降使者就来到了锦衣卫卫所正门,把一封劝降信交给了门房,让他转交给钟正权,限今日之内投降。
如果今日之内不投降,光明教随即进攻,剿灭所有锦衣卫。
光明教虽然对于世家比较忌惮,但是对于城中的富户,可就没那么客气。
毕竟大家提着脑袋起义,不就是想为自己谋福利吗,所以城中的富户就遭了殃。
昨晚攻入县城,占领县衙、城卫军营地后,就开始打劫部分富户,一时间,被抢的,被杀的,哭喊之声不绝于耳,这些被抢的富户,光明教进城之前已经做好调查,属于实力不强,背景不深,不拿来当做肥羊宰杀,更待何时?
小人物在这种历史大势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在军队绞杀之下,个人的力量真是微不足道。
对钟正全的劝降信白钢亲自写的,里面列举了钟正全上任以来的政绩,对他表示了肯定,然后对卫所整个的实力情况进行的详细分析,并把自己军队详情告知,好言相劝,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最后说明,如不投降,他也只好全部围剿,以振军威,为确保江城安全,万无一失,所有在籍的锦衣卫,一个也逃不了。
光明教既然决定起义,肯定对江城县的情况摸得很透,加上江城之前发生过张家药园培育五彩金莲的事情,光明教对江城情况更加熟悉。此次起事虽没有先天境界压阵,但也派出3000精锐教众,攻击周边县城,白钢这一支队伍实力最强。
钟正全身经百战,一眼便看出这支队伍不一般,绝不是普通的散兵游勇,以他们的实力,想要突围出去,断无可能。即便他自己可以走脱,但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任思道等人对他如此敬仰,如果卫所里的其他人都战死在这里,他一人独自逃生,即便活下来,他也生活在内疚之中。
可是就这么投降,他又感觉心有不甘,毕竟大离王朝养士多年,对他们的栽培不少。
千户汪直也一直很栽培他,前段时间督主魏凝海还率领黑风骑解救了30余位锦衣卫同仁。
这种种恩德钟正全不能不考虑,只是现在形势比人强,面对这种情况,突围毫无希望,只是徒增伤亡罢了,任思道他们跟随自己多年,自己不能就这么让他们去送死。
而且白钢许诺,只要钟正全愿意放下抵抗,率部投降,即刻接管县衙,担任该县县令,他们也不再对县城。进行大肆屠戮。
毕竟,他们光明教想要的是一个秩序良好,持续运转的江城县,而不是一个尸横遍野,毫无秩序的江城县,那样对他们没有意义,再加上江城水陆交通发达,是兵家必争之地,兵不血刃地拿下江城,对他们意义重大,在来之前,渠帅蒋达也有吩咐,尽量保证江城县的繁荣。他们也需要借助江城的繁荣来发展自己的军力,助涨圣教声威,如果把江城搞得一潭死水,闹得天怒人怨,以后他们再攻击其他县城遭遇抵抗可就加倍了。
攻下县城容易,接管江城后,继续维持这种繁荣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在了解江城县的情况后,白钢就选择钟正全作为这个代理人,本来吴道清更合适,只是他已经去职回到郡城,现在只能找钟正全。
早上众人简单碰头之后,钟正全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考整件事情的得失。
武圣君离开娑婆界的消息他已经得知,得知此消息的他顿觉天昏地暗,没有武圣君的镇压,他知道这些歪门邪教肯定要跳出来。
只是没想到,他们跳出来的时间这么快,而且形成这么大的规模,如果说背后没有宗门、世家的掺和,他是肯定不相信的。但事到如今,已由不得他多想,是战是和,皆在他一念之间。关键是自己目前还打不赢。
如果真有一战之力,他肯定不想束手就擒,但是目前的情况确实,开打必输无疑。
即便是动员大家战斗,也无非是多死几个冤魂而已,对于整个大局没有任何改变,他们的牺牲,究竟还有没有意义?
如果没有意义,那放弃抵抗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加上白钢已经许诺,只要他投降,就可以接管县衙,维持县内的秩序,这样在他的努力下,多少能够保全一些人,减少一些杀戮。
五年前,钟正全接手江城百户所后,整顿秩序,整个卫所气象焕然一新,他也赢得了属下拥戴。
这些年,他也是尽己所能,保持江城稳定,如今又到抉择的关键时期,是战是和,皆在他一念之间。
战的话,结果肯定是全体阵亡,对这个结果,他没有任何的怀疑。毕竟对方的人数如此之多,他们没有生存的可能。
随着时间的流逝,钟正全心里的天平也在逐渐地滑向放弃抵抗的天平。
因为千户所要求各地方卫所加紧戒备,所以昨夜在卫所执勤的人还是不少,试百户吴道明,总旗任思道、钱大可,小旗赵丰等人都在。
“各位同僚,世道纷乱,前两天刚刚收到信息,光明教即将起义,只是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发动了起义,看架势,应该已经拿下了县城,同时对我们围而不打,诸位怎么看?”
屋里气氛比较压抑,钟正全扫视了众人,这才缓缓说道。
“大人,卑职誓死追随大人,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卑职绝无二话。如果战,卑职必将战至最后一刻;如果大人有其他想法,卑职也坚决站在大人一边,只求大人为兄弟们谋一个好出路。”
任思道作为钟正全的嫡系心腹,第一个发言支持他,其余人也纷纷表态,拥护钟正全。
此话一出,钟正全倒也觉得颇为欣慰,说明手下对他还是拥护。
“钟大人,卫所已被光明教教众层层围住,我登上流云阁查看敌情,围住我们的队伍应该不少于800人,以卫所现在的实力,肯定是没有办法打破这个包围的。”
试百户吴道明心思细腻,喜欢谋定而后动,此次被围之后,他就知道大事不妙,虽然知道大势难逆,但也在积极寻找突破口,了解详细的了解的敌情。
他登上流云阁观察后,就发现锦衣卫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单凭他们自己的实力,实难突出重围。
一大早,光明教劝降使者就来到了锦衣卫卫所正门,把一封劝降信交给了门房,让他转交给钟正权,限今日之内投降。
如果今日之内不投降,光明教随即进攻,剿灭所有锦衣卫。
光明教虽然对于世家比较忌惮,但是对于城中的富户,可就没那么客气。
毕竟大家提着脑袋起义,不就是想为自己谋福利吗,所以城中的富户就遭了殃。
昨晚攻入县城,占领县衙、城卫军营地后,就开始打劫部分富户,一时间,被抢的,被杀的,哭喊之声不绝于耳,这些被抢的富户,光明教进城之前已经做好调查,属于实力不强,背景不深,不拿来当做肥羊宰杀,更待何时?
小人物在这种历史大势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在军队绞杀之下,个人的力量真是微不足道。
对钟正全的劝降信白钢亲自写的,里面列举了钟正全上任以来的政绩,对他表示了肯定,然后对卫所整个的实力情况进行的详细分析,并把自己军队详情告知,好言相劝,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最后说明,如不投降,他也只好全部围剿,以振军威,为确保江城安全,万无一失,所有在籍的锦衣卫,一个也逃不了。
光明教既然决定起义,肯定对江城县的情况摸得很透,加上江城之前发生过张家药园培育五彩金莲的事情,光明教对江城情况更加熟悉。此次起事虽没有先天境界压阵,但也派出3000精锐教众,攻击周边县城,白钢这一支队伍实力最强。
钟正全身经百战,一眼便看出这支队伍不一般,绝不是普通的散兵游勇,以他们的实力,想要突围出去,断无可能。即便他自己可以走脱,但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任思道等人对他如此敬仰,如果卫所里的其他人都战死在这里,他一人独自逃生,即便活下来,他也生活在内疚之中。
可是就这么投降,他又感觉心有不甘,毕竟大离王朝养士多年,对他们的栽培不少。
千户汪直也一直很栽培他,前段时间督主魏凝海还率领黑风骑解救了30余位锦衣卫同仁。
这种种恩德钟正全不能不考虑,只是现在形势比人强,面对这种情况,突围毫无希望,只是徒增伤亡罢了,任思道他们跟随自己多年,自己不能就这么让他们去送死。
而且白钢许诺,只要钟正全愿意放下抵抗,率部投降,即刻接管县衙,担任该县县令,他们也不再对县城。进行大肆屠戮。
毕竟,他们光明教想要的是一个秩序良好,持续运转的江城县,而不是一个尸横遍野,毫无秩序的江城县,那样对他们没有意义,再加上江城水陆交通发达,是兵家必争之地,兵不血刃地拿下江城,对他们意义重大,在来之前,渠帅蒋达也有吩咐,尽量保证江城县的繁荣。他们也需要借助江城的繁荣来发展自己的军力,助涨圣教声威,如果把江城搞得一潭死水,闹得天怒人怨,以后他们再攻击其他县城遭遇抵抗可就加倍了。
攻下县城容易,接管江城后,继续维持这种繁荣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在了解江城县的情况后,白钢就选择钟正全作为这个代理人,本来吴道清更合适,只是他已经去职回到郡城,现在只能找钟正全。
早上众人简单碰头之后,钟正全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考整件事情的得失。
武圣君离开娑婆界的消息他已经得知,得知此消息的他顿觉天昏地暗,没有武圣君的镇压,他知道这些歪门邪教肯定要跳出来。
只是没想到,他们跳出来的时间这么快,而且形成这么大的规模,如果说背后没有宗门、世家的掺和,他是肯定不相信的。但事到如今,已由不得他多想,是战是和,皆在他一念之间。关键是自己目前还打不赢。
如果真有一战之力,他肯定不想束手就擒,但是目前的情况确实,开打必输无疑。
即便是动员大家战斗,也无非是多死几个冤魂而已,对于整个大局没有任何改变,他们的牺牲,究竟还有没有意义?
如果没有意义,那放弃抵抗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加上白钢已经许诺,只要他投降,就可以接管县衙,维持县内的秩序,这样在他的努力下,多少能够保全一些人,减少一些杀戮。
五年前,钟正全接手江城百户所后,整顿秩序,整个卫所气象焕然一新,他也赢得了属下拥戴。
这些年,他也是尽己所能,保持江城稳定,如今又到抉择的关键时期,是战是和,皆在他一念之间。
战的话,结果肯定是全体阵亡,对这个结果,他没有任何的怀疑。毕竟对方的人数如此之多,他们没有生存的可能。
随着时间的流逝,钟正全心里的天平也在逐渐地滑向放弃抵抗的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