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建桥不就是要稳嘛?-《老六老师:我受的罪,你们得加倍》

  提前准备是不可能的。

  所以就算抄,也只能抄现场其他人。

  但奇怪的是。

  当年晏亚龙父亲的比赛,镜头刚好坏了。

  而当时评委们没有深入调查。

  反而被其中一个评委带节奏。

  最终判定晏亚龙父亲那个成绩。

  由于种种原因。

  晏亚龙的父亲无法自证清白。

  只能接受那个结果。

  想到这。

  方汉青心里默默地念叨。

  “只有亲自面对,才能找出真相!”

  方汉青直接帮晏亚龙报名。

  最重要的原因是。

  这次比赛几乎所有评委都没有换。

  直接接触他们。

  可能是了解晏亚龙父亲事情的最好途径!

  ……

  一周后。

  比赛如期举行。

  在方汉青的带领下。

  晏亚龙逐渐找回了状态。

  “你的目标就在那里,先争取好成绩!”

  方汉青指向前方。

  看到那个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模型。

  晏亚龙心中再次燃起希望。

  他重重点头。

  “方老师,我会的!”

  门口人来人往。

  各个参赛选手与亲友告别。

  陪同来的人员被隔离在比赛区外。

  包括方汉青在内,他们只能远远观看。

  同一时间。

  选手们站在各自的台前。

  面前是一张大桌子。

  上面摆满了各种建模材料。

  以及处理材料的工具。

  纸笔、测量工具一应俱全。

  种类非常丰富。

  ……

  看到这一幕。

  直播间观众们兴奋起来。

  “哇,我第一次看这种建模比赛!”

  “一场要三个小时,太耗精力了!”

  “太专业了,不仅要计算还要搭建,还要画图!”

  “晏亚龙好厉害,一点都看不出紧张!”

  “简直像‘最强大脑’现场啊!”

  “如果是全天还行,但这只有三小时!选手压力很大!”

  “三小时做个原创模型,真是有点难!”

  “方老师在一旁观战,精神鼓励很大!”

  “我觉得也是!方老师的眼神像是强心剂!”

  “太期待了!!等着比赛结果!”

  “……”

  直播间的观众们充满期待。

  特别是看到晏亚龙恢复自信的状态。

  现场大家都对比赛充满期待。

  ……

  这时。

  主持比赛的裁判开始宣读规则。

  “一旦被查出违规,所有的成绩都得清零,以后也没资格再参加任何建模大赛了!”

  “比赛要求就是在限定时间内,依据给出的题目完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模型的设计。”

  “离比赛开始还有三小时,各位选手请尽快调整好状态!”

  紧接着,在一块大型的展示板上,裁判揭开了考题遮挡牌,让这次比赛的具体题目亮相。

  “稳重。”

  题目刚一出现,现场的大家一片喧哗。

  往年题目都有十几个字。

  今年却只有两个字??

  至于这么节省文字吗?

  有必要这么为难人吗?

  这两个字的考题太抽象了吧!!

  顿时。

  学生们纷纷抱怨起来。

  “不是吧?能不能出点正常的考题啊?”

  “这考的是语文,还是建模比赛呢?”

  “稳定两个字,和建模有什么关系?”

  “太难搞懂了!脑子完全空白!”

  “完了,完了!我一点思路都没有!”

  “这太抽象了!生怕自己理解错了!”

  “这真的是建模比赛的题目吗?”

  “真想问问那个出题的考官,你懂建模吗?”

  学生们发出这么多抱怨,一点都不意外。

  要知道。

  这种仅两个字的考题,还是头一次出现。

  以前除了题目本身。

  还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步骤和要求。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他们更清楚地确定方向和细节。

  但这一次却只剩下两个字。

  简直是在考验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显然比赛的难度大大提升了!!

  因为每个人对这两个字的理解都不一样。

  稍有不慎,就可能走偏。

  如果一开始理解错了,那么后面三个小时的努力都可能是白费。

  就像写作文偏题一样。

  文章再好也没用。

  目前。

  众多参赛选手需要做的。

  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模型。

  这对于现场的选手来说,非常困难。

  因为他们平时做模型。

  大部分都是凭感觉。

  根本没深入理解过模型的核心。

  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平日里。

  大多数人都是按照图纸照本宣科地制作模型。

  所以现在这两个字的题目。

  确实把不少人难住了。

  ……

  再说现在的晏亚龙。

  面对当前的情况。

  他倒是一点儿也不慌乱。

  因为他平日里在这方面练得多了去了。

  况且从小父亲就从思维方式上来锻炼他。

  后来才让他依据图纸动手实际操作。

  所以眼前的情景对他来说不算什么难事。

  考题一出来。

  其他人还在那儿手忙脚乱地琢磨着怎么应对时。

  晏亚龙的脑海中早就浮现出一个框架。

  “稳,建桥不就是要稳嘛?”

  想到这一点。

  他脑海中便出现了大量的数字和信息。

  关于桥梁的各种细节在大脑中分解开来了。

  比如每一块部件的具体尺寸、宽度、高度以及厚度,都清晰地浮现出来了。

  要知道,除了这以外,他也经常动手做一些别的模型。

  但做过的最多的还是桥梁模型。

  而这正是所有建筑设计里头最为棘手的项目之一。

  别看外表上看去简单。

  实际上评判标准相当严苛,不仅要考量它的承重能力,还需要检验它对张力和压力的承受情况。

  最重要的是要从整体结构上保证模型能够足够稳定。

  看着现场其他选手们的反应。

  围在一旁支持亲友的人群里立刻爆发出了讨论。

  “这个题目难度真的大!”

  “‘稳定’俩字真不好搞定!”

  “到底怎样才能算作稳定啊?怎样符合评审们的要求呢?”

  “真是太不容易了,就连平时那些优秀的同学看起来都很头疼。”

  “不过那边有一个好像挺自信满满的样子!”

  “很好奇他是哪个学校的选手啊?”

  “别人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他已经闭眼冥思了!”

  “也许是在为难题纠结吧,没准儿快要哭了!”

  “听说是跟随方老师来的新生!”

  “之前根本没见过这号人物,一般参加这类比赛都是有名有姓的角色吧?”

  “哎,估计就是靠关系进来的替补而已!”

  “……”

  喜欢老六老师:我受的罪,你们得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