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谢皇上成全!”
终于如愿以偿,宋应知赶紧叩头谢恩,待再抬起头时,却已不见皇帝身影。
只有华柏夷人站在龙椅旁,一脸“宋大人你糊涂啊!”的表情看着他。
“退朝……”
今日的气氛格外压抑,华柏的声音也不如往日那般尖锐。
“哎,宋大人,你这是发哪门子的疯,好好的荣华富贵不过,要去辞官归隐!”
“就是,这国公爷的位置还没当几天,就准备传给养子了,怎么想的?”
“皇上对你寄予厚望,你却辜负他的一番心意,真是不知好歹!”
“哼……说太多也没用了,咱们走吧!”
随着朝臣们一个个甩袖离去,殿内很快就只剩下他一人。
宋应知撑着地面缓缓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一步一步往大殿外走去。
今日以后,这里的一切都将与他无关了。
或许曾经,他有想过改变北夏的结局。
但现在他们想明白了,生不逢时,即便是做再多也没有用。
北夏气数还未尽,最起码还能坚持个百年,但他已经年迈,等不到改变命运的那个契机到来。
“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辈人有一辈人要做的事吧。”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辞官,回家享受退休生活。
走到宫外时候,门口停留的就只剩国公府的马车。
看着自家主子浑身充满沧桑、孤零零的一人出来,刘管家别提多难受了。
他赶紧放下缰绳,从车上跳下来,小跑如果接应主子。
“三爷,天冷,咱们快回家吧。”
听到这话声,宋应知回过神,才发现刘管家不知何时已经站在自己跟前。
“等太久了吧?”
“嗐!老奴不打紧,三爷,咱们快点回去吧,二爷他们还在家中等着”
刘管家笑了笑,搀扶着宋应知快步上了马车。
片刻后,最后一辆马车缓缓驶离皇宫。
一路上无言,很快,马车停在了国公府门口。
宋应知刚一下车,就看到宋应明、宋文弃带着礼安的孩子在家门口等候,二人脸上笑意满满,好似有好事发生一般。
“什么事这么高兴?”
见大家心情不错,宋应知面色也跟着缓和不少。
“舅祖父,舅祖父你回来了!”
小萝卜头一看到宋应知,便像个小炮弹一般快速冲了上来,紧紧抱住他的双腿。
“舅舅,抱抱。”
闻言,宋应知弯下腰,笑盈盈地将孩子抱起来,揉了揉其小脸。
“你个小滑头!礼安这么谦逊有礼的孩子,怎么会生出这么一个活泼可爱得臭小子!”
宋大花与钱氏刚走出来,凑上听到这句,便乐着接话顺:
“这孩子性格随她娘,讨喜!”
几人有说有笑,相互簇拥进了厅堂,待茶水上齐之后,宋应知这才正色问:
“今日府中可是发生什么?瞧着大家都挺高兴的?”
话音刚落,宋文弃便迫不及待地接话道:
“爹,刚才宫中来了圣旨,九山围场的赏赐下来了,我被封了千户!”
嗯?!
动作这么快?
宋应知十分意外。
“圣旨呢?我看看。”
宋文弃脸上的笑容一顿,快速命人去书房把圣旨拿来。
待看完圣旨的内容,宋应知满意地点点头。
“不错不错,这官职虽然不高,但至少能留在京中,弃哥儿,莫要辜负了皇上的厚望。”
拍了拍孩子的肩膀,宋应知满心欣慰。
“如今你已经成家立业,是时候把爵位传给你了。”
官印与其他东西他一早就交到了礼部,现在就只剩下爵位一事。
“三伯,你这话什么意思?”宋文弃愣住,难不成皇上同意了三伯辞官?!
果不其然,下一秒就听眼前之人轻声解释:
“皇上已准备我告老还乡,等爵位一事了解,我便随你二伯他们一道回巴里。”
尽管知道这天迟早会来,可赫然听到消息时,宋文弃仍然没法接受。
“三伯,你……”
能不能不走,留在京城。
可他张了张口,却发现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的一切都是他给的,他没有理由让他留下来。
“既然都辞官了,这些烦心事就别管了,石头,今日咱们就收拾行李,等爵位的圣旨下来,咱们就出关。”
宋应明反应过来后,笑着打破二人这沉重的气氛。
众人再次恢复笑意,商讨着回去要带的行李和礼物。
“正好,我们来的时候,文盛媳妇儿快生了,这次回去可要多买些东西回去,巴里哪哪都好,就是天气太干燥,孩子太小,皮肤容易干裂!”
提起回家,钱氏立刻想起自己即将出世的孙儿。
“二嫂,趁着天色还早,不如咱们去城中逛逛,我也给侄儿们添些东西。”
“好好好……”
“石头,咱们也出去逛逛吧,这京城好东西可不少,下回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宋应明抱着孩子起身,紧跟着这姑嫂二人身后。
“都听二哥的。”
从来到京城,大家都在为宋文弃的婚事忙碌,也没好好出去逛过。
这次他们主动提起,宋应知自然不会扫兴。
“爹,我哥哥你们也一起去吧。”
连大家都要去,宋文弃哪能自己留下,正好他也打算去给璃儿买些礼物。
于是乎,等左璃安排中午的膳食,让人端到前厅,才发现一个人都没有。
“刘叔,相公他们人呢?”
左璃拧着秀眉,看着空空如也的厅堂问道。
“少奶奶,少爷和三爷三爷他们出去逛街去了,过几日,三爷他们就回巴里去……”
在人看不见的地方,刘管家默默抹去泪水,他原本只是宋家一个庄子上的小管家,是三爷给了他这个机会。
可还没跟主子几年,他就要回去了,让他如何不难过……
“那边让下人们把吃食端回厨房,等相公他们回来了,再热一热,端上来。”
左璃微微叹了一口气,转身回到院内休息。
她没想到的是,这顿饭终究没吃上。
下午,宋文弃带着一众下人大包小包的提着东西进府,不等媳妇开口说话,他便一把抓着人往门外赶。
“璃儿,今儿二伯请客,咱们去酒楼吃饭去,快快快,都在等咱们俩呢……”
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
终于如愿以偿,宋应知赶紧叩头谢恩,待再抬起头时,却已不见皇帝身影。
只有华柏夷人站在龙椅旁,一脸“宋大人你糊涂啊!”的表情看着他。
“退朝……”
今日的气氛格外压抑,华柏的声音也不如往日那般尖锐。
“哎,宋大人,你这是发哪门子的疯,好好的荣华富贵不过,要去辞官归隐!”
“就是,这国公爷的位置还没当几天,就准备传给养子了,怎么想的?”
“皇上对你寄予厚望,你却辜负他的一番心意,真是不知好歹!”
“哼……说太多也没用了,咱们走吧!”
随着朝臣们一个个甩袖离去,殿内很快就只剩下他一人。
宋应知撑着地面缓缓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一步一步往大殿外走去。
今日以后,这里的一切都将与他无关了。
或许曾经,他有想过改变北夏的结局。
但现在他们想明白了,生不逢时,即便是做再多也没有用。
北夏气数还未尽,最起码还能坚持个百年,但他已经年迈,等不到改变命运的那个契机到来。
“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辈人有一辈人要做的事吧。”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辞官,回家享受退休生活。
走到宫外时候,门口停留的就只剩国公府的马车。
看着自家主子浑身充满沧桑、孤零零的一人出来,刘管家别提多难受了。
他赶紧放下缰绳,从车上跳下来,小跑如果接应主子。
“三爷,天冷,咱们快回家吧。”
听到这话声,宋应知回过神,才发现刘管家不知何时已经站在自己跟前。
“等太久了吧?”
“嗐!老奴不打紧,三爷,咱们快点回去吧,二爷他们还在家中等着”
刘管家笑了笑,搀扶着宋应知快步上了马车。
片刻后,最后一辆马车缓缓驶离皇宫。
一路上无言,很快,马车停在了国公府门口。
宋应知刚一下车,就看到宋应明、宋文弃带着礼安的孩子在家门口等候,二人脸上笑意满满,好似有好事发生一般。
“什么事这么高兴?”
见大家心情不错,宋应知面色也跟着缓和不少。
“舅祖父,舅祖父你回来了!”
小萝卜头一看到宋应知,便像个小炮弹一般快速冲了上来,紧紧抱住他的双腿。
“舅舅,抱抱。”
闻言,宋应知弯下腰,笑盈盈地将孩子抱起来,揉了揉其小脸。
“你个小滑头!礼安这么谦逊有礼的孩子,怎么会生出这么一个活泼可爱得臭小子!”
宋大花与钱氏刚走出来,凑上听到这句,便乐着接话顺:
“这孩子性格随她娘,讨喜!”
几人有说有笑,相互簇拥进了厅堂,待茶水上齐之后,宋应知这才正色问:
“今日府中可是发生什么?瞧着大家都挺高兴的?”
话音刚落,宋文弃便迫不及待地接话道:
“爹,刚才宫中来了圣旨,九山围场的赏赐下来了,我被封了千户!”
嗯?!
动作这么快?
宋应知十分意外。
“圣旨呢?我看看。”
宋文弃脸上的笑容一顿,快速命人去书房把圣旨拿来。
待看完圣旨的内容,宋应知满意地点点头。
“不错不错,这官职虽然不高,但至少能留在京中,弃哥儿,莫要辜负了皇上的厚望。”
拍了拍孩子的肩膀,宋应知满心欣慰。
“如今你已经成家立业,是时候把爵位传给你了。”
官印与其他东西他一早就交到了礼部,现在就只剩下爵位一事。
“三伯,你这话什么意思?”宋文弃愣住,难不成皇上同意了三伯辞官?!
果不其然,下一秒就听眼前之人轻声解释:
“皇上已准备我告老还乡,等爵位一事了解,我便随你二伯他们一道回巴里。”
尽管知道这天迟早会来,可赫然听到消息时,宋文弃仍然没法接受。
“三伯,你……”
能不能不走,留在京城。
可他张了张口,却发现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的一切都是他给的,他没有理由让他留下来。
“既然都辞官了,这些烦心事就别管了,石头,今日咱们就收拾行李,等爵位的圣旨下来,咱们就出关。”
宋应明反应过来后,笑着打破二人这沉重的气氛。
众人再次恢复笑意,商讨着回去要带的行李和礼物。
“正好,我们来的时候,文盛媳妇儿快生了,这次回去可要多买些东西回去,巴里哪哪都好,就是天气太干燥,孩子太小,皮肤容易干裂!”
提起回家,钱氏立刻想起自己即将出世的孙儿。
“二嫂,趁着天色还早,不如咱们去城中逛逛,我也给侄儿们添些东西。”
“好好好……”
“石头,咱们也出去逛逛吧,这京城好东西可不少,下回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宋应明抱着孩子起身,紧跟着这姑嫂二人身后。
“都听二哥的。”
从来到京城,大家都在为宋文弃的婚事忙碌,也没好好出去逛过。
这次他们主动提起,宋应知自然不会扫兴。
“爹,我哥哥你们也一起去吧。”
连大家都要去,宋文弃哪能自己留下,正好他也打算去给璃儿买些礼物。
于是乎,等左璃安排中午的膳食,让人端到前厅,才发现一个人都没有。
“刘叔,相公他们人呢?”
左璃拧着秀眉,看着空空如也的厅堂问道。
“少奶奶,少爷和三爷三爷他们出去逛街去了,过几日,三爷他们就回巴里去……”
在人看不见的地方,刘管家默默抹去泪水,他原本只是宋家一个庄子上的小管家,是三爷给了他这个机会。
可还没跟主子几年,他就要回去了,让他如何不难过……
“那边让下人们把吃食端回厨房,等相公他们回来了,再热一热,端上来。”
左璃微微叹了一口气,转身回到院内休息。
她没想到的是,这顿饭终究没吃上。
下午,宋文弃带着一众下人大包小包的提着东西进府,不等媳妇开口说话,他便一把抓着人往门外赶。
“璃儿,今儿二伯请客,咱们去酒楼吃饭去,快快快,都在等咱们俩呢……”
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