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陷入了死寂。
裴晏清端着茶杯,眸色深沉,看不出在想什么。
就在这时,沈青凰清冷的声音响起。
“查?为什么要让他们查?”
云照和裴晏清同时看向她。
只见沈青凰缓缓走到书案前,伸出纤细的手指,将那张抄录的信纸,拈了起来。
“自证清白,最为下乘。”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锋锐,“别人泼你一身脏水,你若只是忙着擦干净,那便已经输了。最高明的做法,是让他连泼水的机会都没有,甚至……让他自己,也掉进粪坑里。”
云照听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识道:“什么意思?”
沈青凰没有理他,只是看着裴晏清,凤眸中是洞悉一切的冷静与寒意:“他们的破绽,就是太急了。”
“太急了?”
“是。”沈青凰将那纸片放在烛火上,火苗瞬间舔舐而上,将那罪证化为灰烬,“国公府刚刚献上良方,活人无数,正是万民称颂,声望如日中天的时候。此刻弹劾国公府世子,百姓会怎么想?”
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百姓不会去管什么江湖势力,他们只知道,救了他们性命的恩人,正在被朝堂上的奸臣陷害。他们会觉得,是那些官老爷,嫉贤妒能,见不得国公府好!”
云照的眼睛瞬间亮了:“你的意思是……利用民舆?”
“不错。”沈青凰的目光转向裴晏清,“世子,明日早朝,你什么都不用做。”
“什么都不用做?”裴晏清的桃花眼里闪过一丝玩味。
“不,还是要做一件事的。”沈青凰看着他,一字一顿地说道,“你要……病得更重一些。”
“噗——咳咳!”云照刚喝了口茶,闻言一口喷了出来,呛得惊天动地,“弟妹,你没开玩笑吧?都火烧眉毛了,你让他装病?”
沈青凰看都未看他,只对裴晏清继续说道:“你只需在朝堂上,被他们‘气’得咳血晕倒,人事不省。剩下的事情,交给我。”
裴晏清的目光沉静如海,他深深地看着沈青凰,看着她那双看似柔弱却蕴藏着雷霆万钧之力的眼眸。
他知道,她已经有了一整套完整的计划。
“你要如何做?”他问。
“很简单。”沈青凰的声音里不带一丝烟火气,“其一,请云照公子发动临江月所有的人手,不用去反驳,不用去解释。只需要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茶馆酒楼,散播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云照来了兴趣。
“一个关于‘农夫与蛇’的故事。”沈青凰缓缓道来,“故事里,有一位心怀仁善的病弱公子,他不顾自身安危,献出祖传仙方,救了满城百姓。可朝堂上,却有一条被他挡了路的毒蛇,反咬一口,污蔑公子,将公子活活气得吐血病危,生死不知。”
云照听得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后背发寒。
这……这哪里是什么故事,这分明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把刘承那帮人,直接钉死在“奸臣”的耻辱柱上!
“其二。”沈青凰的目光重新落回裴晏清脸上,“你‘病危’之后,我会立刻去宫门外,为你……求药。”
“求药?”裴晏清的眼眸微微一动。
“是。我会穿上孝衣,长跪宫门,不求见圣上,不求见皇后,只求太医院能念在国公府捐药救城的份上,派一位太医,来为你看诊续命。”沈青凰的语气平静得可怕,“我不喊冤,不辩解,我只求我的夫君能活下去。世子,你觉得,百姓会站在谁那边?圣上,又会如何看待那份弹劾你的奏本?”
话音落下,满室俱静。
云照已经彻底说不出话来了,他怔怔地看着沈青凰,仿佛第一天认识这个女人。
狠!
太狠了!
这一招,叫“以退为进”,叫“杀人诛心”!
她不去辩解那封信是真是假,而是直接釜底抽薪,将整个事件的性质,从“朝堂纷争”扭转为“忠臣蒙冤”。
裴晏清病得越重,沈青凰跪得越惨,刘承和东宫那些人的罪名,就越洗不清!
届时,皇帝为了平息民愤,为了安抚国公府这刚刚立下大功的功臣,别说是一封真假难辨的信,就算是真的有证据,恐怕也要按下去,反过来将刘承等人严惩,以儆效尤!
良久,裴晏清忽然笑了。
他站起身,走到沈青凰面前,修长的手指轻轻抬起她的下颌,迫使她与自己对视。
那双深邃的桃花眼里,没有了平日的慵懒和笑意,取而代之的是翻涌的、灼热的、带着强烈占有欲的激赏。
“都说‘最毒妇人心’。”他低声呢喃,气息拂过她的脸颊,“可我怎么觉得,夫人的心,竟是这世上最动人的风景。”
云照在一旁,识趣地摸了摸鼻子,悄悄地后退了几步,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两口子,就是一个疯子配一个妖孽,天生一对!
沈青凰没有躲开他的触碰,只是眼神依旧清冷:“世子,你还没回答我,这个计划,你是否同意?”
“同意?为何不同意?”裴晏清嘴角的弧度越发上扬,带着一丝邪气,“夫人这般精彩的局,为夫若是错过了,岂非是人生憾事?”
他松开手,退后一步,对她微微躬身,行了一个平辈之礼,姿态优雅,却又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那么,明日朝堂,以及……我这条性命,就全权交由夫人定夺了。”
……
朱红宫墙,白衣胜雪。
沈青凰就那么静静地跪在承天门外冰冷坚硬的青石板上,单薄的身影在凛冽的寒风中,如同一支随时会折断的白梅,却又固执地挺立着,透出一种无声的倔强。
她未曾哭嚎,也未曾喊冤,只是额头抵着冰凉的地面,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句早已沙哑的话:“臣妇沈氏,叩请圣恩,赐太医为臣妇夫君……续命。”
她身后,是闻讯赶来的京城百姓,黑压压的一片,将宫门外的长街堵得水泄不通。
“唉,国公府世子妃,真是个可怜人啊!”
“可不是嘛!我听说世子爷在朝堂上,被那些个言官活活气的吐血晕死过去,现在都还人事不省呢!”
“什么言官?我看就是一群白眼狼!世子爷献出仙方,救了咱们全城的命,他们倒好,反咬一口,说世子爷图谋不轨?我呸!这是什么世道!”
“我听说了,茶楼里都在传那个‘农夫与蛇’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事儿!世子爷是农夫,那些弹劾他的官老爷,就是那条忘恩负义的毒蛇!”
舆论的火,已经彻底被点燃了。
百姓们朴素的是非观,让他们坚定地站在了“恩人”这一边。
一道道或同情、或愤怒的目光,汇聚在沈青凰身上,最终化为对朝堂之上那些“奸臣”的无声控诉。
宫门之内,御书房。
“陛下,再让世子妃这么跪下去,恐怕……民心有变啊。”内阁首辅周太傅手持笏板,忧心忡忡。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昭明帝,面沉如水,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看不出喜怒。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温度:“去,传朕旨意。”
“陛下英明!”一旁的礼部侍郎刘承等人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喜色,以为皇帝终于要治罪国公府。
然而,皇帝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如坠冰窟。
“着太医院院判,亲往国公府,为裴世子诊治。另,着人送去一株三百年的老山参,务必……吊住世子的性命。”
“陛下!”刘承大惊失色。
这哪里是降罪
分明是安抚!
昭明帝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怎么,刘侍郎是觉得,朕的功臣,就该被你们活活气死在病榻上吗?”
刘承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臣,臣不敢!”
“哼。”昭明帝冷哼一声,将目光转向了大太监李德全,“另外,既然刘侍郎他们说国公府与江湖势力有染,账目不清,那便不能空口无凭。”
李德全躬身:“奴在。”
“传朕口谕:着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勋,带人入驻国公府,彻查国公府与‘临江月’往来账目,三日之内,务必给朕一个结果!在事情查清之前,裴世子……就在府中好生休养吧。”
这道旨意,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瞬间激起千层浪。
明面上,是安抚,是恩典,派太医,送名贵药材,全了君臣情分。
可暗地里,却是雷霆手段!
派素有“铁面阎罗”之称的张勋查账,这无异于将一把刀悬在了国公府的头顶。
名为彻查,实为软禁。
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浮动。
当沈青凰被宫里出来的小太监搀扶起来,听到这道旨意时,她那张因长时间跪拜而毫无血色的脸上,没有丝毫意外。
她平静地叩首谢恩,然后在一众百姓同情的目光中,登上了回府的马车。
车轮滚滚,碾过青石长街。
沈青凰靠在软垫上,阖上双眼,那双清冷的凤眸中,一片冰封。
皇帝的反应,在她意料之中。
既要安抚民心,保全皇家颜面,又要敲打国公府,不让其功高盖主。
这便是帝王心术,平衡之道。
只是,他派了张勋……
看来,太子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比她预想的,还要重一些。
马车刚在国公府门前停稳,管家林嬷嬷便满脸焦急地迎了上来,声音都在发颤:“世子妃,不好了!都察院的……御史大人们来了!已经进了府,说是要……要查账!”
裴晏清端着茶杯,眸色深沉,看不出在想什么。
就在这时,沈青凰清冷的声音响起。
“查?为什么要让他们查?”
云照和裴晏清同时看向她。
只见沈青凰缓缓走到书案前,伸出纤细的手指,将那张抄录的信纸,拈了起来。
“自证清白,最为下乘。”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锋锐,“别人泼你一身脏水,你若只是忙着擦干净,那便已经输了。最高明的做法,是让他连泼水的机会都没有,甚至……让他自己,也掉进粪坑里。”
云照听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识道:“什么意思?”
沈青凰没有理他,只是看着裴晏清,凤眸中是洞悉一切的冷静与寒意:“他们的破绽,就是太急了。”
“太急了?”
“是。”沈青凰将那纸片放在烛火上,火苗瞬间舔舐而上,将那罪证化为灰烬,“国公府刚刚献上良方,活人无数,正是万民称颂,声望如日中天的时候。此刻弹劾国公府世子,百姓会怎么想?”
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百姓不会去管什么江湖势力,他们只知道,救了他们性命的恩人,正在被朝堂上的奸臣陷害。他们会觉得,是那些官老爷,嫉贤妒能,见不得国公府好!”
云照的眼睛瞬间亮了:“你的意思是……利用民舆?”
“不错。”沈青凰的目光转向裴晏清,“世子,明日早朝,你什么都不用做。”
“什么都不用做?”裴晏清的桃花眼里闪过一丝玩味。
“不,还是要做一件事的。”沈青凰看着他,一字一顿地说道,“你要……病得更重一些。”
“噗——咳咳!”云照刚喝了口茶,闻言一口喷了出来,呛得惊天动地,“弟妹,你没开玩笑吧?都火烧眉毛了,你让他装病?”
沈青凰看都未看他,只对裴晏清继续说道:“你只需在朝堂上,被他们‘气’得咳血晕倒,人事不省。剩下的事情,交给我。”
裴晏清的目光沉静如海,他深深地看着沈青凰,看着她那双看似柔弱却蕴藏着雷霆万钧之力的眼眸。
他知道,她已经有了一整套完整的计划。
“你要如何做?”他问。
“很简单。”沈青凰的声音里不带一丝烟火气,“其一,请云照公子发动临江月所有的人手,不用去反驳,不用去解释。只需要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茶馆酒楼,散播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云照来了兴趣。
“一个关于‘农夫与蛇’的故事。”沈青凰缓缓道来,“故事里,有一位心怀仁善的病弱公子,他不顾自身安危,献出祖传仙方,救了满城百姓。可朝堂上,却有一条被他挡了路的毒蛇,反咬一口,污蔑公子,将公子活活气得吐血病危,生死不知。”
云照听得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后背发寒。
这……这哪里是什么故事,这分明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把刘承那帮人,直接钉死在“奸臣”的耻辱柱上!
“其二。”沈青凰的目光重新落回裴晏清脸上,“你‘病危’之后,我会立刻去宫门外,为你……求药。”
“求药?”裴晏清的眼眸微微一动。
“是。我会穿上孝衣,长跪宫门,不求见圣上,不求见皇后,只求太医院能念在国公府捐药救城的份上,派一位太医,来为你看诊续命。”沈青凰的语气平静得可怕,“我不喊冤,不辩解,我只求我的夫君能活下去。世子,你觉得,百姓会站在谁那边?圣上,又会如何看待那份弹劾你的奏本?”
话音落下,满室俱静。
云照已经彻底说不出话来了,他怔怔地看着沈青凰,仿佛第一天认识这个女人。
狠!
太狠了!
这一招,叫“以退为进”,叫“杀人诛心”!
她不去辩解那封信是真是假,而是直接釜底抽薪,将整个事件的性质,从“朝堂纷争”扭转为“忠臣蒙冤”。
裴晏清病得越重,沈青凰跪得越惨,刘承和东宫那些人的罪名,就越洗不清!
届时,皇帝为了平息民愤,为了安抚国公府这刚刚立下大功的功臣,别说是一封真假难辨的信,就算是真的有证据,恐怕也要按下去,反过来将刘承等人严惩,以儆效尤!
良久,裴晏清忽然笑了。
他站起身,走到沈青凰面前,修长的手指轻轻抬起她的下颌,迫使她与自己对视。
那双深邃的桃花眼里,没有了平日的慵懒和笑意,取而代之的是翻涌的、灼热的、带着强烈占有欲的激赏。
“都说‘最毒妇人心’。”他低声呢喃,气息拂过她的脸颊,“可我怎么觉得,夫人的心,竟是这世上最动人的风景。”
云照在一旁,识趣地摸了摸鼻子,悄悄地后退了几步,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两口子,就是一个疯子配一个妖孽,天生一对!
沈青凰没有躲开他的触碰,只是眼神依旧清冷:“世子,你还没回答我,这个计划,你是否同意?”
“同意?为何不同意?”裴晏清嘴角的弧度越发上扬,带着一丝邪气,“夫人这般精彩的局,为夫若是错过了,岂非是人生憾事?”
他松开手,退后一步,对她微微躬身,行了一个平辈之礼,姿态优雅,却又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那么,明日朝堂,以及……我这条性命,就全权交由夫人定夺了。”
……
朱红宫墙,白衣胜雪。
沈青凰就那么静静地跪在承天门外冰冷坚硬的青石板上,单薄的身影在凛冽的寒风中,如同一支随时会折断的白梅,却又固执地挺立着,透出一种无声的倔强。
她未曾哭嚎,也未曾喊冤,只是额头抵着冰凉的地面,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句早已沙哑的话:“臣妇沈氏,叩请圣恩,赐太医为臣妇夫君……续命。”
她身后,是闻讯赶来的京城百姓,黑压压的一片,将宫门外的长街堵得水泄不通。
“唉,国公府世子妃,真是个可怜人啊!”
“可不是嘛!我听说世子爷在朝堂上,被那些个言官活活气的吐血晕死过去,现在都还人事不省呢!”
“什么言官?我看就是一群白眼狼!世子爷献出仙方,救了咱们全城的命,他们倒好,反咬一口,说世子爷图谋不轨?我呸!这是什么世道!”
“我听说了,茶楼里都在传那个‘农夫与蛇’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事儿!世子爷是农夫,那些弹劾他的官老爷,就是那条忘恩负义的毒蛇!”
舆论的火,已经彻底被点燃了。
百姓们朴素的是非观,让他们坚定地站在了“恩人”这一边。
一道道或同情、或愤怒的目光,汇聚在沈青凰身上,最终化为对朝堂之上那些“奸臣”的无声控诉。
宫门之内,御书房。
“陛下,再让世子妃这么跪下去,恐怕……民心有变啊。”内阁首辅周太傅手持笏板,忧心忡忡。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昭明帝,面沉如水,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看不出喜怒。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温度:“去,传朕旨意。”
“陛下英明!”一旁的礼部侍郎刘承等人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喜色,以为皇帝终于要治罪国公府。
然而,皇帝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如坠冰窟。
“着太医院院判,亲往国公府,为裴世子诊治。另,着人送去一株三百年的老山参,务必……吊住世子的性命。”
“陛下!”刘承大惊失色。
这哪里是降罪
分明是安抚!
昭明帝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怎么,刘侍郎是觉得,朕的功臣,就该被你们活活气死在病榻上吗?”
刘承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臣,臣不敢!”
“哼。”昭明帝冷哼一声,将目光转向了大太监李德全,“另外,既然刘侍郎他们说国公府与江湖势力有染,账目不清,那便不能空口无凭。”
李德全躬身:“奴在。”
“传朕口谕:着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勋,带人入驻国公府,彻查国公府与‘临江月’往来账目,三日之内,务必给朕一个结果!在事情查清之前,裴世子……就在府中好生休养吧。”
这道旨意,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瞬间激起千层浪。
明面上,是安抚,是恩典,派太医,送名贵药材,全了君臣情分。
可暗地里,却是雷霆手段!
派素有“铁面阎罗”之称的张勋查账,这无异于将一把刀悬在了国公府的头顶。
名为彻查,实为软禁。
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浮动。
当沈青凰被宫里出来的小太监搀扶起来,听到这道旨意时,她那张因长时间跪拜而毫无血色的脸上,没有丝毫意外。
她平静地叩首谢恩,然后在一众百姓同情的目光中,登上了回府的马车。
车轮滚滚,碾过青石长街。
沈青凰靠在软垫上,阖上双眼,那双清冷的凤眸中,一片冰封。
皇帝的反应,在她意料之中。
既要安抚民心,保全皇家颜面,又要敲打国公府,不让其功高盖主。
这便是帝王心术,平衡之道。
只是,他派了张勋……
看来,太子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比她预想的,还要重一些。
马车刚在国公府门前停稳,管家林嬷嬷便满脸焦急地迎了上来,声音都在发颤:“世子妃,不好了!都察院的……御史大人们来了!已经进了府,说是要……要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