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捕鱼者说,抄纸-《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渔媪(aO)!”

  “你今日捕的鱼少了些。”

  “有的吃就好……”

  老妪无姓无氏,乃是黔首。

  平时靠捕鱼为生。

  所以就称她为渔媪。

  她佝偻着身子,动作很慢。

  河水冰冷刺骨。

  泡的久了骨头都疼。

  用竹筐抄鱼并非易事。

  辛苦半晌,就只有些小鱼小虾。

  公孙劫撸起袖子,脱下布履。

  跟着下了河中。

  “老人家今年高寿?”

  “六十有五咯。”

  “你不是蓝田人?”

  “嗯,从别地来的。”

  渔媪古怪的看着公孙劫。

  看穿着打扮倒也不像闾左。

  旁边还有位官吏神色慌张。

  “您老怎的还干这活?”

  “不然吃什么?”

  渔媪没好气的回怼。

  现在只觉得公孙劫很讨厌。

  今天鱼获本来就少。

  结果公孙劫还扰了鱼群。

  “那你的家人呢?”

  “两个儿子皆战死。”

  “家里就剩下个幼孙。”

  “是这样……”

  “那您老为何不用渔网捕鱼呢?”

  “没这力气,也没这钱。”

  渔媪依旧是没半分好气。

  她年事已高,干不动农活。

  地里产出极少。

  只能靠抄鱼勉强贴补家用。

  若有闲钱,谁会在这捕鱼?

  “你莫要捣乱了,赶紧上去!”

  “放肆!”

  章邯在岸上大怒训斥。

  公孙劫却是抬手让他闭嘴。

  他扬起笑容,看着渔媪。

  “老人家,你我打个赌如何?”

  “什么赌?”

  “我若能捕鱼,你就为我做件事。”

  渔媪打量着公孙劫。

  不耐烦的点了点头。

  随手将竹筐丢给公孙劫。

  “快些,勿要扰了鱼。”

  公孙劫则是面露微笑。

  他蹑手蹑脚的在河中走着。

  很快在岸边瞧见了条肥美的乌鳢。

  也就是所谓的黑鱼。

  抖动着尾巴。

  却丝毫没察觉到危险。

  公孙劫屏气凝神。

  双手握着竹筐。

  快速在水中划过。

  乌鳢还未反应过来便已进筐。

  “哈哈哈!”

  “这条乌鳢可有四五斤呢!”

  公孙劫笑着将乌鳢丢至木桶内。

  而后将竹筐交给渔媪。

  “现在您老也能上岸咯。”

  “你……”

  “这条鱼,送给我了?”

  “嗯,回去炖汤刚好。”

  公孙劫走至岸边。

  随意的坐在地上。

  这时候渔媪才走上岸边。

  “不知先生要我做什么?”

  “很简单。”

  公孙劫指向远处。

  “不日后,这里会有片工坊。”

  “我需要你在里面为工。”

  “你要做的就和抄鱼类似。”

  “每日二十钱,管两顿饭。”

  “多少?”

  “二十钱?!”

  “你莫不是在戏耍老身!”

  渔媪是压根就不信。

  她都活了大半辈子。

  半只脚都已迈进黄土中。

  还会有人花二十钱请她干活?

  “这条乌鳢就是定钱。”

  “不出半个月,你自会知道。”

  公孙劫穿上鞋履。

  朝着渔媪抬手一拜。

  “章君,我们走。”

  “唯!”

  章邯跟在后面。

  忍不住开口询问:“君侯,你是认真的?”

  君侯?!

  渔媪顿时愣在原地。

  秦国能有此称呼的,少之又少。

  往往是出任丞相且封侯。

  亦或是爵至二十级彻侯!

  可这般年轻的……

  难道是……他?

  秦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丞相!

  公孙劫!!!

  ……

  公孙劫走的很慢。

  也是在勘探地形。

  “君侯,每日二十钱也太多了。”

  “这渔媪都已年过六五。”

  “你可记得我与你说的造纸流程?”

  “都记着呢。”

  章邯拿出小本本来。

  脸上是说不出的认真。

  每道流程,都还有图文示意。

  详细阐明了造纸的过程。

  “你说造纸最难的是什么?”

  “舂纸浆!”

  “错!”

  “额?”

  “舂纸浆是需要费些力气。”

  “但是,这是死力气笨力气。”

  “你随便去外面找个人都会。”

  “况且,很快也不需要人了。”

  公孙劫望着湍急的河水。

  而章邯则是听得云里雾里。

  不需要人?

  难道牵头牛来干活?

  “最难的是抄纸。”

  “抄纸用的是巧力。”

  “纸浆过多,成纸后则过厚。”

  “不仅成本高,还不便于书写。”

  “若纸浆过少,则难成纸。”

  “需要有经验的巧匠,方能胜任。”

  “你猜猜,我给邯郸抄纸匠的待遇?”

  “多少……”

  “每日五十钱!”

  “这么多?!”

  章邯都惊了。

  赵国的铜钱可要更值钱些。

  “当然,这是有经验的大匠。”

  “抄纸和抄鱼其实很像。”

  “渔媪常年抄鱼,有些经验。”

  “栽培几日,她就能上手。”

  “区区二十钱,又算什么?”

  章邯是恍然大悟。

  如此倒是合乎情理了。

  “不过,邯还是有个疑问。”

  “说。”

  “既是如此,君侯何不直言呢?”

  “每日二十钱,渔媪必会答应。”

  “何必还要下水,与她打赌?”

  公孙劫看着灞水。

  “我想知道现在下河抄鱼是何感受。”

  “只有亲身体验,方知百姓疾苦。”

  “有的人就是高高在上习惯了。”

  “满嘴的仁义道德。”

  “却罔顾民间疾苦。”

  “君侯大义!”

  “大义谈不上,偏执而已。”

  公孙劫自嘲的笑了笑。

  也正是他的这些想法。

  让他和赵国勋贵很割裂。

  甚至连百姓都不明白他。

  政策是需要时效性的。

  短时间看是有些损失。

  可却能在未来收获奇效!

  可没人理解他。

  对他就只有贬低和侮辱!

  但是,赵人很快会明白的。

  他走之后,郭开便会原形毕露。

  为讨好赵王迁,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吾师曾说过句话。”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攻城容易,攻心难!”

  章邯若有所思。

  只觉得公孙劫说的都倍有道理。

  “那君侯是更推崇儒家之言?”

  “又错。”

  “还请君侯赐教。”

  “不管白犬黑犬,能看家护卫的便是功犬。”

  “当权者无需在意是什么家。”

  “哪家有用,就用哪家。”

  “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那是杂家?”

  “哈哈哈!”

  公孙劫只是笑而不语。

  他看向东方。

  意味深长的开口。

  “我只能说,你还要多想。”

  “……”

  章邯是不明所以。

  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

  公孙劫则已坐上马车。

  “走了,先回咸阳。”

  “君侯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