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六心澄照诀-《展昭传奇》

  “沙沙——沙沙——”

  “兄弟,你怎么还在扫地啊?”

  新的一日,陈修瀚怔怔看着不远处那道打扫的身影,表情木然。

  识破下毒手法,抓捕下毒犯人,甚至引蛇出洞,将一群六扇门捕快擒拿,替寺内挽回了一场重大的危机。

  最牛逼的是,连四大名捕都败在剑下。

  如此功劳,不得起飞喽?

  结果他看到了什么?

  破案前,是扫地僧。

  破案后,还是扫地僧。

  这不白破案了么?

  寺内居然不为这等人才转正?

  那自己不是更完蛋了?

  但看着看着,陈修瀚又觉得移不开眼睛了。

  因为展昭此时的扫地,不仅仅是扫地。

  而是在动与静之间,寻找一个奇妙的平衡点。

  明明扫地时,手在动,脚在动,脚下的尘土在动,落叶在动,但心中却越来越静。

  最终。

  整个环境都好似定格,成了一幅静态的画面。

  参悟《清净如来藏》的普遍思路是,安耐毁誉,八风不动,以参禅打坐为主的静功。

  可展昭觉得这不适合自己。

  于是乎,他揉合了“静、定、止、观、觉、同”,将“澄心决”进阶为“六心澄照诀”。

  此诀不限于打坐,行走坐卧,皆可修持,旨在使修行者于纷扰中保持本心。

  散乱时可“静心”,昏沉时可“定心”,执着时可“止心”。

  迷失时可“观心”,体悟时可“觉心”,究竟处可“同心”。

  以上是较为极端的情况,事实上是日常中,六心可同修,恰能与凝炼后的六爻窍穴呼应。

  “六心澄照,本来无垢,随缘应物,自在逍遥!”

  展昭默默念诵,眉宇间露出喜悦。

  “六心澄照诀”并非他的自创,而是从《清净如来藏》里体悟出来。

  但相比起“六爻无形剑气”完全由酒道人传授,“六心澄照诀”中有包含了不少他的武学感悟在。

  这种大框架不变,小细节里可以决定的感觉,既不好高骛远,又有种沉浸感,实在妙不可言。

  “之前还考虑,开辟先天气海的时间,能否从十年提前至九年,甚至更短些……”

  “如今看来,这种唯时间论,还是浅薄。”

  “我真正该追求的,应该是真气积蓄功成之前,六大窍穴的神异。”

  凝炼窍穴,不仅能提升修炼神功的效率,还能生出异种真气。

  较为普通的有寒冰真气、烈火真气等等。

  较为稀少的,则是之前留在定觉体内的,那股刺激情绪的心灵秘法真气。

  但这还不是最为奇缺的。

  真正稀缺的是窍穴自生神异,反哺功法,赋予种种不可思议的变化。

  不过那种几率很小,属于顿悟。

  即便是以展昭的天资与根骨,酒道人都没有抱着太大的期许。

  只说在开辟先天气海之前,六大窍穴若能生出一两道神异,那么即便是修炼相同的剑诀,实力都会比起旁人强出一大截。

  而今有了“六心澄照诀”,展昭隐隐有种感觉,他生出窍穴神异的机会,比之前要高得多。

  这是武学的进境。

  还有对于大相国寺现状的思考。

  展昭向戒闻发出质问时,是抱着离去的念头。

  但听完大相国寺的内忧外患后,有所感触,改变了主意。

  这并不代表他就愿意接受胡西霸那类僧人的存在。

  毕竟一走了之是一种选择,分道扬镳,眼不见心不烦。

  另一种选择,则是按照我的心意改变它。

  正如持宏禅师所言,扫尘方能见性,破邪即是显正。

  整顿佛门乱象么?

  展昭还真有些意动。

  这种挑战难度极大。

  别说各地隐匿逃犯,多收奸佞的寺院,即便是现在的大相国寺,也早已形成一套规则。

  或许有诸多弊端,或许埋下隐患,但它至少在平稳的运行。

  贸然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谁知道变完后是变好了,还是甚至不如之前?

  偏偏如此,展昭生出兴致。

  真要简简单单,他还不做了呢!

  当然。

  现实的诸多困境,不是喊几句大口号就能改变的。

  事情得一步一步来。

  落叶打着旋儿,主动地投入他的脚下,展昭沐浴在天光之下,心如明镜,映照出周遭的一切。

  资圣阁外的一花一叶,草木上爬动的虫蚁,天空中飞过的鸟儿,都清晰浮现。

  自然还有那道快步走来,到了不远处停下来的人影。

  展昭侧头,看向来者。

  “兄弟,你方才简直……简直不似凡人啊!”

  陈修瀚走了过来,组织了一下言语,最终挤出这么一句话来。

  方才一瞬间的展昭,眸光纯澈,肤色晶莹,真有种神人之感。

  可仔细看去,似乎又跟平常没什么区别,就是纯帅。

  展昭微笑:“兄长来此,有事么?”

  “有事有事!”

  陈修瀚晃了晃脑袋,咧开嘴巴道:“兄弟这次可太威风了,扬名立万,不仅是寺内,寺外都在议论你败四大名捕的威风呢!”

  此前寺外一战,动静颇大,瞒不过人。

  而大相国寺作为胜利一方,自然不吝宣传。

  对于寺内僧众来说,起初大伙儿不知道是谁破案,还以为戒律僧终于有了突破口,后来得定海宣扬,才清楚了来龙去脉。

  什么?破案者居然只是个小沙弥?

  怎可能……

  什么?这位强者居然败了四大名捕!

  这就不奇怪了,这就不奇怪了啊!

  从大相国寺发生了毒杀案,居然要托付一个刚入寺不久的沙弥查案。

  变为了大相国寺的一个沙弥,就能查明毒杀案的真相,直指幕后黑手。

  语言的艺术。

  由此。

  展昭别说在寺内声名鹊起,恐怕已然进入了京师不少有心人的耳中。

  陈修瀚也与有荣焉,更痛恨凶手:“这定觉真是可恨,更是六扇门下,罪加一等,寺内准备如何处置?”

  展昭道:“定觉行凶的背后,还有人为的蛊惑与诱导,这些贼人与六扇门大有干系,寺内会与之协商,追凶到底,一并论罪!”

  “正该如此!”

  陈修瀚的心中大相国寺天下第一,六扇门敢欺上门来,简直是老寿星上吊,活腻歪了,只是挺起胸膛的同时,又不免有些自怨自艾:“可咱们什么时候能入僧籍啊?”

  展昭道:“兄长何须妄自菲薄,以你的能力,定有出人头地的之日,而且我相信,那一日来得不会太晚。”

  “那就承兄弟吉言了!”

  陈修瀚振作精神,左右看看,又低声道:“兄弟可知,如今就有一个机会,还关乎仕途?”

  “仕途?”

  换成之前,展昭会直接回答:“我对仕途不感兴趣,在下向往的是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而非尔虞我诈、妥协退让的政治生涯。”

  但现在,他直接问道:“什么机会?”

  生活在这人世间,想要一点与官府庙堂不产生交集,是不可能的。

  天下各地,江湖侠客都与各国的朝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各个国家的武者更是立场分明。

  所以他自己不亲自参与到仕途的争斗中,但如果有朋友在里面闯,也乐于见得。

  远的有不知道还在哪里的包拯、公孙策,铁三角是否成型难说,但包拯真要入了开封府衙,展昭肯定会帮些忙,也当是为百姓做好事。

  近的则是这位进步心满满的室友。

  果不其然,陈修瀚热切地道:“元日将近,知客僧事务繁忙,需要我们这些沙弥打下手,这个位置的竞争极其激烈,我原本是不指望的,但如今却想争上一争了。”

  “知客僧么?”

  展昭恍然。

  大相国寺可以说是每年接待皇亲国戚最多的寺院,就不说别人,太后、官家、八贤王来寺内上香祈福的次数都不少。

  能成为知客僧,哪怕只是打下手的,机遇自不必说。

  要知道读书人十年寒窗,考上了进士,说不定平生就在殿试那一日,远远看到皇帝一眼,反观这皇家寺院,却能频频接触贵人,若是留下好印象,可不就是平步青云的机会么?

  陈修瀚争取的就是这个职位。

  展昭道:“想我怎么帮忙?”

  “不必直接相帮……”

  陈修瀚抱了抱拳:“只要兄弟让我借你几分名头,寺内高僧自有青睐。”

  两人是室友,之前查案也有参与,陈修瀚想要借势,其实不必特意言明,自个儿就能操作。

  现在特意前来征询意见,还是担心展昭心有芥蒂。

  他可不愿意为了一个眼前的小机会,丢了这个明显前途无量的大腿。

  那和买椟还珠有什么区别?

  展昭颔首:“兄长之前破案亦有相助,早在寺内留下好印象,何必这般客气?”

  “哈哈!好!好!”

  陈修瀚欢喜不尽,拍着胸脯道:“兄弟放心,明珠不该蒙尘,我一定要告诉他们,这里有天底下最厉害的扫地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