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好好表现、多说一点…-《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那个模型,新创科技的研发部填了六十多组数据进行验证……”

  “全部都在范围内!”

  马岩才离开,薛坤就迫不及待的说出了刚得到的消息。

  他憋了很久了。

  所以指导马岩都显得有些不耐烦,真不是讨厌对方,而是消息太重大了。

  张明浩也很高兴。

  结果是在意料之中的,出现验证错误只可能是对方的计算有问题。

  现在验证全部准确,也佐证了模型研究方向的正确性。

  “新创那边对模型也很重视,他们说下周会派人过来,应该就是周一或者周二。”

  “具体什么情况,现在也不知道,但如果能拿到他们的实验数据,模型就能进一步完善,对吧?”

  薛坤不知道模型推导过程,他只是进行一定的猜测。

  “是这样。”

  张明浩点头,“有更多、更精准的实验数据是最好的。”

  薛坤深吸一口气,语调都变得凝重了,“能修正就好了。”

  “再进一步阐述衬底和器件的特性关联,绝对会是个国际级别的研究成果,发在顶刊都够了。”

  “这能当你的毕业论文,虽然是计算物理……”

  另一边。

  马岩走在路上,想着刚才的事情就感觉很郁闷。

  导师竟然说,有问题问张明浩?

  凭什么!

  难道就凭他们是认识的?凭张明浩是东港大学毕业的?

  东港大学确实比江州大学排名高,但硕士生和硕士生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吧!

  更何况,他也是硕士生中出类拔萃的了。

  马岩坐在花坛边,打开手机到给同学群发了一句,“你们肯定想不到,我今天碰到了什么问题。”

  “刚认识个同学,同一个导师,都是刚入学,导师竟然说让我有问题就问他,什么意思?看不起人啊!”

  “我这个成绩,不说比谁都强,最少同届生不差于人吧!”

  群里顿时冒出几条回复,“老马这成绩,也会被看不起?”

  “对方是有多优秀啊?”

  “你报的是新来的导师?能这么说,估计对方认识吧,肯定比和你熟。”

  “静等看老马这条咸鱼的逆袭……”

  ……

  周一上午,几个副研究员、博士生,一起在大型实验间里忙碌着。

  他们做的是热电超材料方向研发的基础实验。

  朱炳坤、薛坤则坐在一旁,谈着项目研究的问题。

  朱炳坤是项目负责人。

  前置实验失败也就表示项目在一年时间内毫无进展。

  他愁的头发都白了。

  即便确定以热电材料研发为主方向,但也只是为了‘延续项目’,而不是做出什么研究成果。

  仅有几个小成果、小发现,项目就可以算作失败了。

  “stanene方向出成果很难,但有发现就是大成果。”

  “热电材料正好相反,小发现有很多,却根本出不了大成果!”

  “做什么都难啊……”

  朱炳坤郁闷道,“当初申请的时候,还不如去做吸波材料,也能坐上军-事科技的快车。”

  “吸波材料也难。”

  薛坤摇头,“基础研究根本没得做,必须要拿出真正的材料、真正的实验报告,实验室没有那种环境,也申请不到那么高的经费。”

  朱炳坤用力按了按额头。

  薛坤为人就是太实诚了,他当然知道申请不到,就只是抱怨一句而已。

  薛坤忽然道,“我最近也在想研究方向的问题。”

  “我想着,是不是错了?还是应该坚持走stanene方向?”

  “为什么这么说?”

  “我的学生,张明浩,当时他不是建议继续stanene方向?我感觉是对的。”

  朱炳坤愣了一下,好笑道,“你还真看好那个学生啊!”

  “他数学是不差,但和研究也没关系吧?方向问题上,我们已经谈过很多次了,热电材料再不好,也容易出成果啊……”

  薛坤摇了摇头,“不是看好不看好,我也知道热电材料的好处,但问题是……”

  “哎!”

  他说着叹了口气。

  朱炳坤有些不明所以,转了个话题问道,“对了,新创科技联系我说下午来人,应该是找你吧?”

  “新创科技是大型半导体公司,是有什么合作吗?”

  “我说的就是这个,和一个研究有关……”

  “什么研究?”

  “下午你就知道了,到时候,你可能也会觉得stanene方向更好。”

  “为什么?”

  朱炳坤问了半天,薛坤也不说。

  他只得笑骂一句,“什么人啊!说话说一半儿,还故意吊人胃口了!”

  新创科技派了三个人过来。

  李嘉鑫是材料研发工程师,也是带队负责人,其他两个也都是新创微电子研发部顶尖技术人员。

  在来到江州大学后,和理学部的行政处招呼一声,就去了应用电磁学实验室。

  朱炳坤对一行人到来感到诧异,但还是和薛坤一起在门口等着。

  陈帅过来看看情况,不由得问道,“他们来干什么?”

  “我们实验室,能有什么让他们看得上的吗?”

  相对于新创科技的大型研发基地来说,应用电磁学实验室,是同领域小到不能再小的科研机构。

  朱炳坤看了薛坤一眼,淡定道,“一个研究。”

  “什么研究?”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陈帅满脸迷茫。实验室有什么研究是他不知道的吗?

  李嘉鑫三人来了实验室,身后还跟着个理学部行政派来的工作人员,名字叫周奇,行政助理,负责校企合作相关业务。

  老同学见面自是一番寒暄。

  在简单介绍后,一行人也进了实验室,到二楼会议室做接待。

  李嘉鑫说起了前来的目的,“薛教授,那个模型还能再完善吗?”

  “比如,缩小参数范围,让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其他人也都看过来。

  朱炳坤、陈帅根本不知道什么模型,就只能坐在一边听着。

  薛坤则是道,“不是我的研究,是我的学生。”

  “学生?博士生?”

  李嘉鑫愣了一下,他可不管研究是谁做的,赶忙问道,“人呢?”

  “去上课了,我已经和他说了,等一会儿吧。”

  一群人面面相觑。

  张明浩知道新创科技的人要来,只是没想到会那么快。

  他还是去上课了,《数理方法》。

  上周的课没去,引得姚利勤去找了薛坤,而上次也说肯定去上课。

  说到做到,所以他就去了。

  姚利勤课上见到张明浩也感到非常欣慰,他对张明浩的感官可太好了。

  在办公室里,他可是听孟国庆说了,张明浩完成了个应用数学的研究,找到了几种常见高阶复杂项近似代入的规律。

  张明浩还只是博士生啊!

  物理博士生,能完成应用数学的研究,还研发了个什么半导体数学模型……

  反正很厉害!

  任何一个老师都喜欢优秀的学生,尤其学生百忙中还抽时间上自己的课。

  好学生啊!

  课程中途,姚利勤走到张明浩身边,低下头满是温和的说道,“这些基础知识,你应该都熟练应用了吧。”

  张明浩赶忙道,“上课还是有收获的。”

  姚利勤点头,“都是基础。”

  “我的课,你有时间就来听听,没有时间就算了。”

  “谢谢姚老师。”

  张明浩礼貌的回了一声。

  几句简单的对话,把旁边的马岩惊的张大了嘴。

  姚利勤刚一离开,他就忍不住小声问道,“什么情况!姚利勤怎么对你这么……”

  “温柔!?”

  姚利勤耳朵动了一下,马上扭过头朝马岩严厉的呵斥,“让你看书,不是让你开小差闲聊的!”

  “不学习也不要打扰别人!”

  马岩缩了缩脖子,小声嘀咕一句,“你怎么不说他……”

  “嗯?!”

  姚利勤一瞪眼。

  马岩吓得浑身一激灵,赶紧装作看书的样子,心里不由施展起阿Q大法,“不和小老头计较……”

  “不和小老头计较……”

  课后。

  马岩拉着张明浩追问起姚利勤的事情。

  他太好奇了。

  从大一开始,就有听到姚利勤的‘传说’,姚利勤的严厉是人人皆知,被戏称为‘不会笑的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是严厉斥责。

  姚利勤竟会对张明浩温和的说话?

  而且,还说什么,他的课有时间就上,没时间就不上……

  玄幻了!

  张明浩没时间应付马岩,他快速收拾东西,只简单留下一句,“可能是姚老师人好吧。”

  “有事先走了!”

  他飞速赶到应用电磁学实验室,刚到二楼会议室门口,就见里面所有人都看过来。

  所有人!

  认识的,不认识的,十几个人,全都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张明浩进了门。

  薛坤立刻站起来,帮着介绍道,“这是李嘉鑫、李经理。”

  “还有王长江……”

  “杜诚……”

  李嘉鑫和张明浩热情的握手,简单介绍后就忍不住问起了模型问题。

  张明浩又看向薛坤。

  他还是要先了解具体情况,才能知道研究要介绍到什么程度。

  薛坤也明白过来。

  他把张明浩拉到一边,小声说道,“新创科技对你的半导体模型很感兴趣,想知道是否还能继续完善。”

  “刚才说,看模型的情况,可以进行一定的合作,他们有些研发需求很高,也希望能通过计算来了解最适合的衬底特性……”

  “你就朝着这个方向说。”

  “好好表现、多说一点,表现出你的能力,让他们对完善模型有信心……”

  张明浩了然点头,嘴角露出一抹弧线,“我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