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戳穿别人扯谎是不道德的行为。-《一品寒门》

  盛桢乐了。

  孟青云的话让他不由想起小时候的自己。

  那时候他还不是太子。

  母亲总唉声叹气。

  他太小,不知道母亲心里想什么,但他能看到眼里。

  母亲不像其他皇妃,她穿着朴素,吃饭也不铺张。

  他认为是母亲吃不好,穿不好才愁眉苦脸。

  于是,每当母亲苦闷的时候,他总是要说:“娘,等孩儿长大了,一定要买好多好吃的给您吃,买好多绫罗绸缎给您做衣服。”

  每当这时候,母亲总是搂着他说,“傻孩子,娘要的不是这些,娘要的是你健康平安!”

  往事如风。

  亲人失去了,思念便会浓缩成一粒晶莹剔透的琥珀。

  娘便在琥珀内甜甜的笑。

  娘,孩儿现在健康平安。

  你在那边还好吗?

  盛桢收回放飞的思绪道:“其实,就算内帑充足,也用不了吃一百道菜,吃不完只能倒掉,浪费粮食是一件可耻的事!”

  “每每想起好多地方的百姓一日两餐,还吃不饱饭,朕就觉得脸红,是朕无能,让他们饿肚子了??????”

  如同唠家常,盛桢絮絮叨叨感慨了好多,说的最多的还是百姓生活。

  “明年多建些海盐场,让百姓吃上廉价的食盐,也算是朕对他们的弥补。”

  “朕唯一的愿望就是有生之年,大宇强大,百姓富裕,不知能不能实现!”

  “能!”

  “肯定能!”

  “陛下要有信心!”

  这话安慰的成分大,盛桢却很高兴,他点点头道:“你们年轻一辈若奋发图强,这愿望就能很快实现!”

  孟青云重新认识了盛桢。

  一个把百姓装在心里的皇帝,才是真正的好皇帝。

  百姓有而你幸福。

  大宇有你而骄傲。

  而盛桢父子则是更加器重孟青云,有他相助,大宇定能繁荣昌盛。

  唯独盛卉没有想国事。

  她一个劲琢磨孟青云。

  他怎么什么都会?

  真是先祖托梦么?

  越琢磨越觉得神秘,越觉得神秘越爱琢磨。

  让盛卉始料不及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孟青云这个人已经住进了她的心房。

  ??????

  “哒哒哒??????”

  孟青云、铁梅、安大雄、洪悦四人快马加鞭,奔走在回乡下的路上。

  自从和铁梅骑一匹马回家后,孟青云开始练骑术,现在他骑在马上,如履平地。

  这次回家,他是为京城辣酱场着手做准备。

  辣酱场要想办的有声有色,管理和技术人员必不可少。

  孟氏辣酱场就有这样的人才。

  他去挑选几人,开春后即刻进京。

  还有就是番椒种子。

  他要搜集大量番椒种子进京,除了皇庄种植之外,自己也要租地种植。

  还要呼吁其他人种植。

  他早想好了。

  走夫人路线,忽悠那一帮贵妇人,让她们拿下自己的男人。

  在他们田里也种植番椒。

  而且这些种子也要压着,种植前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带着洪悦就是这个目的,专门让他收番椒种子。

  如今孟氏货运部生意兴隆,王永胜十分忙碌。

  洪悦解散好汉帮,全部加入货运部。

  这些穷苦人终于有了稳定的收入。

  过上了好日子,自然不会忘记恩人。

  他们打心里感激孟青云,一旦孟青云让他们做事,总会尽心尽力办好。

  回乡将事情办妥,走亲访友又耽误不少时间,等孟青云返京,已临近过年。

  忙中偷闲,孟青云去找卓明远,望远镜的事还是一筹莫展。

  这事急不的。

  孟青云给了卓明远几点建议后,放下几张银票,让他慢慢琢磨。

  年三十,盛桢又派人送来一车年货。

  皇帝勒紧裤带过日子,还要省下银子赏赐自己。

  明年的辣酱场一定要财源茂盛通四海,让陛下也过个好年。

  孟青云顿时觉得肩头责任重大。

  元日,就是后世的大年初一。

  这一日是百姓的狂欢节。

  爆竹震天响,新桃换旧符。

  欢天喜地,好不惬意!

  但对于官员来说,元日则是个肃穆庄严的日子,仪式感十足,尤其京官。

  因为他们要参加元日大朝会。

  大朝会规模宏大,参加人数众多。

  不但有京官,还有各国使者贺表贡物,以及各路举人、解元为代表的读书人,还有诸州“进奏官”,专为入献方物??????

  孟青云是第一次参加大朝会,好多规矩都不懂。

  当孔莹一本正经装扮他的时候,他反而有点反感。

  不就参加个团拜会么,干嘛弄得跟去非诚勿扰一样。

  “哇!这帅哥是谁啊?娘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