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好人不出门,朝堂自己塌了半边-《侯府奶娘靠功德系统卷成大秦第一女相》

  龙椅前的香炉青烟袅袅,将满殿文武的面容都笼罩在一片模糊的肃杀之中。

  就在此时,一声尖锐的“臣有本奏”打破了这死寂。

  御史大夫率众出列,声色俱厉,直指廷尉裴右卿,罗列其越权稽查内府账目、意图窥伺宫禁秘辛的滔天大罪,请陛下圣裁。

  一时间,附议之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裴右卿就地吞噬。

  然而,立于风暴中心的裴右卿却神色如常,他静待弹劾声稍歇,方才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疏,双手呈上:“臣,有《工器流向稽查疏》原件,请圣上御览。”他的声音不大,却如磐石般镇住了满朝的嘈杂。

  不等皇帝发话,他侧身一请,殿外一位发须皆白的老者被引入,正是太医院的老医正。

  老医正手中捧着一个用黄绸包裹的铜匣,步履蹒跚,神情却异常凝重。

  在内侍的协助下,铜匣开启,一片薄如蝉翼的铜箔被取出。

  老医正颤抖着双手,将一张拓文缓缓展开,用他那苍老而清晰的声音念道:“奉天承运,代帝行令——玄甲元年制。”话音未落,殿中已是一片倒吸冷气之声。

  老医正接着道:“此符所用金铜之法,乃前朝秘术,绝非民间可仿。且‘玄甲’纪年,遍查史册而不得,臣斗胆猜测,此乃篡改国初密诏所设之伪制!”

  “一派胡言!”宗正寺卿勃然大怒,一步抢上前来,指着老医正喝骂,“你这老朽,竟敢在此妖言惑众!”他情绪激动,袍袖挥舞间,不慎将身旁案几上的茶盏扫落在地。

  滚烫的茶水泼溅而出,恰好洒在了那张拓文的一角。

  奇异的一幕发生了,被茶水浸湿的墨迹竟开始晕染,底下赫然显露出第二层淡金色的隐文——“授命三子,代掌天机”!

  这八个字如同一道惊雷,炸得满殿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龙椅之上,皇帝的脸色已是铁青一片,攥紧的拳头青筋毕露。

  裴右卿在此刻俯身跪倒,朗声道:“臣不敢欺君!此证乃臣从内府废档夹层中偶然所得,若有半句虚言,请陛下当场验明真伪,斩臣于阶下!”

  退朝的钟声敲响,裴右卿的身影消失在宫门深处。

  归府途中,夜色如墨,长街寂静。

  两道黑影如鬼魅般从暗巷中扑出,刀光森然,直取要害。

  电光石火间,裴右卿险之又险地避过致命一击,却也被凌厉的刀风划破了臂膀。

  正当他力竭之际,几支淬毒的袖箭破空而来,精准地射入了两名刺客的咽喉。

  一名身着玄衣的影密卫暗桩现身,将他带离了这片杀机四伏之地。

  密室之内,烛火摇曳。

  裴右卿从昏迷中醒来,伤口已被细心包扎。

  他顾不得疼痛,第一句话便是对身边的亲信下令:“速去侯府,将此密函交予云漪。告诉她,铜箔背面还有第三层玄机——用冰蚕丝布反复擦拭,可见先帝指印轮廓。”

  当夜,定安侯府,云漪在灯下展开密函,眸光一凛。

  她从一个檀木匣中取出一块早已泛黄的旧绸帕,那是她儿时的襁褓布条,以极为珍稀的冰蚕丝织成。

  她按照信中所言,用绸帕在铜箔背面轻轻摩擦。

  片刻之后,一圈淡红色的指痕缓缓浮现,那熟悉的螺纹轮廓,与宫中秘档所藏的先帝遗诏印迹分毫不差。

  云漪凝视着那枚指印,所有线索在脑中串联成线。

  所谓的“玄甲卫”,原来竟是先帝为监察宗室与权臣而秘密设立的利刃,却不想在其驾崩后,权柄被三皇子外祖一族窃取,更伪造出这“授命三子”的传承假象。

  她深吸一口气,将铜箔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个粗陋的陶罐之中,而后唤来心腹侍女小禾:“明日天亮前,把这个罐子送到太常寺门口那个卖炊饼的老张头那里。”

  小禾不解,云漪却只是淡淡吩咐道:“你就说,这是他还欠我的半个饼钱。”她转身望向窗外沉沉的夜空,星辰寥落。

  既然你们喜欢拿祖训天命来演戏……她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轻声自语:“那我就请先帝,亲自来拆了你们的台。”夜风拂过,将这句低语吹散,也似乎吹动了黎明前那场注定不平静的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