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恳请带上我同行-《签到修仙:我在青城山躺成剑仙》

  意念一动,腹中的真气随之游走。

  赵凌云低喝一声:“敕!”

  瞬间,数十米高空之上浮现了一道黄金狮子的虚影。

  其鬃毛如烈焰般燃烧,前爪虚挥,张口对天发出震耳欲聋的一吼。

  声浪如涟漪般扩散开来,方圆百里的草木尽皆被震得弯腰,树叶被狂风卷起洒满大地,甚至连石子都被震得弹跳起来,又纷纷落下。

  徐龙象与三眼灵猴站在原地,手中桃子差点掉落。

  一人一猴面面相觑,如此奇景他们从未见过,更不知该如何应对。

  青城山本就植被繁茂,栖息着众多飞禽走兽,这一声狮吼唤醒了它们血脉深处的恐惧。

  无论正在争斗还是休憩的猛兽,都同时战战兢兢地朝赵凌云所在的小院跪伏下去。

  在它们眼中,那道黄金狮子的虚影是无上的存在,更是所有兽类必须尊崇的王者!

  门内的弟子受波及更甚,甚至有修为浅薄者直接被掀飞出去。

  “师叔莫非已经修成了太乙狮子诀大圆满?这也太惊人了吧!”

  “年纪轻轻便有此成就,下一任掌教非师叔莫属!”

  “说不定这次冠金礼上,门派就会直接任命师叔为掌教。”

  “很有道理!师叔多年前便踏入逍遥天境,这种天才若不成为掌教,还能轮到谁?”

  师兄弟们望向赵凌云居住的小院,眼神里满是向往。

  那金色狮子的幻影,正是他们遥不可及的境界。

  唯有达到真正的圆满之境,方能展现出这般修为。

  “青城山百年一遇的奇才,果然名不虚传!”

  议事堂内传来一阵低语。“绝不能让凌云离开青城山。”

  “若是他下山,天下怕是要动荡不安。”

  长老们听说赵凌云有下山之意,正商量对策时,天际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狮吼。

  太乙狮子诀大圆满?

  这招本门弟子再熟悉不过,但众长老面面相觑——门中除他们外,还有谁能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力?

  几乎异口同声:“赵凌云?!”

  随即目光齐齐投向小院上空。

  只见一道金色狮子虚影傲然悬浮,俯瞰整座青城山。

  它如无声的王者,虽静默却散发着强大的威压。

  “凌云不是三天前才开始修炼太乙狮子诀吗?怎么这么快就达到了大圆满?”

  “哈哈,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青城山终于要扬眉吐气了!”

  “我年轻时连轻功都练不好,而凌云这孩子天赋实在惊人……”

  长老们感慨万千,既羞愧又欣慰。

  毕竟他们在这个年纪,大多还在基础境界徘徊。

  然而,殷长松的脸色却异常凝重。

  望着黄金狮子幻影,他想起师弟临终前的嘱托:赵凌云身怀天人命格,此生不得踏出青城山一步。

  否则,轻则江湖纷争不断,重则性命堪忧。

  现在几位长老联手还能压制住他,但若日后他修为更高,后果不堪设想。

  “诸位,这不是惊叹的时候。”

  “我们必须确保凌云永远留在青城山。”

  长老们神情骤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短暂的眼神交汇后,众人同时起身,施展轻功朝小院疾驰而去。

  百里之外的山林间,一个白衣身影飞速穿梭,腰间的青色佩剑在阳光下泛着寒芒。

  其步伐轻盈至极,点地无声且每次腾跃都能跨越十多米。

  即便是顶尖高手,也未必能达到这样的轻功境界。

  “这是……”

  突然间,一股强劲的真气喷涌而出,白衣剑客轻巧地点足,身形如燕般跃上树梢。

  视线投向青城山所在之处,他的眼神中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逍遥天境,太乙狮子诀,这就是赵凌云的真正实力吗?”

  能够与如此高强的对手过招,这一趟从都江堰赶来,也算值得了。

  那原本波澜不惊的目光中,此刻竟浮现了一丝难得的喜悦。

  他轻轻一踏,树枝只是微微晃动了一下,转眼间,他的身影便已消失无踪。

  一声低喝,体内的突兀涌入的真气被尽数驱散。

  赵凌云全身顿时舒畅无比,头顶悬浮的黄金狮子幻影因失去真气支撑而瞬间消散。

  仰望山间湛蓝的天空,他心中涌起一种满足感,觉得再没有比这里更合适的地方了。

  每日只需在院中安坐,泡上一壶清茶,静待飞升成仙。

  至于下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这辈子都不可能下山。

  对于其他人而言,下山象征着正式踏入江湖,是扬名立万的开端。

  但他赵凌云,却能躺着就把名声传出去!

  江湖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此时天外天正对北离虎视眈眈。

  北凉王也在酝酿着闯荡江湖,各大门派之间的恩怨纠葛不断。

  更为重要的是,江湖并不仅仅是打打杀杀、快意恩仇,更多的是“人情世故”这四个字。

  他可不想被这些烦心事困扰,守着青城山这片安宁之地,过上随心所欲的生活,才是他此生最大的愿望。

  他并不知道,在自己悠然仰望天空畅想未来的时候,门派中的众多长老和弟子已经来到小院之外。

  “师叔真是默默无闻时不起眼,一旦出手就震惊四方啊!”

  “确实,平时就躲在小院里闭关不出,没想到短短几天,竟然把太乙狮子诀练到了圆满境界!”

  “下一任掌门非师叔莫属了,啧啧....”

  看到长老们来了,围观的弟子连忙退到两旁。

  注意到长老们的面色凝重,以为是自己说错了话,赶忙低下头不敢直视。

  其实长老们根本不在乎那些弟子说了什么,他们的目光全集中在仰望天空的赵凌云身上。

  在他们看来,现在的赵凌云脸上仿佛写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八个大字!这绝不能允许!

  身为师伯的殷长松迈步走进小院。

  师弟已经离世,他是这里地位最高的,自然有责任引导这位师弟的孩子。

  这样的天才若投身江湖,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然而天命之人,注定要有所舍弃...望着眼前单纯的师侄,殷长松忽然感到无从开口。

  赵凌云注意到门外聚集了不少围观的弟子和长老们。

  看着神色严肃的殷长松,心中满是疑惑。突破境界不是应该高兴的事情吗?

  “凌云啊,江湖是属于天下人的,也是每个少年的梦想。”

  “只是你拥有天人命格,一旦离开山门……”听到这里,赵凌云已经明白对方的意思。“师伯请放心,我向您保证,这辈子都不会迈出山门一步的。”

  赵凌云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容。

  人们常说,“此地无银三百两”。

  长老们互相看了一眼,从彼此眼中读出了相同的念头:凌云分明是想下山的,只是碍于他们的存在,不愿暴露真实想法罢了。

  殊不知,他的意图早已被偶然路过的弟子传给了他们。

  面对长老们的神情,赵凌云只能无奈一笑,他是真心不想离开山门的。

  殷长松轻轻叹了口气,目光落在一旁的徐龙象身上,在赵凌云和徐龙象之间来回打量。

  他心想,自己的师弟真是好运,但自己也不差。

  黄蛮儿虽然有些憨傻,天赋却相当不错。

  徐龙象察觉到师父的目光,从墙角站起身来,嘴里还含着未咽下的桃子。

  看到师父望向自己,又低头看看手中的桃子,赶紧把手背在身后:

  “师父,您来了……”

  这是他吃过最好吃的水果,要是哥哥在,一定会分享给他。

  可师父对自己也很好……徐龙象纠结着握住桃子,余光不断偷瞄师父。

  殷长松微微点头,眼中带着些许无奈。

  身为长老的他,即便那沾了口水的桃子是天上的仙桃也不会接受的!

  这徒弟什么都好,就是与自己总显得生疏,缺少师徒间的默契。

  反而整天和赵凌云待在一起。

  也好,这样不会学坏。

  等等……这是什么?

  殷长松目光锐利,即使三眼灵猴早已躲到角落,他还是立刻察觉到了异常。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三眼灵猴?

  不单是殷长松,其他长老也发现了这只奇特的生物。

  其他人或许会把它当作普通灵长类动物,但他们深知这种生物未来的潜力。

  这类灵物已有上百年未曾现身。

  今日怎么会出现在赵凌云的院子中?

  “你们看,师叔院里的是不是传说中的灵兽三眼灵猴?”

  “师叔简直是受上天庇佑,像我们,这辈子能突破自在地境就心满意足了……”

  师兄弟们察觉到了一些异常情况。

  他们青城山一贯以修道寻龙为主。

  对于世间珍稀宝物和灵兽草药自然了解较多。

  三眼灵猴这样的稀有异兽,他们曾在典籍中有所耳闻。

  但没想到这种灵兽竟然会在自家师叔的小院里吃桃子。

  众人看向赵凌云的目光更加敬仰。十七岁就达到逍遥天境,太乙狮子诀三天内修炼圆满,还拥有天人命格。

  每一件都足以让人敬佩不已。

  现在又得到灵兽,他的潜力简直难以估量。

  也许将来成为第一人都不算过分。

  “既然你们向往,就应该像你们师伯一样,专心修行,不要被外界干扰。”

  殷长松转身说道。他目光一扫,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凌云,修行路上充满艰辛,难免会感到乏味,这正是考验你意志的时候。”

  殷长松语重心长地叮嘱赵凌云。

  他心中越发不安,这个孩子天赋与机遇兼具,但偏偏不能离开山门。

  江湖已经足够混乱,不能再让凌云卷入其中了。

  在赵凌云多次保证后,殷长松才带着徐龙象离开小院。

  “师兄....”

  徐龙象临走时仍紧握手中的桃子,目光不舍地看着赵凌云。

  “黄蛮儿,你要听师伯的话,好好修炼,下个月再来吃桃子。”

  赵凌云微笑着安抚,徐龙象才跟着殷长松不情愿地离开。

  回去的路上,殷长松满心疑惑。

  青城山的一草一木长老们都十分熟悉,为何会有灵兽出现却无人察觉?

  “会不会是凌云偷偷下山带回的?”

  这个念头浮现在每个长老心头,他们的表情顿时变得严肃。

  “方圆百里内不可能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三眼灵猴这样的灵兽出现前怎么可能毫无征兆?应该不是凌云做的。”

  殷长松挥了挥手,两名弟子立刻明白意图上前一步。

  “从今以后,你们师叔院外日夜派人巡查,有任何异常立刻报告。”

  两人听后恭敬行礼,直到长老们离开才抬起头来。

  “你觉得师叔真的下山了?”

  “别乱猜!师父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师叔下山可是要闹得天翻地的!”

  之后的几天,无论昼夜都有人守候。

  赵凌云每次出门,总有一位青城弟子守在门口,态度恭敬地询问:

  “师叔打算去往哪里?”随即又补充道:“恳请带上我同行。”

  真是奇怪,青城山这么小的地方,难道还担心他会走丢?

  再说,他早已表明过,这辈子都不会离开这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