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龙封卷轴-《签到修仙:我在青城山躺成剑仙》

  二人再度交锋。

  大黄一手抓头,一手抓果子,吱吱叫着,看二人战作一团。

  汁水沾满毛胸,犹不觉意。

  四季更迭,秋去冬藏。

  光阴似箭,转眼岁末。

  天启城中,热闹非凡。

  并非年节将至,而是皇室有大事将临。

  年祀祭典,举国瞩目。

  这一天,朝中权贵皆将齐聚城外天海道场。

  这一天,皇帝必须穿上最为华贵的服饰,披上象征至高权力的明黄袍服,正式出席典礼。

  他身后会跟着四位大太监。

  其中一人手捧尚方宝剑,称为掌剑监,象征北离以武力开拓疆土的意志。

  另一位手捧传国玉玺,是为掌印监,象征萧氏皇族的世代延续。

  第三位手捧青玉香炉,乃掌香监,象征皇室尊崇道佛、德配天地。

  最后一位手握封国大典的册文,是掌册监,象征皇家以德行治理天下。

  四位太监同时现身,意味着场合极其重要。

  这种阵仗,只有在重大典礼或迎接尊贵来客时才会出现。

  如今,四位太监已整装完毕,静静守候在太安殿外,等待明德帝驾临。

  “又是一年过去了。”掌册监瑾玉公公低声叹道。

  其余三人只是淡淡回应,没有多余言语。

  他们都清楚瑾玉话中的意味。

  每年的年祀祭典上,他们都在等待一样东西——龙封卷轴。

  北离建国之初,两位太子接连遭遇不测,死因蹊跷。

  这样离奇的事件,百姓尚且知晓原因,更何况这些宫中老人。

  当年太宗震怒之下,废除太子制度。

  从此之后,皇帝亲笔写下继承人之名,封于卷轴之中,待驾崩之时启封。

  此卷轴以龙章火印封存,内藏真命天子之名,故称“龙封卷轴”。

  每年年祀祭典,一卷交由五大监保管,用以传达先帝遗命;另一卷存于钦天监,象征天命所归。

  前朝曾有一回例外,琅琊王萧若风当场撕毁五大监所持卷轴;而钦天监那一卷,也不知所踪。

  到了当今明德帝一朝,却迟迟不见龙封卷轴现身于五大监与钦天监之中。

  卷轴并非一旦写下就不能更改,前朝皇帝就曾三度更易。然而明德帝迟迟不落笔,已在朝中引发不小争议。

  明德帝子嗣众多,但在朝中封王的仅有两位。

  第一位是白王萧崇,论口碑与才能,堪称帝位最佳人选。可惜双目失明。

  纵观北离乃至前朝历史,女子为帝尚有一人,盲者为帝却从未有过。

  第二位是赤王萧羽,典型的纨绔子弟,声名狼藉。提起此人之名,整个天启城百姓皆惧。

  这样一个人,母亲偏偏是明德帝最宠爱的妃子。

  不过,还有一位王爷未在朝中,而是隐居山林封地。

  他就是永安王萧楚河。

  若说哪位皇子最受皇帝喜爱,恐怕非这位远离朝堂的永安王莫属。

  从“永安”这个封号,便能听出明德帝对其的厚望与宠爱。

  那件事情若不曾发生,十二年后永安王之名定会出现在龙封卷轴之上。

  朝堂之上无人开口,但私底下众臣早已议论纷纷。

  萧楚河即将归来。

  他是明德帝心中最合适的继承人选,远胜白王与赤王。

  倘若他真的归来。

  白王与赤王多年的筹谋,恐怕都将化为泡影。

  只是,他们二人会就此罢休吗?

  白王府内。

  萧崇独坐庭院,手中轻叩石桌,口中哼着无名小调。

  这习惯,他已保持十余年。

  并非他偏爱沉静,而是他是个盲人。

  除了静坐、除了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贵公子,他似乎做不了别的事。

  府外钟声已响三遍。

  文武百官早已出门,年祀祭典即将开始。

  萧崇却仍不急不躁。他素来沉稳,绝不会在年祀祭典上失态奔跑。

  往年此时,他早已经在祭典上手揣衣袖,静静等候。

  但今年,他开口问了:“邵翰,今年父皇会写下名字吗?”

  他望向站在庭院边、手执黑扇的书生。

  邵翰微微摇头,答道:“不会。”

  萧崇轻笑一声,问:“为何?”

  “我听闻,那个人要回来了。”

  “兰月侯虽否认,可传言未必无因。”

  邵翰语气平静:“若陛下真心宠爱他,便不会让他置身险境。”

  萧崇不愿多谈萧楚河,又问:“那其他人的名字呢?”

  邵翰淡淡道:“也不可能。”

  “赤王野心昭然,陛下目光如炬,岂会看不穿?”

  “虽羽翼渐丰,却不得人心。”

  “没有进一步表现前,陛下不会给他机会。”

  “至于王爷你……”

  萧崇似不愿听下去,轻笑打断:“我?呵,瞎子当皇帝,听起来都荒唐。”

  他嘴角含笑,却透着一丝讥讽。

  邵翰神色不变,只道:“未来之事,谁又能说准?”

  “或许王爷的眼疾,有朝一日也能治愈。”

  萧崇仰头望天,天色晴朗,万里无云。

  可他眼中,却是一片灰暗,仿佛永远笼罩着雾气。

  他低语:“希望如此。”

  赤王府。

  萧羽身着蟒袍,金饰银带,意气风发地说道:“出发吧。”

  龙邪略显迟疑:“不等一等?”

  萧羽自信满满:“不必等。”

  “即便风声传开,也改变不了什么。更何况,陛下今日绝不会拿出那卷轴。”

  龙邪疑惑:“可朝中都在议论……”

  萧羽眼神微冷,轻轻挥了挥手,道:“这消息恐怕是兰月侯放出来的。那卷轴上,或许本就写着他的名字。”

  “自北离建国以来,兄终弟及的事情并非没有发生过。”

  天海道场。

  齐天尘与四位天师一同立于高台之上,静候权贵临席。

  也在等候那位最关键之人。

  齐天尘不知为何,心中总有不安,心跳仿佛风中铃铛,摇摆不定。

  他微微张口,语气淡然:“今日天象可有异常?可有隐星出现?”

  身旁的天师连忙答道:“师兄,一切如常。”

  “我们已破开天象迷雾,未见隐星踪迹。”

  齐天尘低声自语:“既如此,为何我心中仍觉不安?”

  太安殿内。

  四大监站姿笔直,如同四杆长枪,一动不动。

  大钟已响五次。

  按往年惯例,待钟声第九次响起时,队伍便会护送皇帝启程。

  然而太安殿的殿门,迟迟未曾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