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签到修仙:我在青城山躺成剑仙》

  白王府中,怒剑仙颜战天表明态度,千金台之宴,他势必要到场。

  白王萧崇虽有不满,但也无力拒绝,只能退一步接受现实。

  而在赤王府内,气氛却截然不同。

  萧羽满脸怒意,狂怒之下将桌上的文房四宝与花瓶尽数砸碎。

  几名侍女惊慌退避,却被他踢倒在地,衣裙上满是脚印。

  “太师董祝真是无耻!”

  “平日里一副中立姿态,说什么不参与朝堂争斗。”

  “可他为何偏偏要赴千金台的宴?”

  “还放话要第一个到场,这不是明摆着支持萧楚河吗?”

  “这老东西上回侥幸逃过一劫,再有下次,我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萧羽面目狰狞,恨不得将董祝当场碎尸万段。

  一名老仆见状,低声劝道:“殿下,现在杀不杀太师已无关紧要。”

  “当初我们想除掉他,是想震慑他人,阻止他们去参加千金台的宴会。”

  “但如今太师没死,宴席也照常举行,杀他反倒没了意义。”

  “老奴以为,不如就此作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老人语气温和,语气中却透着老成持重。

  可这番话落在萧羽耳中,只觉得刺耳至极。

  “你个老东西,闭嘴没人当你是哑巴!”

  “这世道本就是弱肉强食,北离王朝能立国,靠的也是掠夺和杀伐。”

  “我萧羽信奉的是:想要的就要夺来,想杀的就要斩尽杀绝!”

  “你若看不惯我的做法,那就别在我府中待了,去账房领银子,回家养老去吧!”

  萧羽眼神凌厉,语气不容置疑。

  那老仆听后,心中反而松了一口气。

  他拱手一拜,转身朝外走去,脚步坚定,仿佛终于挣脱了束缚。

  而萧羽冷冷看着他的背影,眼神中透出一丝不屑。

  他接过侍从递来的剑,缓缓拔出。

  寒光映面,他嘴角浮现出一抹冷笑。

  赤王萧羽快步冲上前,手中剑锋毫不留情地刺入老人胸口。

  血从伤口喷涌而出,老人眼神惊恐,嘴巴微张,似有话语未及出口,便已无力发声。

  萧羽嘴角泛起冷笑,一脚将老人踹倒在地,随即踩在其胸口。

  “老天都不想让你开口,那就别挣扎了。”

  “安静地死掉,省得自己难受。”

  背叛,是萧羽最不能容忍的事。

  虽早知彼此道不同,但这位老者掌握的信息太关键,绝不能在此时放任他脱身。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收剑入鞘,低声下令:“来人。”

  几个随从迅速靠近。

  “去请义父洛青阳。”

  “天启城,马上就要掀起风雨。”

  “赵凌云竟让他的夫人出面搅局。”

  “这世上,唯有孤剑仙洛青阳能助我登顶。”

  孤剑仙洛青阳,孤守一城寂寞,养出一剑锋芒。

  此人,是当世罕见的强者。

  几名下人点头应命,转身去准备书信。

  忽然,一人傻乎乎地问了一句:“请了洛青阳,那我们还去不去千金台?”

  萧羽眉头一挑,一巴掌甩过去:“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义父还未到天启,现在萧楚河风头正劲,背后还有青城山撑腰,你觉得我们能不去吗?”

  “赶紧准备,等太师董祝一出门,我们也马上出发。”

  天启城内,各方势力早已摩拳擦掌,只等千金台宴席开场。

  但太师董祝迟迟未动,众人也都不敢抢先一步。

  毕竟,这位是朝中清流之首,且亲口放话,萧瑟的宴席,他要第一个到场。

  其实董祝不是不想动,而是太过郑重。

  焚香净手,沐浴更衣,连胡须都细细修整了一番,才在仆从簇拥下出门。

  老头一上街,全城皆动。

  长街之上,车马仪仗缓缓前行,各大势力纷纷紧随其后,朝千金台涌去。

  此时的萧瑟与雷无桀,正站在千金台门前,等待第一位宾客的到来。

  “萧瑟,你说第一个来的是谁?”

  雷无桀一脸茫然,尽管董祝已经说要第一个到,但他总觉得那老头慢条斯理,好像一点也不着急。

  萧瑟听到雷无桀这话,直接翻了个白眼。

  “太师董祝是朝廷的重要人物,他说第一个来,谁敢抢在他前面?那不是自找没趣。”

  “所以现在所有人都在等,等董祝到了,大家才会陆续上门。”

  雷无桀听完,顿时明白过来。

  “原来是这样,那我们俩站在这门口等的,也是那个董祝老头吧?”

  “不是他还能是谁?我们还能等着别人不成?”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话题都围绕着太师董祝。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一辆马车正大模大样地驶入天启城,并停在了最热闹的街区。

  五匹骏马拉着一辆鲜红马车,气派十足地驶入天启城,在闹市停下。

  这一天本就热闹非凡,街上人群熙攘。

  这辆马车一出现,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五匹骏马拉车,这排面,车里的人一定不简单,身家不菲。”

  “光看那马车的红色,就知道不是普通木头做的。”

  “我猜车里坐的一定是位贵公子。”

  “也可能是哪个豪门的老太爷。”

  围观的人议论纷纷,几乎一致认定,车里坐着的不是富豪,就是权贵。

  没想到,车帘突然被掀开,一个年轻人直接走了下来。

  众人眼前一亮。

  走下车的,竟是一位俊朗少年。

  “这么年轻,坐这么豪华的马车,定是身份不凡。”

  “他这个时候来天启城,难道是赴千金台的宴?”

  “可按他这年纪,就算有背景,也未必有多重要。”

  “我看八成是哪家商贾的少爷,来谈生意的。”

  在一片议论声中,沐春风站在马车上,朝人群拱手一礼。

  “各位乡亲,我是江南沐家的小儿子。”

  “此次前来天启城,是为办几件要紧事。”

  “听闻今年大旱,百姓收成困难,地里颗粒无收。”

  “我决定拿出两箱黄金,接济城外的农民,让他们能安心度过这一年。”

  “来人,把这两箱黄金抬出去,分给城里的百姓。”

  沐春风语气淡然,仿佛只是交代了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可他一出手就是两箱黄金,在场众人无不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