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换装-《穿越后!世人皆称我是诗仙》

  众人遂围绕合作框架,就资金投入比例、利润分配具体方式、各方职责范围等细节展开深入讨论。包间内气氛热烈,仿佛能将空气点燃,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自身利益的坚持以及对合作前景的期待。

  钱万贯涨红了脸,那原本圆润的面庞此刻因激动而显得更加通红,双手用力拍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强调道:“这项目投入的资金可不是小数目,从前期筹备到后续运作,哪一步离得开银子?从购买建造四合院的地皮,到聘请工匠、采购材料,哪一项不需要大把的银子往外掏?在利润分配上,钱家无论如何都应占大头,至少五成!”他眼神坚定,紧紧盯着众人,那眼神仿佛在宣告这是钱家绝不能退让的底线。

  李福全不甘示弱,“噌”地一下站起身来,挥动着手臂反驳:“钱兄,话不能这么讲。李家开拓外地市场,要打通各种关系,其中的艰辛岂是旁人能够想象的?为了能让四合院的名声在外地打响,我们不仅要和各地的官府打交道,还要应对错综复杂的江湖势力。商路上危机四伏,说不定哪天就遇到土匪劫道,或者地方恶霸刁难。这利润分配要是过低,实在说不过去。李家起码也得四成!”他言辞恳切,微微喘着粗气,试图让众人理解李家承担的巨大风险。

  历清风轻摇折扇,神色从容却话语坚定:“二位,清风楼负责品质提升与品牌塑造,这可是赋予四合院独特价值的关键所在。若没有清风楼的专业运作,这四合院怎能脱颖而出?从设计独特的建筑风格,到精心策划的宣传推广,哪一样不是清风楼的心血?我们要让四合院不仅是一座房子,更是一种身份与品味的象征。所以,利润分配三成,这是清风楼的底线。”他轻轻摇头,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三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一时剑拔弩张。钱万贯气得胸脯剧烈起伏,李福全眉头紧皱,满脸的不悦,历清风则紧紧抿着嘴唇,眼神坚定。然而,他们心中都明白,合作才能共赢,僵持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毕竟,这个四合院项目的巨大潜力,大家都有目共睹,谁也不想因为一时的利益纷争而错失良机。

  唐小山见状,笑着站起身,他的笑容温和而从容,仿佛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他拿起茶壶,为三人重新添茶,说道:“三位,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这四合院项目取得圆满成功。不如我们换个思路,从整体利益出发,再权衡一下各方的贡献。这项目就如同一场宏大的棋局,我们每一方都是其中重要的棋子,只有相互配合,才能下出一盘精彩的棋局。”

  在唐小山的调和下,众人渐渐冷静下来。钱万贯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李福全缓缓坐下,脸上的怒色也逐渐消退,历清风收起折扇,轻轻放在桌上,三人重新审视彼此的观点。经过一番激烈但又不失理性的讨论,大家终于找到了平衡。

  钱万贯松口道:“罢了罢了,钱家退一步,四成利润。毕竟合作愉快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钱家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把这个项目做好,让它成为桐丘城的骄傲。”他微微叹了口气,虽然做出了让步,但想到合作的前景,心中还是充满了期待。

  李福全也跟着表态:“那李家也让一步,三成五。希望我们携手把这项目做好。李家一定会全力以赴,让四合院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他微笑着看向众人,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团结协作的决心。

  历清风微微一笑:“清风楼也不能过于执着,二成五就二成五。相信我们定能共创佳绩。清风楼会发挥自身优势,为四合院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他自信满满,仿佛已经看到了四合院在清风楼的包装下声名远扬的场景。

  随后,众人又对各方职责范围的细枝末节进行了商讨。明确了钱家在资金管理上的审批流程,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和审批,确保资金使用合理透明;以及在本地推广活动中的主导权,从举办盛大的开盘仪式,到日常的广告宣传,钱家都将负责策划与执行。李家在贸易拓展时,针对不同地区的自主定价权限,根据当地的市场行情和消费能力,灵活调整四合院的价格策略;清风楼在品质把控方面,对建筑材料和工艺的绝对话语权,从挑选最优质的木材、石材,到监督工匠的每一道施工工序,清风楼都将严格把关。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金色的余晖透过窗户,温柔地洒在众人身上,给这场意义重大的商讨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经过数个时辰的唇枪舌剑,合作共赢的大致框架终于初步确定。

  钱万贯兴奋得满脸通红,大声说道:“今日真是收获颇丰,相信我们的合作,必将在桐丘城商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后人谈起,都一笔为之赞叹。我们的名字,也将与这伟大的项目紧紧相连,成为商界的佳话。”他挥舞着手臂,仿佛已经看到了钱家在商界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李福全也笑道:“没错,日后我们携手共进,定能创造更多辉煌。将唐家四合院打造成商界的传奇,让它的声名远扬至四海八荒。我们的合作,将成为商业合作的典范,为后人所传颂。”他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仿佛那商业传奇已然在眼前展开。

  历清风点头,眼中满是期待:“期待我们合作的四合院项目,能成为桐丘城乃至更远地方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人们口中的经典,世代传颂。清风楼也将因参与其中,而更加声名远播。”他微微仰头,仿佛已经感受到清风楼因这项目而声誉日隆。

  唐小山起身,恭敬地向三人拱手道:“感谢三位今日的支持与信任,唐家能有此次合作机遇,实乃幸事。希望我们今后同舟共济,让唐家四合院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我们都能携手克服。让我们共同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众人纷纷起身回礼,脸上洋溢着对未来合作的期待。随后,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众人离开了悦来酒楼。此刻,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唐家四合院在桐丘城乃至更广阔的天地间拔地而起,成为商界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他们的名字,也将与这伟大的项目紧紧相连,载入桐丘城的商业史册,成为激励后人的商业传奇。

  ……

  覃历十六年九月十三。

  清晨,阳光如丝缕般洒落在唐家府邸,给这座古老而庄重的宅院增添了几分生气。斑驳的光影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管家唐贵脚步匆匆,神色中带着一丝欣喜,快步走进唐小山所在的书房。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唐小山正坐在书桌前,专注地看着一本书,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坚毅的轮廓。

  “少爷,唐猛那边传来消息,少爷你让锻打的唐刀、甲胄和羽箭,经过他们二十多日日夜轮班加班加点的锻打,已经全部锻打完成。”管家唐贵微微躬身,向唐小山汇报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这些装备的完成,对于唐家来说,意义非凡。

  唐小山原本专注看书的神情瞬间被惊喜取代,他轻轻合上书本,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决然,感慨道:“这么繁重的任务,真是辛苦他们了!那好,通知唐三,让他派护卫队五十人出山运送装备进山,今日进行换装仪式。”唐小山深知,这些装备将大大提升唐家护卫队的战斗力,为唐家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唐贵领命而去,派人迅速将唐小山的指令传达给唐三。

  唐三得知消息后,立刻在护卫队中挑选了五十名精壮的队员。这些队员们平日里就训练有素,听闻要去执行运送重要装备并参与换装仪式的任务,个个精神抖擞,眼中闪烁着兴奋与自豪的光芒。他们迅速整换上方便行动的便装,在唐三的带领下,朝着唐家锻造工坊进发。

  与此同时,在装备打造地,炉火虽已渐渐熄灭,但空气中仍弥漫着炽热的气息。唐猛站在摆满唐刀、甲胄和羽箭的场地中,脸上满是疲惫却又带着欣慰与自豪。半月来,他与工匠们日夜轮班,盯着熊熊炉火,精心锻造每一件装备。他们的双手被炉火烤得黝黑,脸上也满是汗水和烟灰,但他们从未有过一丝懈怠。如今,看着眼前寒光闪闪的唐刀、坚固厚实的甲胄和整齐排列的羽箭,他知道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唐刀的刀刃在阳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芒,刀身线条流畅,刀柄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不仅美观,而且握持起来更加舒适。甲胄由一块块精心打造的精铁片拼接而成,每一片铁片都经过千锤百炼,坚硬无比,能够有效地抵御敌人的攻击。羽箭的箭杆笔直,箭头尖锐,尾羽整齐,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准度,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

  当唐三带领的护卫队抵达时,唐猛迎了上去。两人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唐猛拍了拍唐三的肩膀,说道:“这些装备可都是我们的心血,一定要安全送到营地。”唐三点头道:“唐猛兄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简单的交接后,众人开始有条不紊地搬运装备。唐刀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马车上特制的防护上,由护卫队员轻轻地稳稳地摆放好,生怕有丝毫磕碰闪失。甲胄则被一件件抬上马车,码放得整整齐齐,每一件甲胄都承载着唐家的期望。羽箭被装入精致的箭筒,再搬上马车,箭筒上刻着唐家的标志,彰显着这些装备的特殊身份。然后最后在最上方盖上护布,码上绳索。

  一切准备就绪,护卫队带着这些凝聚着心血与期望的装备,朝着山中营地进发。他们知道,一场意义非凡的换装仪式正在等待着他们,而唐家的护卫力量,也将因这些精良的装备,迎来一次全新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