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工地,暑气未消。
唐芳端着一个粗瓷大碗,从临时搭建的食堂里走了出来,脸上挂着热情的笑。
“云天,快来尝尝,学生们今天从山里抓来的好东西。”
刘云天放下手里的图纸,跟着她走进那间还散发着油漆味的校长办公室。
一碗乳白色的汤,正冒着滚滚热气。
几只处理干净的石蛙在汤里翻滚,香气浓郁,带着山野独有的鲜美。
“我们桃源村,真是个宝地。”唐芳盛了一小碗递过去,眼神亮晶晶的。
那眼神里,有对未来的憧憬,有对现状的满足,还有一丝刘云天看不懂的、精明的光。
他心头微动,接过汤碗,却没有立刻喝。
“学校的操场还没平整,孩子们的活动器械也还没着落。”唐芳看似不经意地提起,“这些,可都是钱。”
刘云天喝了口汤,汤鲜肉嫩,暖意瞬间从胃里散开。
他看着唐芳,笑了笑:“唐校长这是在点我啊。”
唐芳也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暧昧。
“我可不敢点你刘大老板,”她顿了顿,话锋一转,“我只是觉得,咱们得想办法,让这所学校自己学会‘造血’。”
两人走出办公室,操场上,十几个孩子正排着歪歪扭扭的队形,在一位年轻女老师的带领下,排练着一支简单的舞蹈。
动作笨拙,节奏也踩不准,可那一张张涨得通红的小脸上,却洋溢着最纯粹的快乐。
刘云天看着,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轻轻刺了一下。
他所做的一切,不就是为了守护这份纯粹吗?
“我想在学校里,开设一门劳动教育课。”唐芳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将他从回忆的感动中拉回了现实。
“就从认识我们桃源村的动植物开始。”
刘云天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比如,组织孩子们去山里抓石蛙。”唐芳看着他,那双清澈的眸子里,终于露出了藏不住的、商人的精明。
“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课余生活。抓回来的石蛙,学校可以统一收购,再卖给你的香满楼。”
刘云天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这……”
“你放心,安全问题我来负责,收购的账目也由我亲自管理,保证公开透明。”唐芳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喙。
她看着远处那片渐渐沉入夜色的青山,声音里带着一丝蛊惑。
“这山里的宝贝,可不止石蛙一种。”
刘云天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绝妙的、一本万利的商业模式。
可让这些孩子,成为他商业版图里的一环,他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妥。
唐芳似乎看穿了他的顾虑,没有再逼迫。
她只是转过头,看着他,嘴角缓缓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
夜色渐浓,工地的灯光亮起,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晚上来我宿舍坐坐?”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阵风,清晰地钻进他的耳朵里。
“我们……可以聊聊细节。”
工地的临时食堂里,石蛙汤的热气还在翻滚。
唐芳的眼睛亮得像两颗星星,脸上洋溢着一种理想主义者独有的光彩。
“我已经草拟了一份完整的课程框架。”她将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A4纸推到刘云天面前,“从物种识别、安全捕捞,到最后的烹饪大赛,这是一整套完整的生态体验课!”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情,仿佛已经看到孩子们在山涧溪流里欢笑的模样。
刘云天听着,脸上是发自内心的欣赏。
“唐校长,你真是个人才。”他由衷赞叹,“这个想法太棒了。”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拍板:“资金不是问题,我马上从合作社的账上划拨一笔专项经费,专门用来支持劳动课的建设!”
气氛轻松而融洽,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就在这时,一旁年轻的女老师王思雨弱弱地举起了手。
“唐校长,刘老板,”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劳动课是解决了,可我们的音乐和美术课,还是缺专业的老师。”
刘云天脸上的笑意,微微一滞。
他想起了文工团团长李俊美,想起了那个几乎被他抛在脑后的承诺。
一股不易察觉的愧疚,悄然爬上心头。
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恰在此时,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划破了食堂的热闹。
来电显示,是李俊美。
刘云天划开接听,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清亮又带着几分喜悦的声音。
“刘神医,我感觉身体好多了,想跟您约个时间复诊。”
“另外,”李俊美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您上次提过的艺术课老师,我已经从团里挑了几个最好的。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们见一面?”
刘云天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动作快得甚至带翻了身后的凳子。
“今晚。”他毫不犹豫,语气急切,“我现在就回县城。”
食堂里的喧闹,瞬间安静下来。
唐芳脸上的笑容,缓缓凝固。
她端着汤碗的手,在半空中停顿了一下。
碗里那锅热气腾腾的石蛙汤,仿佛在这一刻,瞬间凉了半截。
“这么晚了……”她下意识地开口,声音很轻,像是在自言自语。
“这件事很重要。”刘云天已经抓起了椅背上的外套,他的心思早已飞到了县城。
他看着唐芳,眼神里带着一丝歉意:“我必须马上去一趟。”
他没有再多解释一句,转身便大步流星地冲了出去。
那脚步匆忙,将一室的温情与暧昧,都毫不留恋地甩在了身后。
唐芳独自一人,将他送到食堂门口。
她看着那辆黑色的奥迪A8亮起车灯,引擎的轰鸣声撕裂夜空,很快便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尽头。
山风吹过,卷起她鬓角的几缕发丝,也吹散了空气中最后一丝石蛙汤的余温。
夜,忽然变得很长。
唐芳端着一个粗瓷大碗,从临时搭建的食堂里走了出来,脸上挂着热情的笑。
“云天,快来尝尝,学生们今天从山里抓来的好东西。”
刘云天放下手里的图纸,跟着她走进那间还散发着油漆味的校长办公室。
一碗乳白色的汤,正冒着滚滚热气。
几只处理干净的石蛙在汤里翻滚,香气浓郁,带着山野独有的鲜美。
“我们桃源村,真是个宝地。”唐芳盛了一小碗递过去,眼神亮晶晶的。
那眼神里,有对未来的憧憬,有对现状的满足,还有一丝刘云天看不懂的、精明的光。
他心头微动,接过汤碗,却没有立刻喝。
“学校的操场还没平整,孩子们的活动器械也还没着落。”唐芳看似不经意地提起,“这些,可都是钱。”
刘云天喝了口汤,汤鲜肉嫩,暖意瞬间从胃里散开。
他看着唐芳,笑了笑:“唐校长这是在点我啊。”
唐芳也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暧昧。
“我可不敢点你刘大老板,”她顿了顿,话锋一转,“我只是觉得,咱们得想办法,让这所学校自己学会‘造血’。”
两人走出办公室,操场上,十几个孩子正排着歪歪扭扭的队形,在一位年轻女老师的带领下,排练着一支简单的舞蹈。
动作笨拙,节奏也踩不准,可那一张张涨得通红的小脸上,却洋溢着最纯粹的快乐。
刘云天看着,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轻轻刺了一下。
他所做的一切,不就是为了守护这份纯粹吗?
“我想在学校里,开设一门劳动教育课。”唐芳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将他从回忆的感动中拉回了现实。
“就从认识我们桃源村的动植物开始。”
刘云天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比如,组织孩子们去山里抓石蛙。”唐芳看着他,那双清澈的眸子里,终于露出了藏不住的、商人的精明。
“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课余生活。抓回来的石蛙,学校可以统一收购,再卖给你的香满楼。”
刘云天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这……”
“你放心,安全问题我来负责,收购的账目也由我亲自管理,保证公开透明。”唐芳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喙。
她看着远处那片渐渐沉入夜色的青山,声音里带着一丝蛊惑。
“这山里的宝贝,可不止石蛙一种。”
刘云天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绝妙的、一本万利的商业模式。
可让这些孩子,成为他商业版图里的一环,他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妥。
唐芳似乎看穿了他的顾虑,没有再逼迫。
她只是转过头,看着他,嘴角缓缓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
夜色渐浓,工地的灯光亮起,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晚上来我宿舍坐坐?”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阵风,清晰地钻进他的耳朵里。
“我们……可以聊聊细节。”
工地的临时食堂里,石蛙汤的热气还在翻滚。
唐芳的眼睛亮得像两颗星星,脸上洋溢着一种理想主义者独有的光彩。
“我已经草拟了一份完整的课程框架。”她将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A4纸推到刘云天面前,“从物种识别、安全捕捞,到最后的烹饪大赛,这是一整套完整的生态体验课!”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情,仿佛已经看到孩子们在山涧溪流里欢笑的模样。
刘云天听着,脸上是发自内心的欣赏。
“唐校长,你真是个人才。”他由衷赞叹,“这个想法太棒了。”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拍板:“资金不是问题,我马上从合作社的账上划拨一笔专项经费,专门用来支持劳动课的建设!”
气氛轻松而融洽,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就在这时,一旁年轻的女老师王思雨弱弱地举起了手。
“唐校长,刘老板,”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劳动课是解决了,可我们的音乐和美术课,还是缺专业的老师。”
刘云天脸上的笑意,微微一滞。
他想起了文工团团长李俊美,想起了那个几乎被他抛在脑后的承诺。
一股不易察觉的愧疚,悄然爬上心头。
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恰在此时,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划破了食堂的热闹。
来电显示,是李俊美。
刘云天划开接听,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清亮又带着几分喜悦的声音。
“刘神医,我感觉身体好多了,想跟您约个时间复诊。”
“另外,”李俊美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您上次提过的艺术课老师,我已经从团里挑了几个最好的。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们见一面?”
刘云天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动作快得甚至带翻了身后的凳子。
“今晚。”他毫不犹豫,语气急切,“我现在就回县城。”
食堂里的喧闹,瞬间安静下来。
唐芳脸上的笑容,缓缓凝固。
她端着汤碗的手,在半空中停顿了一下。
碗里那锅热气腾腾的石蛙汤,仿佛在这一刻,瞬间凉了半截。
“这么晚了……”她下意识地开口,声音很轻,像是在自言自语。
“这件事很重要。”刘云天已经抓起了椅背上的外套,他的心思早已飞到了县城。
他看着唐芳,眼神里带着一丝歉意:“我必须马上去一趟。”
他没有再多解释一句,转身便大步流星地冲了出去。
那脚步匆忙,将一室的温情与暧昧,都毫不留恋地甩在了身后。
唐芳独自一人,将他送到食堂门口。
她看着那辆黑色的奥迪A8亮起车灯,引擎的轰鸣声撕裂夜空,很快便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尽头。
山风吹过,卷起她鬓角的几缕发丝,也吹散了空气中最后一丝石蛙汤的余温。
夜,忽然变得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