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多余的寒暄,简单打过招呼后几人很快重新坐下,与此同时,杨文元也拿到了患者各方面的检查以及病例资料。
根据头部的x线检查结果,患者的左额处显示有大片伪影,显影很淡,看不清伪影具体是什么。
而且体检中没有发现左额处伤口,考虑是肿瘤。
通过腰椎穿刺(从腰部正中线穿针)结果为阴性,表明检查的各项指标未发现明显异常,排除肿瘤可能。
后续还有根据患者自述,右侧头顶曾经受过枪伤,时间是十八年前,当时伤口处未见子弹,初诊医生是按照脑出血进行救治的。
在治疗以及恢复之后,身体没有出现不适。
直到半年之前,患者开始出现莫名的头疼,失眠,耳鸣,记忆力下降,甚至癫痫的情况,所以在医院检查之后发现脑部异物。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
将那些片子看了又看,杨文元好半晌才将视线从片子那边挪到了傅老和那个女孩的方向。
“医生,我小姑的情况怎么样?”一察觉到杨文元看过来的视线,傅暮雪立即开口询问:“她脑子里不会真的有子弹吧,可是那怎么可能啊,子弹怎么可能会在人的脑子里待这么久?”
不仅是傅慕雪,就是傅老最初听说这件事,第一反应也是不可能。
他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目光却转到了杨文元身上。
“检查报告结果来看,应该不会错。”
“事实上,虽然被子弹击中脑部的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但也并非必死无疑,若子弹未伤及重要血管或脑干,人还是有可能长时间存活的。”
说到这里,杨文元停顿了一下,同时从胸前的衣服口袋里取出一支钢笔,一边在患者拍的片子上画圈,一边继续开口解释,“你们看啊,患者当初受伤的位置在这里,子弹右侧斜着打进去,避开了重要血管和脑干,一路形成了一条约10多厘米长的弹道......最后直接嵌入骨头之中,才没有造成进一步的脑损伤。”
有道是,排除掉所有不可能的,剩下的无论看起来多么不符合常理都是真相。
从右到左,一路避开涉及控制人体呼吸心跳的中枢部位,贯通穿过的脑组织也恰好是大脑的非功能区,然后还在里面一“住”就是十几年。
不仅人活得好好的,甚至脑子也没受到影响,不得不说这是一场医学奇迹啊。
“杨主任,那如果手术交给你亲自来做,成功率有几成?”傅老想了想,又说:“事实上,在这里之前我们已经去过好几家医院做检查,但几乎所有医生都说手术成功的几率最多只有三成。”
“四成。”杨文元用手比划了一个数字四,对傅老说道:“患者情况并不乐观,以我的能力,我大概能有四成把握,再多就不行了。”
“你们考虑考虑吧,不过最好尽快做决定,时间拖得越久,手术成功率越低。”
毕竟是多年前射\/入颅骨的子弹,十多年后取出谈何容易?!
仅仅是脑子那个地方的子弹就特别棘手,且考虑时间久远,子弹可能会被脑部组织包裹或者粘连,那情况就更困难了。
更别提子弹毕竟是金属,会腐朽,稍微不慎便随时可能会破碎散落,增加手术复杂性。
更何况患者工作特殊,长期劳心劳累的各种小毛病堆积在一起,身体状况着实不太好,谁也不能保证手术期间会不会出现其他突发状况,可以说这个手术杨文元能给四成的手术成功率已经是高估了的,其实真要是在手术期间出现突发状况,那么他认为手术到时候的成功率恐怕最多只有两成半左右。
来西京医院,就是冲着杨文元“神经外科一把刀”的身份,现在连他都只有四成成功率,傅老的脸色变得愈加凝重起来。
“真的没……”傅老还想说点什么,却被旁边冒出的一个声音给打断了:“那,我们如果请苏医生的话,是不是能多两分把握?”
“苏医生?”傅老愣了愣。
“对啊爷爷,其实这次能知道小姑她脑子里有东西,就是苏医生提醒的......”提到那天的事傅暮雪就忍不住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
“我当初想请她跟我们一起回来,但是苏医生当时有其他病人要照顾,就拒绝了。”
把脉把出脑子里的东西,几根针就能治疗癫痫?
这操作,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啊。
杨文元和沈院长对视一眼,得,没跑了,绝对是她!
还真是老话说的好,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原本以为情况糟糕,这也没那么糟糕嘛。
“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不早说!”看着孙女一脸无辜的表情,傅老有点头疼,随即又思考片刻,这才转头看向杨文元他们,问:“沈院长,杨主任,请问这位苏医生现在......?”
“是这样的傅老,苏医生是我们医院的特需专家,平时是不坐诊的。”沈院长解释了一句,“如果要找她,我得先联系一下,问问她那边的时间才行。”
杨文元也开口建议道,“苏医生擅长中医,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前一阵她还成功做完了一台心脏搭桥手术,是我们国内首例心脏搭桥手术,患者术后也是苏医生帮忙调理的,恢复得非常好。要是她真能来会诊,确实能增加几分成功率。”
杨主任是这方面的一把刀,他能这么说必定是有过想法的。
“好好好,那今天就先这样,麻烦两位尽快联系一下这位苏医生,我明天就安排我女儿过来。”傅老站起身,伸出手。
沈院长和杨文元也站起身,同傅老握了握手。
“您放心,我们会尽力的。”
另一边,傅老急匆匆地走出办公室,立即就找人去打听那位苏医生的信息了。
一小时之后,傅老便拿到了资料。
根据头部的x线检查结果,患者的左额处显示有大片伪影,显影很淡,看不清伪影具体是什么。
而且体检中没有发现左额处伤口,考虑是肿瘤。
通过腰椎穿刺(从腰部正中线穿针)结果为阴性,表明检查的各项指标未发现明显异常,排除肿瘤可能。
后续还有根据患者自述,右侧头顶曾经受过枪伤,时间是十八年前,当时伤口处未见子弹,初诊医生是按照脑出血进行救治的。
在治疗以及恢复之后,身体没有出现不适。
直到半年之前,患者开始出现莫名的头疼,失眠,耳鸣,记忆力下降,甚至癫痫的情况,所以在医院检查之后发现脑部异物。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
将那些片子看了又看,杨文元好半晌才将视线从片子那边挪到了傅老和那个女孩的方向。
“医生,我小姑的情况怎么样?”一察觉到杨文元看过来的视线,傅暮雪立即开口询问:“她脑子里不会真的有子弹吧,可是那怎么可能啊,子弹怎么可能会在人的脑子里待这么久?”
不仅是傅慕雪,就是傅老最初听说这件事,第一反应也是不可能。
他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目光却转到了杨文元身上。
“检查报告结果来看,应该不会错。”
“事实上,虽然被子弹击中脑部的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但也并非必死无疑,若子弹未伤及重要血管或脑干,人还是有可能长时间存活的。”
说到这里,杨文元停顿了一下,同时从胸前的衣服口袋里取出一支钢笔,一边在患者拍的片子上画圈,一边继续开口解释,“你们看啊,患者当初受伤的位置在这里,子弹右侧斜着打进去,避开了重要血管和脑干,一路形成了一条约10多厘米长的弹道......最后直接嵌入骨头之中,才没有造成进一步的脑损伤。”
有道是,排除掉所有不可能的,剩下的无论看起来多么不符合常理都是真相。
从右到左,一路避开涉及控制人体呼吸心跳的中枢部位,贯通穿过的脑组织也恰好是大脑的非功能区,然后还在里面一“住”就是十几年。
不仅人活得好好的,甚至脑子也没受到影响,不得不说这是一场医学奇迹啊。
“杨主任,那如果手术交给你亲自来做,成功率有几成?”傅老想了想,又说:“事实上,在这里之前我们已经去过好几家医院做检查,但几乎所有医生都说手术成功的几率最多只有三成。”
“四成。”杨文元用手比划了一个数字四,对傅老说道:“患者情况并不乐观,以我的能力,我大概能有四成把握,再多就不行了。”
“你们考虑考虑吧,不过最好尽快做决定,时间拖得越久,手术成功率越低。”
毕竟是多年前射\/入颅骨的子弹,十多年后取出谈何容易?!
仅仅是脑子那个地方的子弹就特别棘手,且考虑时间久远,子弹可能会被脑部组织包裹或者粘连,那情况就更困难了。
更别提子弹毕竟是金属,会腐朽,稍微不慎便随时可能会破碎散落,增加手术复杂性。
更何况患者工作特殊,长期劳心劳累的各种小毛病堆积在一起,身体状况着实不太好,谁也不能保证手术期间会不会出现其他突发状况,可以说这个手术杨文元能给四成的手术成功率已经是高估了的,其实真要是在手术期间出现突发状况,那么他认为手术到时候的成功率恐怕最多只有两成半左右。
来西京医院,就是冲着杨文元“神经外科一把刀”的身份,现在连他都只有四成成功率,傅老的脸色变得愈加凝重起来。
“真的没……”傅老还想说点什么,却被旁边冒出的一个声音给打断了:“那,我们如果请苏医生的话,是不是能多两分把握?”
“苏医生?”傅老愣了愣。
“对啊爷爷,其实这次能知道小姑她脑子里有东西,就是苏医生提醒的......”提到那天的事傅暮雪就忍不住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
“我当初想请她跟我们一起回来,但是苏医生当时有其他病人要照顾,就拒绝了。”
把脉把出脑子里的东西,几根针就能治疗癫痫?
这操作,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啊。
杨文元和沈院长对视一眼,得,没跑了,绝对是她!
还真是老话说的好,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原本以为情况糟糕,这也没那么糟糕嘛。
“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不早说!”看着孙女一脸无辜的表情,傅老有点头疼,随即又思考片刻,这才转头看向杨文元他们,问:“沈院长,杨主任,请问这位苏医生现在......?”
“是这样的傅老,苏医生是我们医院的特需专家,平时是不坐诊的。”沈院长解释了一句,“如果要找她,我得先联系一下,问问她那边的时间才行。”
杨文元也开口建议道,“苏医生擅长中医,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前一阵她还成功做完了一台心脏搭桥手术,是我们国内首例心脏搭桥手术,患者术后也是苏医生帮忙调理的,恢复得非常好。要是她真能来会诊,确实能增加几分成功率。”
杨主任是这方面的一把刀,他能这么说必定是有过想法的。
“好好好,那今天就先这样,麻烦两位尽快联系一下这位苏医生,我明天就安排我女儿过来。”傅老站起身,伸出手。
沈院长和杨文元也站起身,同傅老握了握手。
“您放心,我们会尽力的。”
另一边,傅老急匆匆地走出办公室,立即就找人去打听那位苏医生的信息了。
一小时之后,傅老便拿到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