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玉郎今日去临县接二妹回娘家,刚进城马车就被人拦下来。
他打开车帘一瞧,原是琥珀拦的。
琥珀从普光寺出来就跑到城门来等他。
她将前因后果一说,颜玉郎唬得心头猛跳,竟不知娥凰发生这等凶险之事。
他让琥珀先领着二妹回颜家,自己则马不停蹄赶去了摄政王府。
摄政王府的守卫原不让他进去,是他硬闯进去的。
上了马车,颜玉郎又重新打量了娥凰一遍,紧张道:“他可有为难你?”
娥凰不愿他再为自己伤神,摇一摇头道:“没有。”
“那额头上的伤——”
“不是他弄的。”
娥凰语气极快,又重,反倒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颜玉郎也不与她争辩,对着她温柔一笑,手指似有似无拂过她的脸颊,却在脖颈间一滞。
那如羊脂白玉般的脖颈上,有几枚泛着珊瑚粉的淤痕,似蛛网悬在那,在衣衫领口若隐若现。
颜玉郎目光骤然变冷,冷得像九天玄冰一般,激起无数锋芒碎冰。
转瞬又消失不见,眼中一如以往温柔。
“对不起,每次你有危险,我都不在你身边。”他轻轻吹了吹娥凰额头受伤的地方。
这样近的距离,能闻到他身上薄荷香的味道。
他从读书起,就习惯了闻薄荷的味道,每每读书困倦之时,闻上一闻,就能醒脑清神。
即便后来为官,身上的香囊里依旧装着薄荷。
娥凰却不习惯他这样突然的亲近,微微拉开距离,她劝他不要自责,“和你有什么关系呢?别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扯,也不嫌累。”
她嗔着瞪他一眼。
颜玉郎笑得阔朗,“没办法,天生操心的命。”他眼神饱含深情,“可我一点都不觉得累。”
瞩着她的眼神渐渐凝重,“娥凰,我们离开京城吧。”
离开京城,离那个人远远的。
去一个没有那个人的地方,时间长了,娥凰的心里终会有他。
娥凰脸上的表情微微一凝,他继续道:“过些日子我会向朝廷申请外调,到时候我们离开京城好不好?”
离开京城?
娥凰心有所动。
这是她心之所望。
可——
我们?
“好是好。”娥凰迟疑着,“可你的前程呢?”
“十年寒窗苦读,一步步走到今天,这其中的艰难险阻,只怕只有你自己知道。况且,先帝对你委以重任,你应当做的是留下来辅佐新帝,造福百姓——”
颜玉郎摇一摇头,自嘲道:“如今朝廷上有摄政王,我,早已无足轻重。”
最近他提出的治国方案,都被摄政王一一驳回,或许正因为如此,他竟然有种意兴阑珊的感觉。
人生,不过是黄粱一梦,功名利禄也不过是过眼云烟,人生最重要的,应该是珍惜眼前人。
“以前,我是觉得功名利禄很重要,可现在,却觉得也没那么重要了。”
有些事,一经对比,就有了高下。
他眼中的深情款款,让人难以忽视。
娥凰错看眼睛,目光落在他高束的莲花簪上,“以你的经世治国之才,留在皇帝身边辅佐,才大有可为。”
不是她吹嘘颜玉郎,是他确实有才学。
这几年,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都是因为宇文桀推行了他的改革方案,使商人互市,农民有田,不但大大提高了朝廷的财政收入,也让百姓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傻瓜,难道安居一隅,造福一方百姓,就不是大有可为了?”颜玉郎笑着反问她。
“只要我能为百姓办事,就算不辜负先帝。”
他声音清朗,如涓涓流水的泉水,听着都觉得舒服安稳。
娥凰一噎,竟无力反驳,她垂下眼眸,默默道:“你别忘了,还有两个多月你就娶朝华郡主了。”
即便他不愿,但那是太皇太后的圣旨,不可违背。
闻言颜玉郎面色一黑。
想起那日进宫叩谢太皇太后的情景,她虽然面有憔悴,可余威仍在。
一双眉毛斜眉入鬓,浑浊的双眼骤然变得清明而锐利。
“你想抗旨悔婚?”
他叩首在地,发出闷闷的声音,“微臣无才无德,实在配不上朝华郡主,求太皇太后收回成命。”
他想了一夜,终于还是鼓起勇气说了出来。
他记得娥凰决然的眼神,他知道,如果他真的娶了朝华郡主,娥凰就会离开。
他不想,也不愿,更不能让她离开!
“无才无德?”太皇太后抬手扶一扶她隆重的发髻,似笑非笑道:“颜大人过谦了,先帝生前可是很器重你的。你若无才无德,不是说先帝有眼无珠吗?”
他抬眼看向那个左右了先帝一生的女人,已经衰老的容颜被厚厚的脂粉掩盖,却掩盖不住她的野心。
即便如今新帝登基,朝廷稳固,她的野心仍旧燎着不灭的火焰。
他自然明白,她的赐婚不仅仅是为了朝华郡主的心愿,也是对他的一种拉拢。
他字字真切,“微臣已有发妻,臣不能对不起她。”
她却突然收敛笑意,犀利的目光几乎将人穿透,“那你是想让她做你的妾室,还是当一个死人?”
有嚯嚯的风漫上他冰凉的脊梁,冰得他牙齿抖瑟,短暂的静默后,他额头重重落在地上,沉闷一声,“多谢太皇太后赐婚。”
回忆将时间拉长,拉在颜玉郎个娥凰之间,像一根细细的线,隔开了将人的距离。
马车徐徐前行,车辕上的风铃偶尔轻晃,发出清脆的响声,激起一只落在车顶上的麻雀。
颜玉郎的声音几乎淹没在风铃之下,“娶不娶得成还两说呢。”
娥凰拧眉瞅他,“什么去不去?”
他轻轻一笑道:“乞巧节快到了,今年是开市通商的第一年,京城一定热闹非凡,你不是喜欢看花灯吗?到时候一起去好不好?”
开市通商,即京城之外的商人也可以在乞巧节前后到京城买卖交易。
这之前朝廷是不准许的。
今年是第一年,可以想象届时会有多少商人汇集京城。
娥凰突然想起上一世乞巧节那日发生的事,她笑容如春色晓破,颔一颔首,“好。”
他打开车帘一瞧,原是琥珀拦的。
琥珀从普光寺出来就跑到城门来等他。
她将前因后果一说,颜玉郎唬得心头猛跳,竟不知娥凰发生这等凶险之事。
他让琥珀先领着二妹回颜家,自己则马不停蹄赶去了摄政王府。
摄政王府的守卫原不让他进去,是他硬闯进去的。
上了马车,颜玉郎又重新打量了娥凰一遍,紧张道:“他可有为难你?”
娥凰不愿他再为自己伤神,摇一摇头道:“没有。”
“那额头上的伤——”
“不是他弄的。”
娥凰语气极快,又重,反倒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颜玉郎也不与她争辩,对着她温柔一笑,手指似有似无拂过她的脸颊,却在脖颈间一滞。
那如羊脂白玉般的脖颈上,有几枚泛着珊瑚粉的淤痕,似蛛网悬在那,在衣衫领口若隐若现。
颜玉郎目光骤然变冷,冷得像九天玄冰一般,激起无数锋芒碎冰。
转瞬又消失不见,眼中一如以往温柔。
“对不起,每次你有危险,我都不在你身边。”他轻轻吹了吹娥凰额头受伤的地方。
这样近的距离,能闻到他身上薄荷香的味道。
他从读书起,就习惯了闻薄荷的味道,每每读书困倦之时,闻上一闻,就能醒脑清神。
即便后来为官,身上的香囊里依旧装着薄荷。
娥凰却不习惯他这样突然的亲近,微微拉开距离,她劝他不要自责,“和你有什么关系呢?别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扯,也不嫌累。”
她嗔着瞪他一眼。
颜玉郎笑得阔朗,“没办法,天生操心的命。”他眼神饱含深情,“可我一点都不觉得累。”
瞩着她的眼神渐渐凝重,“娥凰,我们离开京城吧。”
离开京城,离那个人远远的。
去一个没有那个人的地方,时间长了,娥凰的心里终会有他。
娥凰脸上的表情微微一凝,他继续道:“过些日子我会向朝廷申请外调,到时候我们离开京城好不好?”
离开京城?
娥凰心有所动。
这是她心之所望。
可——
我们?
“好是好。”娥凰迟疑着,“可你的前程呢?”
“十年寒窗苦读,一步步走到今天,这其中的艰难险阻,只怕只有你自己知道。况且,先帝对你委以重任,你应当做的是留下来辅佐新帝,造福百姓——”
颜玉郎摇一摇头,自嘲道:“如今朝廷上有摄政王,我,早已无足轻重。”
最近他提出的治国方案,都被摄政王一一驳回,或许正因为如此,他竟然有种意兴阑珊的感觉。
人生,不过是黄粱一梦,功名利禄也不过是过眼云烟,人生最重要的,应该是珍惜眼前人。
“以前,我是觉得功名利禄很重要,可现在,却觉得也没那么重要了。”
有些事,一经对比,就有了高下。
他眼中的深情款款,让人难以忽视。
娥凰错看眼睛,目光落在他高束的莲花簪上,“以你的经世治国之才,留在皇帝身边辅佐,才大有可为。”
不是她吹嘘颜玉郎,是他确实有才学。
这几年,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都是因为宇文桀推行了他的改革方案,使商人互市,农民有田,不但大大提高了朝廷的财政收入,也让百姓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傻瓜,难道安居一隅,造福一方百姓,就不是大有可为了?”颜玉郎笑着反问她。
“只要我能为百姓办事,就算不辜负先帝。”
他声音清朗,如涓涓流水的泉水,听着都觉得舒服安稳。
娥凰一噎,竟无力反驳,她垂下眼眸,默默道:“你别忘了,还有两个多月你就娶朝华郡主了。”
即便他不愿,但那是太皇太后的圣旨,不可违背。
闻言颜玉郎面色一黑。
想起那日进宫叩谢太皇太后的情景,她虽然面有憔悴,可余威仍在。
一双眉毛斜眉入鬓,浑浊的双眼骤然变得清明而锐利。
“你想抗旨悔婚?”
他叩首在地,发出闷闷的声音,“微臣无才无德,实在配不上朝华郡主,求太皇太后收回成命。”
他想了一夜,终于还是鼓起勇气说了出来。
他记得娥凰决然的眼神,他知道,如果他真的娶了朝华郡主,娥凰就会离开。
他不想,也不愿,更不能让她离开!
“无才无德?”太皇太后抬手扶一扶她隆重的发髻,似笑非笑道:“颜大人过谦了,先帝生前可是很器重你的。你若无才无德,不是说先帝有眼无珠吗?”
他抬眼看向那个左右了先帝一生的女人,已经衰老的容颜被厚厚的脂粉掩盖,却掩盖不住她的野心。
即便如今新帝登基,朝廷稳固,她的野心仍旧燎着不灭的火焰。
他自然明白,她的赐婚不仅仅是为了朝华郡主的心愿,也是对他的一种拉拢。
他字字真切,“微臣已有发妻,臣不能对不起她。”
她却突然收敛笑意,犀利的目光几乎将人穿透,“那你是想让她做你的妾室,还是当一个死人?”
有嚯嚯的风漫上他冰凉的脊梁,冰得他牙齿抖瑟,短暂的静默后,他额头重重落在地上,沉闷一声,“多谢太皇太后赐婚。”
回忆将时间拉长,拉在颜玉郎个娥凰之间,像一根细细的线,隔开了将人的距离。
马车徐徐前行,车辕上的风铃偶尔轻晃,发出清脆的响声,激起一只落在车顶上的麻雀。
颜玉郎的声音几乎淹没在风铃之下,“娶不娶得成还两说呢。”
娥凰拧眉瞅他,“什么去不去?”
他轻轻一笑道:“乞巧节快到了,今年是开市通商的第一年,京城一定热闹非凡,你不是喜欢看花灯吗?到时候一起去好不好?”
开市通商,即京城之外的商人也可以在乞巧节前后到京城买卖交易。
这之前朝廷是不准许的。
今年是第一年,可以想象届时会有多少商人汇集京城。
娥凰突然想起上一世乞巧节那日发生的事,她笑容如春色晓破,颔一颔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