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乱世生存情与利-《扫元》

  青阳站东南,五都村外。

  一辆马车安静地停在道旁,马儿被主人解开了辕套,正在田埂上,悠闲地啃着零星的半枯苜蓿,不时打个响鼻。

  远处,胡氏坡田,年仅九岁的胡德清趴在地上,看着地窖中父亲在粮缸的粮食上面铺上厚纸,又撒上一层石灰。

  “爹,几个地窖加起来也就六十石粮食,俺们干嘛不挖个大地窖。”

  胡大海已经给最后一粮缸盖好盖子,爬出地窖。

  “挖个大地窖,要是让贼人、官军找到地窖,不就全没了?”

  胡德清虽然年少,但自幼耳濡目染,早就知道世道不宁,刀兵一起,无论官、贼都会征粮拉壮丁,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六十石粮也吃不了多久,俺们干嘛不多藏些粮?”

  胡大海拍着三郎的肩膀,神色凝重地道:

  “眼瞅着就要过兵了,藏几十石粮食,也只是防着有个万一应个急。真打起大仗,乡下也不安宁,胡氏上下百多口,一旦卷入战事,藏再多粮也都没用。”

  天色不早,胡大海说罢,就抡起铁锹,给地窖填土。

  胡德清也抓起一旁的锄头,跟着推土,只是年龄还小身量不足,锄头又重,没推几下就憋得小脸通红。

  “哈哈哈,好了。你歇会,把箩筐搬上车,套好马,爹一会忙完就回家。”

  胡大海填完了土,又把地窖周边的田土都松了松,换不同角度都看了一遍,确定不会轻易被人发现端倪,正待起身,忽然听到北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两名骑兵,看服饰好似两日前过去的官军,但皆无盔无旗,行色颇有些仓惶。

  溃兵!

  三郎还在车上,胡大海心中焦急,扛起锄头就朝马车跑去。

  来者正是青阳站溃兵,其中一匹马屁股上还插着箭矢,逃跑中不断冒着鲜血,骑士正担心坐骑伤重逃不远,忽见道旁停着马车,当即直奔这边而来。

  胡德清倒是灵醒,听到马蹄声急速靠近,就跳下了车一骨碌滚进道旁的田沟中。

  因视角受限,胡大海没发现三郎已经藏了起来,仍心急如焚地跑向马车。

  其人身长六尺有余,骨架甚大,速度惊人。

  溃兵本有些游疑,待离得稍近些,才见此人面庞黝黑,粗布衣上沾满泥土,肩上还扛着锄头,白瞎这大长身材,却是个见到乱兵都不知道避的夯庄户。

  “你的马?”

  “不、不。回军爷,是俺东家的。”

  胡大海面相憨厚,说话间点头哈腰,眼神中夹杂着三分谄媚七分畏惧,更加做实了溃兵对他身份的猜测。

  伤马骑士看了一眼胡大海手中的锄头,跳下马,道:

  “嘿嘿,你东家有福了,爷拿这匹上好战马换他的挽马。”

  “诶,这,这怎使得。”

  那骑士见胡大海苦着脸,骂道:

  “庄户人家,不识孬好!若是往日,便是十匹挽马也休想换咱这良驹。”

  “车,车——”

  “哈哈哈,你这夯货,爷急着赶路,要你车做甚?”

  骑士笑罢,就去解辕套。

  其同伴注意到胡大海的目光在车上箩筐短暂停留,疑筐内有财货,当即举枪去挑,忽听背后破风声响。

  嘭——

  解辕套的骑士难以置信地看着同伴被锄头敲晕,尚不及反应,那锄头便如流星般朝其面门呼啸而来。

  嘭!

  瞬间秒掉两个溃兵,胡大海立即扑上马车,扒拉箩筐。

  “三郎!”

  “爹,俺在沟里,俺没事。”

  ……

  虹县西郊。

  历经艰险的楮兰站留守人员终于赶到,石山亲自出城相迎。

  “三哥!”

  “老五!”

  李武因皮糙脸黑有些显老,可毕竟只有十八岁,这些天竭力维持队伍,所受的压力极大,老远就下了马,一路小跑着扑入三哥的怀里,声音都有些哽咽。

  “狗日的萧县佬想杀光俺们,要不是韩兄弟,俺都见不到三哥了。”

  孙逊接上李武后,就立即派信使返回虹县,向石山汇报了灵璧之事,其人则继续前往灵璧,找薛显讨要被扣留的老弱。

  石山拍着李武的后背,安慰道:

  “你没事,就都不是事!好了,薛显那边,我自有理会。骑队如今加起来近两百人,你可得给我抓牢了!”

  “俺,俺听三哥的!”

  “好!”

  李武身后,队伍最前的陈诚、韩成和一名胖大道人也都下了马,正缓步走来。

  石山上前,用力握住陈诚的手。

  “老陈,患难见人心,你不负我,我必不负你!废话不多说,县中政务庞杂,你要尽快上手。”

  陈诚受胁迫才造反,本不是很受石山待见,途中也一度想要放弃,夜半惊醒时骂自己软弱,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坚持下来的。

  但此刻得到石山的承诺,又感觉一切付出都值了,心中激动却难以言表。

  “千户!”

  石山拍了拍陈诚的肩膀,重重地点了点头,这才转过身,看向韩成。

  “韩成见过千户!”

  石山一把扯起想要行大礼的韩成,赞道:

  “韩兄弟果真信人!”

  当日,韩成在灵璧县领了安家粮,一路现身说法,大肆宣扬红袍军仁义,竟吸引了三人追随,另有十数人约定待其返程就一起投军。

  等韩成回村安顿了家小,招募同乡再次进入灵璧县时,同伴已近五十人。

  不同于已经授官职的陈诚,韩成辗转数百里拉人投军的事迹本就是最好的宣传,途中遇到身穿红袍的李武等人落难,毫不犹豫伏击灵璧红巾军,更证明了其忠诚。

  于公于私,石山都不能不赏。

  “三营已残,正需重建,韩兄弟可愿屈就三营指挥使之职?”

  “谢千户抬举!小———末将以后就是千户的狗马!”

  “哈哈哈!”

  石山的目光,最后落到了韩成身旁的胖大道人身上。

  此人道号朴道人,本是滁州山中一观主。

  世道不宁,观中香火日渐稀少,朴道人便关了道观,云游四方,遇到韩成等人,对红袍军豪杰石山心生向往,请其代为引荐。

  途经灵璧县城,朴道人认为韩成等人动静太大,易被城中义军刁难,建议绕路,其后伏击灵璧追兵之计,也是出自其人之手。

  石山对朴道人的了解只有这些,不宜贸然授予实职,但其慕名来投,还立有功劳,李武三人皆有任用,也不能厚此薄彼。

  “大战将起,军中正缺智谋之士,真人可愿为我参谋军事?”

  朴道人手中拂尘一甩,爽快应道:

  “那贫道就却之不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