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412捷报频传!-《蚂蚁爆电开始,我开电厂供电全球》

  很快,随着哲通的大动作各路新闻媒体也开始发力。

  这倒也不是林哲安排人去宣传买些媒体通稿什么的。

  就是因为哲通的影响力在欧陆已经开始展现。

  因为这一次哲通的扩张步伐几乎涵盖欧陆的各大城市。

  龙国电力席卷欧陆。

  这是不少媒体的标题。

  一些媒体在分析哲通的进驻会对本土电业造成毁天灭地的打击。

  但也有媒体冷静分析。

  哲通的入驻会给当地带来洁净、环保的电力。

  并且几乎不会对当地原有从业者的就业造成破坏,都会悉数大部分吸收进入哲通体系。

  另外因为哲通对服务的要求高出不少。

  反而就业岗位会不降反升,这对欧陆也是一种经济提升。

  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媒体站在各路人马立场上的都有。

  但当地的民众会用脚投票,他们会选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哲通的电力足够稳定。

  并且符合大部份人对于环保概念的需求,这是其他电力公司提供不了的潜在价值。

  另外哲通的服务在欧陆就是冠绝全场的存在。

  一旦家里出现电力问题,一个电话打过去二十四小时内都会有客服接听。

  接着就会迅速安排专人专车上门服务,这一切都会在半个小时内完成,哪怕住的远一点也会在一个小时内到达。

  这是其他公司完全做不到的。

  相比国内,哲通在欧陆的安排和发展规划也是完成了“本土化”。

  像是客服中心,哲通在国内的客服中心直接设置在了权河。

  算是为自己的家乡谋福利,现在已经提供了超过一万人的工作岗位在权河。

  客服中心也为当地带去了巨大的经济效应。

  这几乎就能涵盖全国百分之八十地区的客服人员。

  剩下的也是专项设置,比如在藏省的会设置一些说当地方言的客服人员,包括疆省也是。

  甚至一些小地方,因为语种问题都会设置本地人员。

  这是人性化的地方。

  但因为毕竟国内这么大的地方普通话就能覆盖大部分的应用场景。

  可欧陆可就复杂了一点。

  这么多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语种,还夹杂着方言。

  另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让当地官方满意。

  要是把本能提供给当地的工作岗位集中在别的地方,当地肯定不会满意。

  再加上欧陆可没有林哲的家乡,林哲用不着“偏心”。

  所以哲通在欧陆还是比较“碎片化”的“去集中化”。

  基本上每个地方都设置了当地的客服中心和服务团队。

  小一点的镇子,四五个甚至七八、十几个可能共用一个哲通“出车点”,就像是消防机构。

  大一点的城市里面,每一个片区都有哲通的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承担“客服”、“紧急电力维修”的各种任务。

  这为当地社区提供了极高效率的供电服务。

  并且在营销烧钱的路上哲通也没停下脚步。

  欧陆目前无论大小球场,基本上不说百分百,但也至少覆盖了一半。

  一半的球队都拿到了哲通电力的赞助。

  这些赞助为球队带去了资金,也为哲通在当地社区赢得了赞誉。

  这让哲通在当地业务的开展非常的顺利。

  这些球队忠实的当地球迷就会是第一批来支持哲通电力的人们。

  ……

  从欧陆行动开始的一个月以来各项数据一直在更新。

  今天早上已经送到了林哲在滨海的办公桌上。

  百分之八点六的市场占有率。

  这已经高的吓人了,在在哪儿到哪。

  要是一年以后这个数字不知道还会涨成什么样子。

  林哲是很满意的。

  放下这份数据报告,美陆那边也是传来捷报。

  现在哲通正在大局扩张进行全球化的进程,美陆那边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突破百分之三十五。

  这也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好消息。

  相比其他地方,美陆的工作推进起来就更复杂了一点。

  因为各种原因。

  所以这么两年了才到如今这一地步,但林哲也很满意。

  按照这个进度今年至少能拿到一半的市场。

  另外非洲也没闲着,哲通现在在非洲的几个大城市里已经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本土自然不用多说,包括南下的进程一直在继续。

  南亚区域的哲通厂区正在建设当中。

  现在的哲通,就规模来说那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电力企业。

  想到这一点林哲也是不由得的笑了出来。

  当初自己的目标还是进入国内前三,冲击国内第一电力企业的位置。

  谁知道这个目标不知不觉的甚至在自己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就达成了。

  按照这个势头,自己的环保电力将会未来能源市场的主流。

  ……

  想到这一点林哲起身离开办公桌。

  点起一支香烟看着高楼下的景色。

  别说,这里确实不错。

  但也许该换个地方了,搬进市中心的CBD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里可以继续作为总部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是技术层面和功能层面的东西。

  至于文职方面的工作确实可以迁移一下。

  这样一是可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提前清场一部分,空出地方来发展总部。

  另一方面可以让哲通再次走向“台前”。

  毕竟这里虽然很好,但办公楼也就中规中矩的一栋大楼,没什么亮点。

  林哲想让未来的哲通总部大楼也成为一栋地标性的建筑。

  坐落在浦江江畔,造型一点不能太普通了。

  一定要好看,足够出彩。

  想到这里林哲直接做出了决定,买地盖楼!

  不过这玩意儿可不能像一些土豪一样拿钱砸,修的不是越大越好越高就越好。

  设计必须出彩,为此设计费多出一点都没关系。

  ……

  按下办公桌上的按钮,很快张雨靓就来到了门口。

  “林总,您有什么吩咐?”

  “找几个最顶级的设计所,国内国外的都行,汇总出来给我看看。”

  “好的。”

  听到这个消息张雨靓并不震惊。

  作为哲通的一员,她认为这是迟早的事情。

  她猜的出来。

  毕竟集团的厂区设计都是一直有固定的合作团队,现在新找无非是整个“大的”出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