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不速之客-《复读一年,你攒了7个前女友?》

  林沐雪却像是完全没有察觉到白若冰语气中的不友善和排斥。

  “白老师早。”

  林沐雪微笑,笑容完美得近乎滴水不漏,“我对项目的方向非常感兴趣。”

  “冒昧前来,是希望能有机会加入这个优秀的团队。”

  “如果可以的话,贡献一点我个人的微薄力量。”

  她的姿态放得很低,但语气中的自信却丝毫不减。

  “贡献力量?”白若冰重复了一遍,尾音微微上扬。

  她的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冷笑。

  “林大会长,您可是学生会的掌舵人,日理万机。”

  “我们这小庙,容不下你这尊大佛吧?”

  她上下打量着林沐雪,“还是说,林大会长最近工作太清闲,想找点乐子,体验一下民间疾苦?”

  空气中,火药味瞬间弥漫开来,噼里啪啦作响。

  紧张的气氛,让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任盈盈的小脸吓得有些发白。

  她下意识地伸出手,紧紧抓住了李远明的手臂。

  让李远明都感觉到了她的紧张。

  她求助似的看向李远明,大眼睛里满是无措和慌乱。

  “远明……这,这怎么办啊?”她声音细若蚊蚋。

  李远明也觉得头皮一阵阵发麻,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暗自叫苦,早知道就不该答应林沐雪一起来。

  这还没进办公室的门呢,就要先上演一出“龙虎斗”吗?

  而且看这架势,白老师的战斗力可不是盖的。

  林沐雪虽然笑眯眯,但也不是省油的灯。

  李远明赶紧干咳两声,试图打破这僵硬的局面。

  “那个……白老师,林会长,有话好好说,别激动。”

  李远明脸上努力挤出一个和善的笑容。

  “大家都是为了项目好,对吧?”

  “要不……我们还是先进办公室再说吧?”

  李远明指了指身后的302办公室门。

  “一直站在门口讨论,被路过的同学看到,影响也不太好。”

  李远明硬着头皮继续补充道:“而且,我和任盈盈之前也讨论过。”

  “我们都觉得,如果能有林学姐……哦不,林会长来帮忙。”

  “对项目来说,也应该会是一件好事。”

  这句话一出口,李远明明显感觉到白若冰的眼神更冷了。

  李远明一边说着,一边拼命给白若冰使眼色。

  那眼神里的含义丰富极了:“白姐,您消消气!”

  “给个面子!”

  “她都来了,总不能赶走吧!”

  “先进去再说,先进去再说!”

  希望白若冰能稍微克制一下,别当场爆发。

  白若冰锐利的目光扫了李远明一眼。

  这小子,胳膊肘明显往外拐!

  还没怎么样呢,就开始帮着外人说话了?

  她心中冷哼,但李远明的话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总不能真在走廊里吵起来,那也太难看了。

  她又冷冷地瞥了一眼始终保持着完美微笑的林沐雪。

  她又冷冷地瞥了一眼始终保持着完美微笑的林沐雪。

  那笑容在她看来,虚伪至极,像一张精致的面具。

  但林沐雪的从容,也让她不得不承认对方的段位不低。

  最终,白若冰还是深吸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不快。

  “行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也没什么意见。”

  她冷哼一声,语气依旧带着冰碴儿。

  率先转过身,推开了办公室的门,走了进去。“都进来吧。”

  丢下这句话,她便不再看门口的三人。

  李远明和任盈盈都悄悄松了口气。

  白若冰的办公室不算特别大,大约二十多平米。

  但布置得井井有条,充满了学术气息。

  左手边是一整面墙的顶天立地的深棕色书架。

  上面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各种厚重的专业书籍和外文文献。

  标签贴得整整齐齐,一看就知道主人是个严谨的人。

  正对着门的是一张宽大的办公桌。

  桌面上文件堆积如山,但也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不算凌乱。

  一台笔记本电脑,几个笔筒,还有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

  靠窗的位置,则摆放着一张小型的玻璃圆桌。

  周围配了四把简约的黑色皮质椅子,应该是用来会客或小组讨论的。

  窗外阳光正好,洒在玻璃桌面上,反射出点点光斑。

  办公室里,四人围着那张小圆桌依次坐下。

  白若冰自然是坐在了最里面的主位上,背靠着书架。

  李远明和任盈盈下意识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然后很有默契地坐在了白若冰的左手边,像两个小学生。

  把右手边的位置空了出来。

  而林沐雪则十分自然地在白若冰的正对面落座。

  她将随身的精致手提包放在右手边的空椅子上。

  坐姿端正,脊背挺直,依旧带着那无可挑剔的微笑。

  林沐雪和白若冰两人相对而坐,空气中,无形的电光火石在两人之间碰撞。

  气氛再次变得微妙起来,甚至比在门口时更加剑拔弩张。

  李远明大气都不敢出。

  “说吧,林会长。”

  白若冰率先打破了沉默,她双手交叉放在桌上。

  目光如炬,直视着林沐雪,开门见山。

  “你打算怎么‘贡献力量’?”

  “事先声明,我们这里是做正经学术研究的。”

  白若冰的语气不带丝毫客气。

  “可不养闲人,更不需要什么都不懂,只会指手画脚的空降领导。”

  “如果你只是想来镀金,或者打发时间,那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她的话说得相当直接,甚至有些不留情面。

  林沐雪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但依旧保持着镇定。

  她微微歪了歪头,似乎在思考白若冰的话。

  然后,她反问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力量:

  “白老师,在谈我如何贡献力量之前。”

  “您是不是也应该,稍微介绍一下你们的项目呢?”

  “毕竟,总不能让我两眼一抹黑地就盲目‘贡献’吧?”

  “那样既不专业,也不负责,您说对吗?”

  她将问题巧妙地抛了回去。

  白若冰闻言,眉毛微微一挑。

  她瞪了林沐雪一眼,心里暗道:这个林沐雪,果然牙尖嘴利。

  不过,她说的也确实在理。

  不介绍项目情况,别人也确实无从下手。

  总不能让人家猜。

  她清了清嗓子,表情严肃起来,开始介绍项目。

  “可以。我们的项目,目前初步定为……”

  “基于多模态情感交互的陪伴机器人。”

  她说话时,习惯性地看向了李远明,毕竟他是技术主力。

  “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利用多种信息模态。”

  白若冰解释道,“比如,机器人的摄像头可以捕捉用户的视觉信息。”

  “像是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甚至是生理信号,比如通过特定传感器检测心率变化。”

  “麦克风则负责收集用户的语音信息。”

  “包括说话的内容、语速、音调、音强等等。”

  “我们甚至考虑,用户输入的文本信息也可以作为一种模态。”

  “当然,这个文本模态,很多时候可以是语音实时转换过来的文本。”

  “然后,”白若冰继续深入,“我们会设计和研究多模态融合的策略。”

  “将这些来自不同传感器的、异构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对齐。”

  “提取出能够表征用户情感状态的关键特征。”

  “最终得到一个融合了所有有效信息的综合特征向量。”

  “这个特征向量,就是我们判断用户当前情绪状态的依据。”

  “通过这个融合特征,机器人就能够更准确地感知用户的情绪状态。”

  白若冰举例说明:

  “比如说,用户对机器人说:‘唉,我的小猫生病了,它看起来很难受,我好担心,好悲伤啊。’”

  “机器人不仅仅要理解‘小猫生病’这个事件,‘悲伤’这个情绪词。”

  “更要结合用户说话时的低沉语气、可能皱起的眉头、缓慢的语速。”

  “综合判断出用户现在的情绪的确是强烈的悲伤和焦虑。”

  “理解了用户的情绪和原因之后,机器人就要作出智能化的交互反馈。”

  “这种反馈,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安慰。”

  白若冰强调,“比如,不能简单地说一句‘别难过’。”

  “而应该是更具共情性的回应,例如:‘听到您的小猫生病了,我感到很难过。它一定很不舒服,您也一定非常担心它。需要我为您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吗?或者,我们可以聊聊您和小猫之间开心的回忆?’”

  “这里面,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探索的细节问题。”

  白若冰补充道,“比如,机器人在回应时,它自己的语音应该是什么样的?”

  “是模仿人类悲伤时的低沉语调,还是用一种温柔坚定的语调来给予支持?”

  “它的虚拟形象(如果是在屏幕上)或者实体机器人的动作,应该如何配合?”

  “是做出一个轻柔的安抚动作,还是保持安静的倾听姿态?”

  “这些都是可以进行细致研究和设计的方向。”

  “不过,”她话锋一转,“考虑到这只是一个ppt展示为主的比赛。”

  “我们现阶段可能不需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实现得那么完美。”

  “比如机器人的具体动作都可以简化。”

  “我们可以先设定为,根据用户的主要情绪状态,指定一种或几种预设的语调风格和代表性动作即可。”

  “关键是要把核心理念和技术路径讲清楚。”

  “从技术路径上来看,”白若冰继续说道,语速不快不慢,但条理异常清晰。

  “主要涉及几个关键领域:”

  “首先是自然语言处理(NLp),用于理解用户语言的语义和情感倾向。”

  “其次是情感计算(Ac),这是整个项目的核心,研究如何让机器识别、理解、甚至表达情感。”

  “再次是计算机视觉(cV),特别是其中的人脸表情识别、姿态识别等技术。”

  “还有语音信号处理中的语音情感分析,从声音中提取情感线索。”

  “最后,可能还会涉及到一些具身智能(Embodied AI)的理念。”

  “让机器人不仅仅是被动反应,更能通过与环境和用户的持续交互,自主学习和优化其交互策略。”

  她每说一个技术点,李远明都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受到了挑战。

  她又特别对李远明说:“相关的经典学术论文和最新的前沿技术资料……”

  “我稍后会整理一个详细的清单,包括一些顶会论文和综述,通过邮件发给你。”

  “你作为技术实现的主要负责人,需要先把这些都仔细看一遍,吃透它们。”

  “特别是关于情感模型的数学构建方法,以及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各种算法。”

  “比如早期融合、晚期融合、混合融合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你都要搞清楚。”

  李远明连连点头,表情严肃,认真地听着。

  李远明感觉自己的大脑像一块海绵,疯狂吸收着这些新知识。

  完蛋,头好痒!感觉信息量过大,cpU快烧了!

  要长脑子了!

  白若冰似乎对李远明的反应还算满意,她顿了顿,继续补充道:

  “除此之外,这个项目还涉及不少交叉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心理学。”

  “比如,我们需要理解不同用户的情绪模型是怎样的。”

  “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情感表达和需求可能都有差异。”

  “还有经典的依恋理论、共情机制等等,这些都能为我们的机器人交互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让机器人的陪伴更科学,更人性化。”

  任盈盈听到这里,小声地开口了:

  “白老师,心理学这方面,或许我可以帮忙多查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

  “我是学心理的,对这些理论有一些基础了解。”

  白若冰赞许地点了点头:“嗯,很好,任盈盈。”

  “那心理学相关的文献调研和理论支持这块,就交给你来负责。”

  “你和李远明要多沟通,确保技术实现和心理学理论能很好地结合。”

  任盈盈用力点头:“好的,白老师,我一定会努力的!”

  林沐雪一直安静地听着,直到白若冰介绍完毕。

  她那双漂亮的眼睛里,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白若冰讲完后,她才缓缓地点了点头,红唇轻启:

  “感谢白老师详细的介绍,这个项目方向确实非常出色。”

  她的语气中带着真诚的赞赏。

  “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如果技术能够成熟实现……”

  “其潜在的商业价值也是巨大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比如在养老、医疗康复、儿童教育、甚至是孤独人群的心理慰藉方面,都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