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北电传统不能丢-《华娱2001:叫我导演!》

  推开出租屋的大门,看到屋内的陈设,沈良的眼里露出几分追忆之色。

  这是一个二居室。

  千禧年左右的出租屋装修都异常简单,没有吊顶,没有无主灯设计,墙上只刷了一层腻子。

  地面也没有地板、瓷砖,只是水泥地面。

  客餐厅的天花板上挂着两台老式吊扇。

  一台挂在餐厅顶上,下面是一张原木色的小方桌。

  餐桌右边的那面墙上,挂着不少照片,都是他和程好的各种合照。

  另外一台吊扇挂在客厅,下方是房东配的木质沙发、茶几,沙发对面放的是一台32英寸康佳彩电。

  机柜下面有一台三合一DVD机。

  电视两侧摆着一大堆影碟,中、日、法、英、德等国家的优秀影片都在那。

  碟片一部分是正版,一部分是盗版。

  凡是国内正式发行过的电影,他买的都是正版。

  那些没有发行的,全是盗版。

  DVD和电视机是沈良自己买的,对于摄影系学生而言,影碟、电视、DVD机,那是必不可少的拉片三件套。

  所谓拉片,就是反复观看电影,分析每个镜头的内容、调度、构图、景别、运镜、机位等等内容。

  学!

  学无止境!

  电视机柜右边靠近阳台的位置放着一些画板、画架、颜料、画笔、调色盘、笔筒、画纸等美术用品。

  是的。

  沈良最早是一个美术生,小学四年级开始学的美术,算是童子功。

  一开始,他准备报的学校是央美、国美。

  来了燕京之后,艺考培训老师建议他转去学摄影。

  因为他在构图、光影方面的天赋比较好,特别是构图,这是他后世能吃上饭的绝活。

  而在色彩方面,他的天赋稍微差一点。

  虽然硬考也能考上,但发展前景多半不如摄影。

  他这个人听劝。

  后来,他就转了专业,专攻北电摄影系。

  他之前虽说没学过摄影,但在色彩、光影、构图方面,美术和摄影存在共通的地方。

  就这样,他考进了北电王牌专业摄影系。

  是摄影系,不是后世因为一起性Q案闹得沸沸扬扬的摄影学院。

  摄影系和乌烟瘴气的摄影学院不是一回事,简而言之,摄影学院学的是图片摄影,摄影系是电影摄影,没那些狗屁倒灶的事。

  北电正统在摄影系!

  宁皓如果上的是北电摄影系,《疯狂的石头》的上映时间大概会更早一点。

  毕竟,一个学图片摄影的人跨行去拍电影,怎么看都不靠谱,而且摄院的影视资源也不如摄影系。

  不过,总有超出常规的天才。

  宁皓就是其中之一。

  《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成了内地喜剧片里程碑式的作品。

  《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但沈良并没有薅宁皓羊毛的想法。

  任何人都无法对抗时代的大势,沈良经过二十多年的拷打,文艺片、商业片在他这里都一样。

  准确来说,商业片还要更重一点。

  有钱不挣王八蛋!

  但在此时的院校里,拍商业片那就是‘低人一等’。

  冯裤子牛逼吧,贺岁片三部曲,《甲方乙方》年度票房亚军,《不见不散》年冠,《没完没了》年亚。

  作为当下内地最会拍商业片的导演,后来还是被金鸡、华表奖遛狗。

  所以。

  沈良准备先冲一波欧洲三大,然后再拍商业片。

  一部电影想要冲击欧洲三大的最高奖,必须是六边形战士,电影剧本、表演、执导、摄影画面、配乐、剪辑,缺一不可。

  剧本、执导、摄影、剪辑,有获奖作品的参照,沈良自问没什么问题。

  配乐的话,只要投资到位,也容易解决。

  唯一不具备的就是表演。

  好的演员,不止看钱、看剧本,还看导演。

  大家是双向选择。

  因此。

  沈良要先证明一下自己的导演能力,短片固然短,但浓缩的都是精华。

  拍好一部短片的难度,不亚于长片。

  先用《刷车》、《调音师》冲奖,再拍长片!

  很快。

  沈良就钻进卧室隔壁的工作间。

  电脑,启动!

  熟悉的Windows98图标一闪而过,等了一分多钟,进入桌面,打开Word就是干!

  第一幕。

  一:中(景)、(缓)推,洗车房,日(白天),内(景)。

  阴暗的洗车房内,环境音只有水泵嗡嗡作响。

  镜头从车厢后座推向汽车前挡风玻璃,水枪喷洒的水流顺着前挡风玻璃汩汩而下。

  透过水流,隐隐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衬衫的刷车工。

  (旁白)

  刷车工:(语调平缓,低声慢语)

  “我在干什么?”

  “刷车。”

  “废话。”

  “我当然在刷车。”

  “因为我就是一个刷车工。”

  二:特(写),仰(拍),洗车房,日,内。

  啪!

  沾满洗车液的抹布拍打在前挡风玻璃上,出字幕《刷车》。

  手部特写,用抹布擦掉片名字幕。

  ……

  自己亲自掌镜拍的片子,沈良写起台本,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

  行云流水!

  虽然偶尔会遇到台词卡壳,但那不重要,先把主要剧情、景别、运镜、构图搞出来。

  台词后补就行。

  再说了,《刷车》的台词很少,重点也不在台词,而是在于蒙太奇的运用,在于叙事,在于镜头语言,在于演员的演技。

  沈良有一个习惯,一旦进入特别专注的状态,就很少关注外界的动静。

  不知道什么时间,一双柔软的手臂从身后轻轻环住他的脖子,随之而来的还有一股淡淡的香气。

  闻香识人。

  认出是程好,沈良还是吓了一跳。

  “哈哈。”

  转头一看,程好的笑脸映入眼帘。

  “吓到了吧?”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都九点多了。”

  程好指了指电脑桌面右下角的时间,接着,看到屏幕上的台本,她愣了一下。

  “半天你写了这么多?”

  “灵感如尿崩,写的当然快。”

  “快,快。”

  看到写了一百多个镜头,下午生出的好奇心又被勾了起来,程好推搡着沈良,把他推开了座位。

  “你让开,让我康康。”

  咕噜。

  这时,沈良的肚子发出一阵惊鸣,从下午忙到现在,他都忘了吃晚饭。

  “行吧,你先看,我去弄点吃的。”

  紧接着,沈良慢慢走出工作间,来到客厅,打开冰箱,里面只有几颗西红柿,一排鸡蛋。

  这冰箱是房东从家里拉来的二手货。

  老黄瓜刷绿漆,勉强能用。

  沈良不挑食,抓着西红柿和鸡蛋就进了厨房。

  片刻后,他端着一碗西红柿鸡蛋面走回了工作室。

  听到门口传来的脚步声,程好抬起头来。

  “你这本子厉害啊!”

  “还行吧。”

  沈良呼哧嗦了几口面,之前没觉得饿,现在他感觉能吃下一头牛!

  “不过,你这个本子对男主角的要求有点高啊。”

  说着,程好开始出谋划策。

  “你想好找谁演刷车工了吗?只要是96、97、98级的,我都能联系!”

  一个中戏生在北电学生面前大包大揽,看着有点奇怪。

  实际上,那很正常。

  就《刷车》这个剧本,北电在校生、应届毕业生里,有人能演吗?

  没有!

  演不了!

  就没那个能力!

  要找,指定是去中戏找。

  咳咳。

  北电出身的导演都是这么干的,这传统,不能从沈良手里断了。

  而程好作为97级最出挑的几个学生之一,名气很大。

  而且,她跟他们班主任麻舒云教授关系特别好。

  麻老师在外面虽然没有96班班主任常丽有名,但在学校里,麻老师人气很高。

  有她牵头,不说演员任选,递个本子,那是顺手的事。

  “男主的话,我想找刘晔,或者秦浩。”

  沈良道出心中的人选。

  “刘晔可能不行。”

  程好和刘晔虽然不是同级,但一起合作拍过《那山那人那狗》,所以,她知道刘晔的近况。

  “他刚刚拍完《蓝宇》,还没出戏。”

  “至于秦浩。”

  提起这个名字,程好的眉头微微皱起。

  “他心气高,非大导演不接。”

  “这样吧,我回头找找麻老师,让麻老师出面试试。”

  “行。”

  沈良呵呵一笑,低头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那就交给你了。”

  “咦,全是油。”

  程好嫌弃的擦了擦脸上的油。

  “你还嫌弃上了。”

  沈良放下手上的碗筷,双手捧住她的脸。

  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