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你是小明吗-《无名三国志》

  【大船】

  甘宁带着吴明两口子进入船舱,立即就有几个大汉围了过来。

  “甘宁兄就不用瞒我了。”吴明笑道,“你这样的人物,得不到重用,在荆州自然是待不住的。你们去柴桑,是不是要投奔孙权?”

  甘宁一脸严肃的看着吴明。

  旁边有人说道:“老大,他知道了我们的事,要不要灭口?”

  吕娟下意识的用手摸弓。

  “不要不要!”吴明急忙说道,“我们也要去柴桑,既然上了船,就不下去了,绝不会泄露消息。而且,我们要去见的人,就是孙权的部将,说不定还能帮你们说上话。”

  听到吴明这样说,甘宁和旁边几个大汉互相看了看,气氛一时缓解了不少。

  那男孩开口说道:“老大,他们两个不像是坏人……就带他们一起去吧。”

  甘宁伸手去抓那男孩,“你先给我滚下去!”

  男孩赶紧抱住吕娟的腿,“姐姐救我,我不下船,我不下船!”

  “你何必这样对他……”吕娟向甘宁劝道,“他还这么小,你把他一个人留在码头,无家可归……”

  “什么无家可归,他就是从家里跑出来的。”甘宁皱起眉头,“他这次若是跟我们去了,此生未必能再见到家人。”

  吕娟不解的看向男孩,“你为什么不回家?”

  男孩一脸苦相,“回家要被父亲打。”

  吕娟哭笑不得,“可是你不回家,也要挨你们老大的打。”

  “父亲打我,是往死里打。”男孩说道,“老大打我,下手很轻,他若是真心打我,我早就死了一百回了。”

  旁边有人笑出声来。

  “滚!”甘宁一脚踹了过去。

  【长江】

  一支船队离开夏口,顺江而下。

  吴明站在甲板上,望了望前后船上的人影,“你这一帮兄弟人不少啊,有好几百人吧?”

  “我们这是叛逃。”甘宁说道,“去了柴桑,孙家若是不肯收留我们,也无法再回来了。”

  吴明笑了笑,“孙权再不济,也不会像刘表那样眼瞎。”

  那男孩趴在船边,望着渐渐远离的江岸,满脸兴奋,“反正我再也不想回来了。”

  甘宁看了他一眼,懒得说话,转身离去。

  吕娟拍了拍男孩的头,“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答道:“我叫丁奉。”

  吴明愣了一下。

  “你倒是挺扛揍。”吕娟笑道,“跟某个人小时候很像。”

  男孩疑惑的问道:“某个人是谁?”

  吴明望着滚滚江水,轻轻一笑:“这孩子,名字起的挺好。”

  丁奉,字承渊。没有人能想到,就是这个孩子,几十年后在东吴位极人臣,在江表十二虎臣之中寿命最长,官职最高,没有之一。

  【柴桑北】

  倾覆的战船,漂浮的尸体,眼前一片狼藉。

  丁奉望着江面,张大了嘴,“这是……刚打过仗?”

  “看来,邓龙败了。”甘宁平淡的说道。

  吴明望向远处的水寨和一排排战船,“那就是孙权的军队吗?”

  “是的。”甘宁点了点头。

  江边的战船,大小不一。其中最大的一种叫楼船,船体巨大,真的是有好几层楼那么高。

  “原来还有这么大的船。”吕娟不由得感叹。

  船队升起白旗,向南岸驶去。

  【江边营寨】

  甘宁、吴明和吕娟被带到大帐之外。

  三人向一个军官交出佩刀、弓箭,吴明把护臂也拆了下来。

  “要不要绑起来?”甘宁问道。

  “不用。”那军官看了甘宁一眼,“进去吧。”

  进入大帐,吴明忽然眼睛一亮。

  虽然帐中有好几名将领,但是正中坐着的那一个,实在太耀眼。

  身穿黑衣,相貌俊美,气度非凡。

  吴明和吕娟相互对视一眼。

  这人他们见过,只是当年要年轻很多。

  只要见过一次,就不会忘记。

  如果有人可以帅到这种地步,那他只能是——周瑜。

  周瑜放下手中毛笔,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似乎并未认出吴明和吕娟。

  他向站在前面的甘宁问道:“你是刘景升部将?”

  甘宁拱手说道:“在下甘宁,在荆州刘表麾下已超过十年,最近三四年任职于江夏,这次带兄弟们一起……”

  “你就是甘宁!”一个年轻军官猛的抽出刀来。

  旁边另一个将官赶紧将他拦住,“不要冲动!”

  吴明和吕娟都有点莫名其妙。

  那年轻军官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涨红了脸怒视着甘宁。拦住他的那名将官则显得老成很多,看起来不到三十。

  甘宁皱了皱眉,看着那年轻军官问道:“我与你有仇?”

  “当然有仇,有杀父之仇!三年前我军追讨黄祖,你射杀了我父亲!”那军官怒不可遏,往前踏出一步,就要动手。

  “住手。”周瑜不紧不慢的说道,“子明,你先将凌统带出帐外。”

  愤怒的凌统被拉了出去。

  周瑜看向吴明和吕娟,“这两位是……”

  甘宁正要开口,吴明抢着说道:“我们跟刘表没关系,我们是来看望师傅的。”

  “师傅?”周瑜不解。

  “时间太久了,你可能不记得了。”吴明笑道,“小白不报一箭之仇。”

  周瑜先是一愣,随即露出笑容,“你是……吴……吴小弟!”

  “对对!”吴明点点头,“我师傅呢?他在不在营中?”

  周瑜脸上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太史子义最近身体不好,正在养病。”

  “师傅病了?”吴明看向吕娟。

  吕娟走上一步,“他现在在哪里?”

  “二位不要着急,明日我就派人带你们去城中探望。”周瑜说道。

  【水镜庄】

  “好了好了,这是最后一杯,不能再喝了。”郭襄把司马徽手里的酒壶按了下来。

  司马徽无奈的笑了笑,“你现在也来管我了。”

  郭襄笑道:“老爷说了,让老爷少喝一点,对身体好。”

  “他对你好吗?”司马徽问道。

  “很好。”郭襄点点头。

  “他身体好吗?”

  “很好。”

  司马徽笑眯眯的说道:“其实,我想问的是,他对你好的时候身体好吗?”

  郭襄脸上一红,“也……很好。”

  【江边营寨】

  周瑜摆下宴席。

  甘宁被安排在凌统身边,有点尴尬,两个人互不搭理。

  吴明和吕娟也被邀请出席。

  旁边坐了一个将官,就是在大帐中把凌统拉出去的那一位。

  吴明看了看那将官,“你是小明吗?”

  将官笑了笑,“我是子明。”

  “子明是字吧?”吴明问道,“你的名是什么?”

  将官答道:“吕蒙,吕子明。”

  吴明愣愣的看着对方,看了好一会。

  吕蒙见到吴明脸上奇怪的表情,有点纳闷,“怎么了?”

  吴明尴尬的笑了笑,“那个……我能换个位置吗?”

  吕蒙:“???”

  这个吕蒙,比较传奇,话题很多,在历史上争议很大。他少年时期就随军作战,年轻的时候治军有方,得到孙权赏识。这人原来不喜欢读书,后来经过孙权点拨,忽然开了窍,发奋学习,智力飞涨,终于成为了一个成语制造机。比如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手不释卷,一拥而上,洗脚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