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给机会都不中用!-《后宫佳丽三千,应要雨露均沾》

  陛下同意开放官员行商!

  众朝臣惊喜的望向丞相,至于那百分之二十的商税,也就心里过了一遍,反正商人暴利,再加上朝廷可观的俸禄,那跟以前提心吊胆的贪墨也无甚区别。

  丞相见大家都在一致等他做决定,心中更觉得他们都是一群草包!

  眼下朝廷刚颁布了市场管理法,就算开放官员行商之权也和普通商贾没有不同,到时若还想以势压人,首先就得看看头顶乌纱保不保得住!

  而且就算能把盐铁售卖权拿在自己手里,陛下肯定也会让少府极力压缩市场售价,若是私盐卖的比官盐还贵,那还不都砸在自己手里。

  可若想盈利,就不得不和朝廷统一标准,或者更低,看似给众朝臣让利,可实际还是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还多收一倍不止的商税!

  成立盐铁转运使,颁布市场治安法,后开放官员行商,再更改商税制度,关键还要折收现银。

  真是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

  所以,这哪里是同意众朝臣做生意,那都是在给陛下做生意!

  “丞相…”

  “丞相…”

  夜如昼听着底下人小声的叫喊,差点儿乐出声,她就是摸准了众朝臣的心思,一个馒头吃不饱,那吃两个不就好了?

  现在一个个都眼巴巴的等着丞相做决定,若他不答应,肯定把所有人都得罪。

  丞相被喊回了神,瞬间对那些人失望透顶。

  “陛下,臣没有异议。”

  夜如昼心里乐开了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往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下,如今官员带头行商,那以后商人只多不少,那她国库何愁不丰。

  到时既带动了经济发展,也增强了国家实力,那国富民强,指日可待!

  “既然没有异议,那朕接着讲下一件事,还是安庆赈灾一事,目前国库空虚…”

  夜如昼话语一顿,又一指底下的众人怒声道,“国库为何空虚,想必你们心里比朕还要清楚!眼下朕拿不出赈灾银两,你们一个个都脱不了干系!”

  扑通扑通,接二连三的跪地声响起。

  “陛下息怒。”

  跪的是挺快,可也只会嘴上说让她息怒,也不见有人心生愧疚!

  夜如昼生气的一拍龙椅,“既然你们人人有责,那此次赈灾的银两就由你们出!不然到时你们一个都跑不了!”

  陛下这是要秋后算账的意思?

  韩侍郎左右一观望,又第一个站了出来,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好像并未感觉到多丢人。

  “陛下,臣愿率先垂范,捐银百两。”

  “噗…”

  侍郎为尚书副职,品秩为正四品,月俸三十贯,除去生活开支,还有给韩美人的陪嫁,眼下能拿出一百两银子,可能就是他全部家当。

  夜如昼狠狠一瞪,“既然你们觉得这捐银百两很可笑,那让朕听听,你们又欲捐多少!”

  众人立马噤声,即便心里再不情愿,可看在之前的甜头上,多少还是得有所表示。

  “陛下,臣…臣家中拮据,可为了灾区百姓着想,臣愿捐银一百五十两。”

  “陛下,臣愿捐两百两。”

  “陛下,臣愿捐两百五…”

  夜如昼突然冷哼一声。

  刚出声的大臣瞬间改变了说词,“臣…臣是说臣愿捐银五百两。”

  夜如昼冷眼扫视一周,连楚江晴都能拿出十万两银票,眼前这一众朝臣竟连一个女人都不如!

  “丞相,你欲捐多少?”

  丞相心知陛下突然点他出来,就是对一众朝臣募捐的银两数额不满,有意让他牵头。

  “回陛下,臣捐一万两。”

  众朝臣互相一对视,没想到丞相还真卖陛下面子,那他们自是不敢再三五百的糊弄。

  “陛下,臣愿捐三千两!”

  “臣五千两!”

  “臣八千两!”

  夜如昼听着下方络绎不绝的报价,眼神一示意,“都记下来了?”

  刘泼妇手中毛笔不停,“回陛下,奴婢都记的一清二楚。”

  夜如昼突然冷声问道,“众爱卿可都确认好了?没有要更改的?”

  陛下这话听起来好像另有深意。

  众朝臣虽心有疑虑,可还是一致的保持沉默。

  个个中饱私囊,捞油水捞的盆满钵满!

  百两,千两,也好意思叫的出口!

  夜如昼眼神一沉,既然他们这么不要脸,那就别怪她到时不给他们脸面!

  “朕给过你们机会,是你们自己不中用!”

  众朝臣心头一跳,更加觉得陛下方才的话不简单。

  就连丞相都忍不住多看了夜如昼两眼,可一时也猜不透她所思所想。

  夜如昼一扭头,又小声交代道,“一会儿下朝,你带人拿着名册挨个去他们府中收钱。”

  刘泼妇赶紧把小册子往袖口中一塞,“奴婢领命。”

  有了以工代赈的法子,还有刘泼妇讲价,楚江晴给的那十万两就足够安置好灾民,至于募捐所得和皇后给凑的就全用于修筑堤坝,也省的隔三差五的再决堤。

  夜如昼心里已经打算好,回头就给安庆刺史下一道圣旨,命他亲自监督,若敢偷工减料,革职查办!

  “朕最后还有一件小事要通知大家,从明天开始,早朝时间更改为巳时。”

  嗡的一声,朝堂再次炸开了锅。

  夜如昼眼神直射过去,“怎么,众爱卿有意见?”

  正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众人瞬间又安静下来。

  先不说在陛下眼中这是小事,就从陛下口中说的这是通知,就已说明圣意已决,就拿之前这几件事来说,也无人能违逆圣心。

  再说巳时上早朝,听起来真的很让人心动,以往他们都是装做勤勉的样子,又不是真的想半夜三更就起床。

  现在别说有人敢有异议,就是连象征性反对一下都没有,生怕陛下万一真采纳了再改变主意。

  夜如昼一时又自信满满,她就说只要是上班族,就没有不想睡懒觉的。

  “赈灾之事,刻不容缓,内阁尽快拿个章程出来,尽早安排人出发,其他无事,退朝!”

  众朝臣面面相觑后,也一个个先后离开,陛下说的是内阁,他们又不是内阁的人。

  柳都督终于放下胳膊,对着丞相轻笑一声。

  “本将军这就去整顿军队,丞相,哦不,楚阁老,你可要快点儿拿出个章程来。”

  内阁任命又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先不说要精挑细选,一众人商议好,还得把结果呈送到陛下案前批复。

  可陛下说刻不容缓,尽快出发,这不是故意刁难他?

  丞相眼神忽然落到韩侍郎身上,客观来讲,他比自己心目中的人选更加合适。

  “此次赈灾就劳烦韩侍郎走一趟了。”

  韩侍郎正有此意,也是欣喜的一拱手,“不敢说劳烦,这是为人臣子应该做的。”

  既然赈灾之事敲定,丞相也想快点儿下去商议内阁的人选。

  “钱粮陛下早已准备妥当,这是《捕蝗章程》,韩侍郎拿在路上仔细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