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3章 你要准备好挑起东北兵工局的担子-《年代军工:让你当厂长,你整出了蘑菇蛋》

  总司令经历过无数血与火考验,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而他此刻拿着望远镜的手也出现了轻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颤抖。

  他缓缓的放下了望远镜,仿佛那小小的镜筒此刻重若千钧。

  他没有立刻说话,眼神也出现了波动。

  充斥着难以言喻的激动、欣慰之色。

  他扭过头来,目光锁定在了秦风的身上,用他那浑厚的嗓音道:“秦风,干得漂亮。”

  总司令的话虽简短但却充满了对于秦风的肯定。

  全国能够达到总司令这般认可的也没有几个。

  首长紧握着望远镜的手也因为有些激动而微微用力。

  在火箭弹齐射的瞬间,他那温和儒雅的面容上,也不再如平日一般从容,而是被震撼和专注所取代。

  看着几乎被一轮炮击就夷为平地的模拟阵地,他放下了望远镜,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从今往后,我们龙国也有自己的喀秋莎了。

  也不用再求着他们把喀秋莎卖给我们。

  这不仅仅只是涉及到金钱,更是涉及到了我们龙国的尊严。”

  只有首长自己清楚,这段时间龙国为了自身发展求爷爷告奶奶的路途有多么的艰辛和屈辱。

  可就算如此,为了龙国的发展,他们也只能忍气吞声。

  陈部长对此也非常清楚,他看向秦风的目光当中充满了笑意。

  “是啊,这不仅仅只是一门火箭炮,更是我们能够挽回尊严的武器。”

  “秦风。”

  面对首长的呼喊,秦风直接站了起来,看向陈部长。

  “首长!”

  陈部长带着满意的笑容道:“感谢的话首长已经说了,我就不多说了。

  你在东北干得很好,我当初也无比庆幸让你去了东北。

  因为你到了东北,也找到了属于你自己的舞台。

  你领导研制的这一项项武器,一台台机床,都是在为龙国打造坚硬的脊梁。

  明年我打算将李福生调回部里的兵工总局工作。

  你要做好准备,挑起东北兵工局的担子。”

  这件事情陈部长在之前就考虑好了,打算等年底的时候再给李局长和秦风透底的。

  可是看了这次的火箭炮试射之后,他对秦风有了更大的期许。

  希望秦风能够成为龙国青年的代表,替他们这些老一辈扛起军工乃至是整个龙国工业的大旗。

  说白了就是想要将秦风当成国防军工领域的接班人进行培养。

  李局长虽然隔得有些远,但也听到了陈部长这番话,不过他的脸上却并没有什么表情,仿佛这一切都跟自己没关系一般。

  而他心里对于领导的这个安排也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他相信有秦风在,东北兵工局一定能够发展得更好。

  把兵工局交给秦风,他也能够放心来部里任职。

  秦风不是小年轻了,他知道这肯定是领导早就做好的决定。

  所以他并没有说什么拒绝的话。

  组织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地方。

  既然组织决定把他放到这个位置上,那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担起这个责任。

  秦风看向陈部长郑重的点头道:“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尽我所能。”

  首长这时笑呵呵的说道:“看来小秦同志很是自信啊。

  有你这个态度,这兵工局交给你我们也都能够放心了。

  不过东北兵工局不同于其他五家兵工局。

  东北是我们龙国当前唯一的重工业基地,而且我们的邻居最近也并不安分。

  情报部门判断半岛很有可能会燃起战火。

  所以东北接下来也需要做好进入战时生产的状态,以应对当前时局。”

  最近半岛上的摩擦已经有了升级的趋势,不用秦风这个重生者提醒,国家都已经开始做相关的准备。

  这就是这些革命先辈们的战略眼光。

  试射就这一轮,领导们的工作很忙,所以就直接散去了。

  而秦风也回到了下榻的北平饭店当中。

  尽管国家已经有预警了,并且也开始做相关准备了,但他觉得自己也应该做些什么。

  打仗打的不仅仅只是武器,还有后勤。

  他是重生者,所以知道这场战争战士们所面对的敌人不仅仅只是17国联军,还有极为恶劣的环境。

  这时秦风的脑海当中不住的浮现出在冰天雪地的环境当中,战士们裹着单薄的衣裳,一把雪一把炒面的吃着。

  有的战士还把冻得如同石头一般僵硬的土豆放到胸膛当中解冻。

  所以他要解决的不仅仅只是武器问题,后勤物资的问题也必须要解决。

  回去之后,他就准备安排相关工作,把过冬物资以及吃喝的问题都给解决了。

  让东北成为志愿军坚实的后勤总基地。

  所以他并没有在北平待多久,带着一枚一等功勋章就坐上了前往沈阳的火车,同行的还有林厂长他们。

  这次52厂的火箭炮研发小组也获得了一枚集体二等功勋章,这也是上级对于52厂的肯定。

  在回到了东北之后,52厂就投入到了紧张的生产当中。

  “一个月100门火箭炮,至少2000枚炮弹。”

  这就是林厂长为52厂制定的生产目标。

  而秦风也琢磨着怎么解决过冬物资的问题。

  棉衣和吃的东西是最重要的。

  棉衣的问题只能求助军区的后勤部门,看能不能让他们提前准备好十万套棉大衣。

  虽然说龙国工业基础薄弱,物资匮乏,但军用的棉大衣却不是那么缺。

  毕竟在缴获的物资当中,就有着上百万套日式的棉大衣。

  他需要解决的是食物的问题。

  从当初的红军、到八路军,再到现在的解放军,部队的后勤都比较依赖根据地和民众的支持。

  所以军用口粮一直都没有统一,也并没有得到重视。

  因为有老百姓推着板车为前线部队送粮食。

  像是炒面、土豆这些不易腐坏、容易携带的食物反倒是成为了野战口粮。

  炒面和土豆充饥可以,但长期食用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这些东西携带也并不方便。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除了携带弹药这些之外,也只能携带5斤左右的炒面,根本就吃不了几天。

  可如果把炒面再混合维生素粉末以及蔗糖给做成压缩饼干的话,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根压缩饼干也就两百克左右,却可以支撑一天的能量所需,而且这玩意也容易保存和携带,是最佳的野战口粮。

  所以他的想法是以兵工局的名义新建一个粮食加工厂。

  战时可以提供给部队,作为部队的野战口粮,和平时期还可以供应给供销社,用于给兵工局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