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贤妻献策,以工代赈-《穿越古代小村,种田养家成奶爸》

  进了房门,小月端着一盆水,走到床边。

  看着大年还在桌边点着油灯翻看书页,她放好水盆就凑了过来。

  “这几天累了吧,我给你捏捏肩!”

  小月言语亲昵,不停捏着大年的肩膀。

  大年被捏的肩膀麻酥酥的,舒适感遍布全身,捏着书本的手不经意间停了下来,开始闭眼享受了。

  昏黄的灯火下,夫妇二人和谐又温馨。

  “大年,明天还去忙吗,要不在家歇息几天呢?”

  “那哪成啊,还有那么多人要安顿呢,估计要忙很多天了!”

  小月听着大年的话,手上的劲儿加大了一点。

  不过今天看到大年安置灾民,她心里也是有一点想法。

  “大年,那些灾民,只给吃住怕是不行哦,吃了这顿没下顿,他们心里没底,你要想想其他法子,让他们对接下来的日子有指望才行!”

  大年闻言,抬头看向小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温柔问道:

  “行呀,你说说,怎么个有指望法!”

  小月停下手,拉了个木凳坐在大年边上,说起自己小时候跟爹娘逃难时的情景以及前任县令的做法,而后总结道:

  “这么多人,首先就不能让他们闲下来,要找事给他们做,不然容易出乱子。”

  “有了事儿做,就有报酬,有了报酬,就能买粮米!”

  “我觉得,目下最要紧的就是找到能让他们干的活儿……”

  小月盯着油灯,眉头轻皱,右手摸着下巴,一边想一边说。

  大年听得入神,不时点头称赞。

  “好!哎呀,早知道把县簿带回来了,可以查查有哪些未完工的工程,然后招募灾民去做!”

  小月的话算是点醒了大年。

  以工代赈,自古有之,若施用得当,既能维稳,又能顺利救灾。

  “不行,我得去一趟县衙,把东西拿回来!”

  小月看到大年把桌子一通收拾,就要出门了,她甩手上前拉住大年衣袖,把他扯了回来:

  “你看你,这么晚了,又不急在这一晚上,明儿起早再去就是!”

  说完,把大年推坐在凳子上,端来为他打好的洗脚水。

  “那行吧,有劳娘子为我洗脚了!为夫感激不尽!”

  小月扑哧一笑,她还是第一次听大年说这么文邹邹的话。

  洗漱完毕,夫妇二人掐灭油灯,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大年吃完早饭就赶到了县衙。

  只是还没进门呢,就看到饼铺老板穿着灰衣服站在门口。

  “这么早啊?老板!”

  大年笑着打招呼。

  “大人早……早!”

  饼铺老板是来结账的,看到大年与自己说话,先是一愣,而后有些结巴得回应道。

  “你先别急,我这会有点事情要忙,稍晚我派人把饼钱送到你铺子里,可好?”

  “好……当然没问题了,大人您先忙,忙……”

  饼铺老板擦了擦额头,弯腰行了个礼,随即退步转身离去。

  大年进了衙门。

  看到陈主簿和曹县丞在正堂桌案边指指画画,心里一想,他们肯定是一夜没睡。

  三人见面行礼。

  陈主簿把连夜整理好的灾民户籍递给大年,而曹县丞也是递给他一个账簿,是这几日赈灾的花销。

  “大年呐,我与老曹能帮你一点是一点,你尽管放开手去干,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我们!”

  主簿管着全县户籍,县丞管着钱粮账册,两位大人也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大年。

  “多谢大人了……刚好我有个事儿!”

  大年把手中两个簿子叠好,赶忙问起陈主簿和曹县丞:

  “咱们这儿可有未完工的工程?或者打算要做的工程?比如河坝,水渠啥的……”

  “你问这个干嘛?”

  陈主簿虽心有疑惑,但看到大年一脸急切的样子,他也是一边问,一边翻起桌案上的文书来。

  “哎?老陈,李副使刚刚说水渠,我倒是想起来了,咱们县前年不是挖了一个渠,挖了一半停了嘛,叫啥来着?”

  “永安渠!”

  “对!就是它!”

  曹县丞似乎知道大年要做什么,他伸出食指点了点大年,而后与陈主簿一起翻找起来。

  不到一会,二人就找到了关于永安渠的文书。

  “陈老,曹大人,我想以工代赈,招募灾民去修渠,凡参与修渠者,给予粮米……”

  两位大人听着大年的话,相视一笑,随即点头应允:

  “此法甚好,你若不提,我跟老曹还忘了呢!这样,修渠的事儿我们来安排,你眼下是要将灾民安置好,不能出乱子!”

  “好,那就多谢大人了,不过两位昨夜熬夜,今日还是先休息吧!”

  “好好好……”

  屋内三人正说着呢,

  衙门外忽然跑进一个衙役,

  “大人不好了!”

  衙役火急火燎的,说是安置区那边闹起来了,原因是昨个发肉发饼,灾民都给涌来了,眼下那边正乱着呢!

  “乱什么?岂有此理,我去看看!”

  大年回身向正堂内两位大人行了个礼,随即跟着衙役出了门。

  安置区粥棚。

  此时正值上午,天空几朵灰云飘着,阳光慢慢洒落在一大群逃灾的百姓队伍中。

  粥棚处,几名痞子模样的流民围在外面,叫嚷着要肉要饼,负责施粥的衙役看不过去,和他们争吵起来,一下子乱糟糟的。

  “吵什么吵什么?都退后!”

  眼看就要动手了,大年带人赶到,带头的衙役有了底气,立即呵斥着!

  “得嘞!看样子是县老爷到了,那咱得好好说道说道!”

  几个流民若有其事地上前,先是说粥太稀了,吃不饱,而后说想吃肉吃饼,衙役不给也就罢了,还羞辱他们是外乡逃难的,能给粥就不错了等等……

  大年瞥了一眼跟前的几人,

  贼眉鼠眼且不说,还油光满面的,说话的声音都快盖过衙役了,哪里像是逃灾过来的。

  大年退步坐在衙役搬过来的木凳上,然后翘起二郎腿,不屑道:

  “我的衙役话说错了吗?你们不是外乡逃灾过来的?”

  “不是……县老爷,话不能这么说,若是您县内百姓这般说我们倒是可以接受,可衙役代表的是官家人,官家即朝廷……”

  “好了闭嘴!”

  大年气愤地站起身,本来今天就要忙着安置灾民的,他可不想浪费时间在这几个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