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双喜临门2-《穿越古代小村,种田养家成奶爸》

  晚上,夜风凉凉。

  大年关好院门,见小月还在厨房忙活,他就先回了里屋。

  摸黑点着油灯,伸着懒腰往床上一躺。

  还没一会呢,小月端盆热水进了来,责备大年没擦洗就躺着,一股子汗味把床单都弄脏了!

  “嘿嘿!”

  大年一个翻身起床,接过水盆,开始脱衣擦身。

  洗漱完,大年跟鱼一样又钻到床上,翘着腿儿闭目养神。

  小月解下头绳,想起今天白天灵音的话,想与大年说起,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转而说起其他事儿:

  “大年,之前那四个商人送的礼银,有十八两呢,要不……咱把它转送给王大人吧!”

  小月觉得大年才得重用,贿银可不能乱拿,得要保持清廉啥的。

  大年也觉得有理,闭着眼,嘴里嘟囔着明儿就送去。

  一夜无事。

  隔天早上,大年吃完早饭去往县衙,小月在厨房收拾碗筷,俩孩子到吴老二家的茶摊边上玩。

  不一会儿,翠儿又来了,进了厨房门就笑嘻嘻地问起小月昨夜咋样……

  “你呀!”

  小月拧干洗碗布,没好气地回了翠儿一句。

  “我月红没走呢,急啥!”

  翠儿眼见没打听到趣事儿,脸上闪过一丝失望,嘟着嘴帮小月摆好碗筷,说起刚刚看到大年出门,气色有些差,还扶着腰,得是要好好补补了。

  “姐,听说老鳖汤大补呢,现在嶂河边上好多鱼货呢,要不去抓两只回来?”

  翠儿扑闪着眼睛看着小月。

  只见小月擦干手,挂好抹布,朝着身旁的翠儿点了点头。

  回屋拿了些银钱,就跟翠儿出门了。

  路过茶摊,大丫二丫见自个娘亲出门,也屁颠颠地跟着一起。

  此时的嶂河,往来的渔船络绎不绝,号子声,呼喊声此起彼伏。

  所谓“一网鱼虾一网粮”,

  秋天气温低了些,鱼儿要储备过冬能量,所以拉上来的鱼,个个膘肥体壮,沉甸甸的很是喜人。

  小月几人下了渡口,来到一只渔船边,翠儿踩在河边的一块干石头上,把渔家喊了出来,要两只鳖。

  这渔家是之前包下秋捕的商贩请来的,有三人在。

  他们听到翠儿扯着嗓子说是要买鳖,不禁相视一笑。

  “姑娘,你也不打听打听,这嶂河黑鳖我们主家可是要收走的,不卖呢!要不拿些鱼吧!”

  “你!”

  翠儿被渔家的话儿惊了一下,刚想回怼,却看到不远处翠兰走了过来!

  “翠兰!翠……”

  翠儿只顾喊翠兰,脚下没注意差点从石头上滑倒,得亏小月手快扶了她一把。

  “小月,翠儿,你们在这干啥呀!”

  翠兰被翠儿刚刚的模样逗到了,一边笑,一边凑了过来。

  “还说呢,这渔家不卖鳖,说是他们主家要收!”

  翠儿气鼓鼓的,然后眼睛瞥向那几位渔家。

  翠兰眉头稍皱,看到小月就心生一计,只见她上前挽起小月的胳膊,冲着渔家喊道:

  “你们几个也不打听打听,这位可是衙门里李大人的夫人,莫说要你几只鳖了,就是这整条船的鱼货,她只要跟李大人说一声,你们主家明儿就得乖乖送上门来!”

  三个渔家一听,顿时心里起了疑惑:

  “李大人……好像是有这么个人物……”

  “别听她瞎说,哪有官家夫人穿这么素的,还是亲自来买鱼货……”

  “我看算了,还是把鳖给她们吧,万一是的呢……”

  三人这么商量了一下,回头赔起笑脸,打算从渔船上抓两只鳖来……

  “行行行,姐,我们上去看看!”

  翠儿拉起小月登上渔船,在渔家的指引下,看到篓里几只餐盘大小的黑鳖。

  翠儿刚挽起袖子,却被渔家拦了下来:

  “可别,这鳖嘴利着呢,咬着就不放,得等打雷才松口呢!”

  说完,拾起一旁的铁钳子,夹起一只鳖。

  那鳖似乎被惊到了,伸出长长的黑脖子咬那铁钳,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天呐,咬这么狠啊!”

  翠儿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禁发出声儿来。

  “抓两只,要两只公的!”

  “好嘞!”

  渔家熟练地抓住两只鳖,在给小月和翠儿过目后,帮着宰杀好。

  不过,在当小月接过鳖,准备给钱的时候,渔家却是摆摆手不收,说是白送,给李夫人尝尝鲜。

  “那怎么行,要给的!”

  小月说着就摸出钱袋子给钱。

  “那……一共八百钱!”

  “多少?!”

  小月才扯开钱袋子,一听价格,一下愣住了。

  这嶂河黑鳖本是野生的,而且很难抓,这渔家打上来送到主家处,得是要趁早运往京城,价格自然高得吓人。

  空气凝固了一会儿,

  翠儿见状,按回小月手中的钱袋,笑嘻嘻地拉着她下船:

  “哎呀姐,这几位大哥都说送你了,还给钱干啥,走走走!”

  看着她俩下船,渔家笑着无奈摇摇头,抽起一旁的撑杆划船走人。

  拎着鳖回家,

  大丫二丫见到娘亲捧出砂锅擦洗,又在院中处理宰好的老鳖,自是知道今天又有好吃的了。

  “你爹最近身体差了点,这鳖炖好,给他补补,也顺带给你们解解馋!”

  小月见俩孩子蹲在身边直勾勾看着,也是笑着给她俩解释道。

  不过,在看到二丫手中捏着板栗,小月想起家里还有些山参,切一截与鳖一起炖岂不是补上加补?

  于是,小月手脚麻利的收拾好老鳖,点起院中小灶,架锅炖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