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解决温饱-《穿越古代小村,种田养家成奶爸》

  李氏转身洗着碗筷,

  大年捏了捏小丫头的脸,走到厨房拿起葫芦瓢舀了一瓢水,挨个让她们洗完手。

  揭起锅盖,白色的蒸汽伴着肉香扑鼻而来,大年放了一块拇指粗的粗盐和一把葱叶子。

  “哇……这绝对是我做的最难吃的肉汤了!”

  大年尝了一口,嫌弃道。

  可其他人不这么看,勾人的肉香早就让她们端着碗等着了。

  大年见状,又添了一把柴火,肉很快熟了。

  一家人开开心心地捧着炖肉,吸溜吸溜地吃着!

  “对了,你们都知道我叫李大年,那么你们的名字呢?”

  大年嚼着嘴里没煮烂的肉块,问道。

  三个人都摇了摇头。

  在这个朝代,乡村女性是没有名字的,只有小名和外号,嫁了人,才能使用夫家的姓氏……

  “岂有此理!不行,从今天开始,你们都必须要有名字!”

  李大年吞下肉块,指着跟前的两个丫头说道:

  “你就叫李大丫,你叫李二丫!”

  “至于你嘛!”

  李大年转头看了看李氏,

  “你额头上那块胎记挺好看的,像月亮一样,就叫李小月吧!”

  李氏猛的一惊,一手捏着碗,一手捂住额头。

  她没想到李大年早就看到她的胎记了,也是因为这个胎记,她从小就被人嘲笑……

  “大年,这不好吧,我……”

  “好啦,就这么定了!我是一家之主,听我的,来,继续吃!”

  李大年舀起锅里的肉,又给大丫二丫还有小月添上了。

  小月端着微微发烫的碗底,心里也是升起一股暖意。

  吃完午饭,

  李大年四处逛了逛,熟悉周边环境,

  原来自家屋子不在村里,而是在离村口不远的村郊……

  只见篱笆外是一条长满青草的泥路,左边伸向村口,右边沿着泥田蜿蜒向前,望不到头。

  日子过得很快,到了傍晚,

  大年回到家,

  小月已经将家里收拾的很干净了。

  大年见厨房的灶台冒着热气,还以为小月在准备晚饭了。

  “小月,晚上吃啥呢?”

  大年笑呵呵地打开锅盖,却发现锅里只是开水……

  都说古人只吃两餐,甚至有些贫穷人家只吃一餐,其余的则用瓜果饱腹。

  “大年,我在烧水准备给孩子洗身子,早点睡呢!”

  小月端着一个黑黢黢的木盆走进来。

  大年摇了摇头,无奈地笑了笑。

  接着到屋外的水塘边扯了一把水芹菜,用猪油清炒,又将中午吃剩的肉汤热了一下。

  天色渐暗,

  一家人点着半支蜡烛简单吃了一点。

  随后小月带着孩子在里屋睡,大年则在厨房拿茅草当床铺,对付了一宿。

  第二天清晨,

  伴着阵阵鸡鸣和晨间露水,李大年跑完步刚想回家,却想到家中无米下锅,回去也是大眼瞪小眼。

  于是在村民的指引下,大年跑到十几里外的镇子上,找了一间当铺,用身上仅有的一枚塑料戒指,当了一两碎银。

  当铺老板捏着手中塑料戒指,心里暗暗嘲笑李大年是个呆子:

  “体积如此轻盈,雕工如此精美的戒指,少说也得上百两银子,小伙子还是太年轻啊!”

  而李大年在拿到碎银后出了门,心里也是直呼好险:

  “吃泡面赠送的戒指居然能当银子,得亏古人不知道塑料,不然要被捶死!”

  二人都以为自己占了便宜,那么问题来了,谁吃亏了呢?

  来不及多想,大年捏着碎银,在钱庄兑了五百个铜钱(一两银兑换一千铜钱)。

  因为乡间百姓流通的主要是铜钱,不兑换的话,用不了。

  拎着铜钱线,大年购买了二十斤粳米,一大块盐巴和一些调味品,又买了一口大锅,一个锯子和锤子。

  在路过一个包子铺时,顺道买了一袋肉包子……

  看看手中物品,已经差不多了,

  于是大年原路返回,他可不敢乱走,古代没有手机导航,万一迷路了可了不得!

  到了家中,太阳已经照到篱笆门了,

  小月在给大小丫洗着脸,见大年大包小包的钻进来,又惊又喜:

  “大年!你咋了,捡到钱了?”

  一边说,一边帮大年卸下身上的重物。

  大年笑了笑,没说什么。

  “呀……呀……”

  此时二丫凑到大年跟前,扭扭捏捏地指着大年腰间的那个大包,意思在问这个是什么。

  “你个机灵鬼,鼻子倒挺灵的!”

  大年笑着摸了摸二丫的头发,解下包裹,打开:

  “来,吃肉包子!”

  一团白花花的包子躺在灰色的包裹里,

  二丫看着大年的眼睛,试探性地捏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

  “都来吃吧!”

  大年招呼着大丫和小月过来,三个人围坐在院子里,吃着早饭。

  见大年没拿包子吃,

  二丫咿咿呀呀地将手中啃了一半的包子伸到大年面前,意思让他也吃。

  “好好好!”

  大年象征性的咬了一口包子皮,随后将又塞了一个包子到二丫手中。

  正吃着,

  大年从腰间摸出一块碎银子,递给小月:

  “给,这钱你拿着。”

  “不不不,我不用。”

  小月赶忙推辞道,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女子,在家里也用不着。

  “你别嫌弃呀,我听钱庄那老头说,这可以换五百个铜钱呢!”

  大年拉过小月的手,硬将银子塞到她手中:

  “想吃啥买啥!”

  “哦对了,给两个丫头买几身衣服,里衣和外衣多买几件!你也是,想穿啥衣服就去买!”

  其实大年不知道,在这里没有现成的衣服供村民购买,要想穿新衣,得先买布料,量尺寸,而后才能做成衣服。

  “好……”

  见大年如此坚持,小月不再拒绝:

  “这钱我收着,回头给孩子做几身衣服。”

  “对了,昨个村长要咱们家缴官粮,听说要一百来斤呢,眼下正是开春季节,你要不先去村长家问问,咱们家几亩地在哪里?得准备准备了……”

  小月的话倒是提醒了大年,

  他慢慢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行,那我去找下村长家的大门!”

  “这后面的山也不知道是谁在管着,我顺道去问问,不然等我上山砍了树,又得罚我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