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李大年做货郎2-《穿越古代小村,种田养家成奶爸》

  大年跑了不远,见甩开了她们,便撑着身子喘着气歇息起来。

  此时迎面走了一个老者,边走边看向大年。

  须发半黑不白,脸上皱纹不多,映衬着那双有神的眼睛,微微驼背,穿着粗布衣服,腰上缠着一根草带。

  “哎?这不是那天卖鱼的大爷吗?”

  大年眼睛闪过一点亮光,记起那日在武陵县卖桃回家时,在路上遇到的卖鱼老人,赶忙上前打着招呼。

  大爷也认出了大年,发出呵呵的笑声:

  “是你啊小兄弟!怎么了这是,不卖桃啦?改行当货郎了?”

  大爷说着便上前捏起大年的手臂,那力道,大年手腕处都麻了一下!

  “不是不是,同村大爷受了伤,我这是帮他卖呢!”

  说着那大爷就要拉大年去家里坐坐,刚好也喝点水解解暑。

  大年出门走得急,啥都没忘就是忘带水,见大爷如此热情,也就没拒绝了。

  二人进了村,到了一处徽派建筑前,

  白墙黑瓦翘屋檐,古香古色……

  大年愣了一下,他以为眼前的大爷家境应该不是很好,不然也不会穿粗布衣服……

  院门打开,是个书童打扮的下人:

  “老爷,您回来了?额……这位是?”

  “这是我请来的贵客,赶紧吩咐厨房,弄全鱼宴招待!”

  大年恍恍惚惚的,本来就是喝口水就走,一听到还要吃饭,这薄脸皮该往哪放!

  大爷意识到大年有些“退缩”,一把又攥住了他的手臂,这手劲大年这个兵哥哥竟一时无法挣脱:

  “小兄弟,既然到了这,就入乡随俗吧,听我的,吃了饭再走!啊?”

  等不到大年拒绝,大爷就把大年拉到了屋里,随后下人帮大年把货担子挑了进来。

  “大爷,我还得卖货呢,就不吃了吧!”

  “货不急,待会我找人帮你销了,来人,上茶!”

  “啊?!”

  进了堂屋,一番交流后得知,

  这大爷姓陶,乃是这武陵县有名的养鱼大户,家财万贯,但平日里生活节俭,粗衣粗食,也就来客时才会有酒有肉,

  按他的话说,由奢入俭难嘛。

  大年这边等着酒菜,

  而在桃源村,

  小月则领着两个丫头,在村南竹林帮着自己娘砍竹子。

  说到竹子,

  这段时间小月娘可是赚了好大一笔,因为每年村里鲜桃成熟都会用竹筐包装,而她的竹筐价格优惠,质量好,所以天天都有人来订购。

  所积攒的银钱比大年家里还多呢。

  忙到一半,小月娘看着自己女儿一边干活一边哼着小曲,不禁是又喜又忧:

  “丫头啊,你这成亲也有几个月了吧?肚子怎么一点动静没有?是不是大年他嫌弃你,很少和你睡啊?”

  小月娘这番话让小月手中的竹叶枝儿停了下来,顿时羞红了脸,转过身去。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有大丫和二丫这两个丫头睡在中间,就算二人是干柴烈火也没地方去烧啊!

  想到这里,小月娘看了看在自个屋前玩泥巴搭泥人的大丫二丫,心里马上有了主意。

  反正这会自己身上有点闲钱,何不把她们暂时接到这里来住几日,让大年和小月有时间有空间去做点什么。

  想法一出来,

  小月倒是没什么意见,估计大年也不会有。

  两个丫头倒是二丫头有些舍不得,毕竟大年待她可好了,晚上不偎在他怀里怕是都睡不着。

  可一看到外婆院子里还有竹马竹凳好多玩具,自己爹爹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就答应了下来。

  吃完午饭,临近下午。

  小月准备拎着包袱回家,小月娘叫住了她,神秘兮兮的交给她一个小瓶子,吩咐道:

  “这个呀,每天晚上倒一勺子泡水给大年喝,喝完再睡,听到没?”

  “娘……这这是什么?”

  小月看着手中赤红色的葫芦瓶,心里虽然猜到一二,但是还是问了出来。

  小月娘瞥了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呐,反正我急着抱外孙,你俩抓紧就是,拿好!”

  “娘……我不要,大年他也不需要这个……”

  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只见小月捏着瓶子塞进包袱里,低着头往家里走去……

  大年这个时候才从陶大爷家里吃完全鱼宴。

  家常熬鲫鱼,清蒸银边鱼,葱花鲤鱼,鸳鸯鱼卷,煎闷白鱼,拌生鱼片等等……

  总之大年脑子里全是鱼鱼鱼。

  一旁陶大爷见吃得差不多了,便招呼着下人收拾碗筷,自己则领着大年到了自个那十几亩鱼塘。

  吩咐着伙计,打了三条一米多长的大青鱼,交给大年。

  “上次多亏你了,我家孙女之前得了怪病,什么大夫都看过了,可就是看不好。”

  陶大爷吧嗒着抽着烟枪,解释道。

  之前大年买的那条鱼,是位老道让陶大爷去卖的,说是大年给了多少钱,就来抓多少的药,若是一天都没人来买,则孙女必死无疑。

  大年给了钱,陶大爷按钱的数目去抓药,孙女果然好了起来……

  “害,这都是封建迷信,哪有那么神神叨叨!”

  大年先是不以为然,还嬉笑着说着,但是一看到陶大爷一脸严肃的时候,才意识到不可随意否定他人的信仰……

  好在陶大爷也没有说大年什么,二人拎着鱼回到家。

  此时陶家的下人已经给大年找好来买货的买家了,有七八位妇人,正等着大年来拿货呢。

  货郎货担子上的货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需由货郎亲自取下交给买者。

  大年不敢耽搁,从怀里抽出价目表赶紧上前卖货。

  卖空了货担子,数了数,共得四百七十三枚铜钱。

  货已卖完,大年也准备着回家了,临走时陶大爷还想给大年银钱,被拒绝了,于是他对大年邀约道:

  “以后要是缺活干,就到我这来,你帮我捕鱼,我给你报酬!”

  “行!谢谢大爷!”

  大年挑着空货担子美滋滋的上了路回家。

  半路上,

  遇到一个小贩在卖青苹果。

  青苹果用圆柱形的竹筐装着,每筐大约二十多个,远远看去,就像装了一筐网球一样。

  “小兄弟,这个多少钱?”

  “小本买卖,一筐五十铜钱……”

  小贩看到大年过来,赶忙凑过来拎起一筐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