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李大年做贼-《穿越古代小村,种田养家成奶爸》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

  大年继续牵着牛车在田间帮忙,

  小月则领着丫头们跟在后面,每收完一亩地,她们就摘完几垄野菊花。

  毕竟稻谷不收割,田埂间的缝隙很小,低头摘拣野菊花的话不方便。

  这天上午,就当村民们收完稻谷,在村口的场院脱完粒,装袋计算产量的时候,衙门里也来人了。

  大路上,一行人带着粮车,拿着账簿,扛着大红桌子,看样子是来收官粮的。

  村长见状,赶忙拍了拍身上的花锦长袍,笑眯眯的迎了上去。

  “哼,平时办事不见人影,收官粮倒是来的挺快,这袋口都还没扎紧呢,就想着捞一斗!”

  “就是就是!”

  村民们手上捏着粮袋口,扎着草绳,本来挺好的心情被县衙的人给破坏了。

  为首的是县衙的陈主簿,他吩咐着左右衙役放好桌椅,摆上笔墨:

  “赵村长,粮都收完了吧,还是老规矩,一十税一,你看着张罗吧!”

  “行行行,大人稍候,我回去拿税本,马上就办!”

  看着村长屁颠屁颠的样子,大年在一旁摸着老牛的大长脸,不禁抿嘴笑了笑。

  很快,村长拿回了税本,然后吩咐着村里劳动力帮忙称重,大年也是上前帮助扛起了粮袋。

  “今年还行,嘿嘿,一亩地打了三百多斤呢,四亩地就是一千两百多。”

  “可惜了,还要交一百二十斤官粮,真是心疼啊!”

  村民们脸上又喜又忧,喜的是丰收,忧的是舍不得粮……

  等到各家交完官粮,县衙主簿收起算盘和账簿,正打算离去的时候,忽然问起村长:

  “哎?我记得你们村有个叫李大年的,他今年没种地,根据朝廷政令,要补贴他每月五斤米面!他人呢!”

  “啊……这个……”

  “我在这!我在这!”

  还没等村长回复主簿,大年举起手,龇牙咧嘴的跑了过来!

  “哦……你就是是吧,额……下午的话,有空你就来县衙开官凭,然后去府库领粮吧!”

  陈主簿说着,看着大年那健硕的身材,不禁投来赞赏的目光,随后大手一摆,带着人拉着粮车往县衙走去了。

  县衙的人走后,大年转身继续帮村民搬送粮袋,先入库,然后找时间晒干再处理。

  忙完后,已经是中午了。

  大年因为急着去领补贴粮,连午饭都没吃就奔向了镇子上。

  小月本想让他赶着牛车去,毕竟扛回来很费力气呢,可大年没有在意,表示满打满算也才六十斤,有劲呢!

  这倒是实话,五十斤石头扛着有千斤重,要是五十斤钞票呢,扛着岂不是要飞起来?

  紧赶慢赶,大年到了镇上集市,花三十铜钱打了一壶酒,然后到县衙找到邢捕头,送上酒开了官凭。

  最后在邢捕头的指引下,找到了府库,走了进去。

  府库是个类似四合院的院子,黑瓦黑柱子,一旁有个房间,门虚掩着,大年敲了敲门……

  “谁啊!进来!”

  里面传出一个男子的声音,让大年进去。

  大年吱呀一声推开门,一股烟味飘了出来,大年猛吸了一口。

  “你是来干嘛的?”

  面前的桌案后坐着一名男子,穿着黑色雨丝锦长袍,竖着冠,浓眉大眼,嘴角上扬似笑非笑的。

  大年看着跟前的男子有些眼熟,但自己一时也记不起在哪见过。

  “你好,我是桃源村李大年,来领补贴粮,这是官凭。”

  大年一边说一边递上刚刚在县衙开的官凭。

  那男子接过官凭,左看右看,还瞥了一眼大年。

  “行吧,在这签字摁手印,粮袋在那,自己去扛!”

  大年想都没想就签字按下手印,可弄完一拎粮袋就发现不对了:

  “不对啊,六十斤怎么才这么点重!”

  作为军人,对重量是十分敏感的,大年一拎粮袋就知道分量不够。

  问起那男子是不是搞错了,岂料他脸色一变,没好气的说道:

  “怎么了?爱要不要,你字都签了还想多拿?快滚!”

  “你……”

  大年听到这话,脾气马上就上来了,刚想好好讨教一番却被手中的粮袋“拦”了下来。

  “行吧……”

  思考了一下大年还是没说话,扛着粮袋就出了门。

  “回家倒完粮,记得把粮袋还回来,别想留下自己用!”

  大年听着身后的男子的嬉笑,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等回到家,小月接过粮袋,清点了一下。

  三十斤糙米,十斤面粉。

  小月倒是很开心,两个丫头也是,吵着晚上要小月给她们做鸡蛋面吃呢。

  “爹,你怎么了,一回来就不高兴,我跟小妹听外婆的话,不要糖吃呢,以后多吃饭!”

  大丫头看到大年坐在院子里,垮着脸,上来安慰道。

  “呵呵!”

  大年摸着大丫头头上的头绳,心情也是好了许多:

  “没事没事,爹爹只是赶路累了休息一下!”

  拍了拍大丫头的脸,大年站起身,折起那粮袋:

  “我去还这个粮袋子,马上回来!”

  说完就出了门。

  “天黑前要回来啊!晚上做面条吃,可别再去喝酒了!”

  小月追着大年的身影,大声喊道。

  “知道啦!”

  ……

  到了府库,大年刚准备进门,不小心听到里面传来谈话嘻嘻哈哈的声音:

  “哈哈哈,那李大年我看也不咋的,我姐是怎么怕他的!”

  “他来领粮,老子扣他二十斤粮他屁都不敢放一个,哈哈哈!”

  “是是是,钱大人所言极是!”

  大年在外头一听顿时恍然大悟。

  “姓钱?姐姐?那不是村长夫人的弟弟吗?好家伙,在这等着我呢!”

  大年怒不可遏,刚想踹开门,猛的想起小月的话,晚上还要回去吃面呢。

  “算了!”

  大年敲了敲门,进了屋,屋内是个衙役和姓钱的在,见大年走进来,立刻收起笑,不说话了。

  大年一声不吭的放下粮袋,转身出门回家。

  所谓“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大年在路上气得差点磨掉后槽牙。

  “不行……不是我的我分文不取,是我的我锱铢必较!”

  大年回头看了看镇子的方向,心里已经在盘算着晚上夜探府库,拿回自己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