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卖春笋-《穿越古代小村,种田养家成奶爸》

  一天后,

  天气慢慢转暖了,门前的草地和柳树都开始冒些绿色。

  “走慢点啊,不急!”

  这天上午,天气凉爽,大年带着两个丫头到村南竹林去挖些春笋。

  小月娘吩咐着的,竹林笋子这个时候可以采些拿到集市去卖,十铜一斤呢。

  父女三人扛着大筐小筐,边走边唱,走到村南竹林就开始找笋子了。

  笋子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呈青褐色,还冒着绿芽儿,大年带着丫头她们只找半米长左右,黄瓜般粗壮的先拔掉,剩余小的笋子则留着让它继续长一些。

  “姐……我的!”

  二丫头双手抬着自个的小箩筐,见姐姐手里拔了好几根笋子,便凑上前让她把笋子放自己筐里。

  “可拎得动啦?把筐背上!”

  大丫头放好笋子到小妹的筐里,帮她背上筐。

  二丫头闻着清香的笋子,双手捏着筐把,一脸满足。

  “爹爹,拔了好些,要是都卖了,我跟小妹也能拿到钱吗?”

  大丫头一边拔一边扭头问起大年,等会上集市卖了钱,她跟小妹可能分到一点。

  “可以呀!你们俩好好做,卖多少都算你俩的!”

  大年这话让大丫头咧嘴一笑,然后悄咪咪地捂手在二丫头耳边说了些悄悄话。

  “嘿嘿!好!”

  二丫头听后乐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喜滋滋的跟着姐姐后头忙活起来。

  年节过去有段时间了,最近村里孩童流行一种藤球玩具,还挂着彩带,大丫跟二丫和伙伴们玩的时候总是被他们嫌弃不带球,被白眼好几次了。

  “哼,等我卖了笋子,得了铜钱也买个球!”

  大丫抿着嘴认真拔笋子,心里已经在盘算着待会能卖多少钱……

  不到半个时辰,竹林没逛完,自己的筐子倒是已经满了。

  大年看了看,觉得差不多了就领着丫头俩回家。

  “带一份饭就行,中午带她们去吃馆子,解解馋!”

  小月做了饭,想着大年带丫头去卖笋子,中午肯定赶不回来吃饭的,特地备了三份饭,大年笑了笑,只带了一个竹饭筒就挑着两大筐笋子出发了。

  之前家里的秤砣被小月弄丢了,大年让丫头俩在村口等着,他去周四叔家借来秤钩和秤砣。

  “嘿嘿,拿去用呗,客气啥!”

  “对了,你四婶今儿做了饺子,晚饭记得带丫头来尝尝啊!”

  “行!谢谢叔!”

  大年捏着工具告别周四叔就带着丫头去集市了。

  五六公里的路,不算远,可二丫头那个小短腿走得没多久就开始“打滑”,大年于是挑着两个筐子,让二丫头坐自个肩膀上……

  “丫头!你可还走得动?”

  “爹爹你放心吧,我能走!”

  大丫头一边扶着筐子,一边说道。

  “哈哈,好了好了,不用你扶,你这一扶啊,这前后重量就不一样了,爹爹呀,挑着更累!”

  “走吧!”

  就这样父女三人挑着货到了集市。

  此时正值上午,集市的摊位已经被挤满了,有卖菜卖水果卖衣服卖干货的……

  等了有一会儿,

  有个老婆婆卖完了自己的菜,见大年她们在那边等,于是招了招手,把自己的摊位让给大年了。

  “谢谢大娘!”

  大年放下两个筐子,一边抽出扁担,一边谢着。

  “客气啥,你不是衙门里的官爷嘛,去年我卖灶糖的时候还是你帮我的呐!忘了?”

  大年听完老婆婆的话才认起跟前的人。

  走之前老婆婆还买了两斤笋子,说这个可是稀罕玩意,买点回去炒肉给孙子吃!

  “大娘慢走啊!”

  老婆婆刚走大年就开始抽出笋子摊在竹筐边上……

  “大叔,大婶,这是竹笋,我跟小妹早上才摘的,新鲜着呢!您看看!”

  大丫头手里握着两个竹笋,向路过的每个人都喊了几声,还剥开竹笋叶儿给他们瞧瞧,引来客人就指着大年的筐子让他们挑选,这一身的干练劲儿让周围的小贩都纷纷点头称赞。

  倒是二丫头捏着手里的笋子有些不知所措了,看到有人在筐子里挑笋子,也支支吾吾的递上自己手里的笋子,惹了不少笑声!

  大年此时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丫头俩负责招呼买家,他就负责称重计算钱。

  或许是丫头俩精明能干,惹来不少买家,亦或是春笋本就是紧俏货儿,大家都想尝鲜,大年挑着的两筐笋子竟不到二十分钟就卖完了!

  “大兄弟!明天还有吗?你也多弄点来啊!”

  “就是,这么点炒一盘就没了!”

  “哈哈!笋子少你多放点肉不就行了!”

  “我不管啊!明天给我先定个五斤的!”

  乡民们七嘴八舌的围着大年的摊子,嫌弃他今天带少了。

  “好嘞,明儿多摘些来!”

  大年笑呵呵的送走诸位乡民,挑着空筐子带着丫头到了一个面馆。

  “爹爹,吃大肉面,要辣酱!”

  还没在店外客桌坐稳大丫头就开始点菜了。

  “好好好!老板!两碗大肉面!”

  大年把二丫头抱上桌,抽出筷子喊了一声。

  “好嘞,两碗大肉面!”

  面馆的生意不错,锅里的汤面正冒着热气,除了肉片不能加,面条和辣酱还有其他调味品都是免费加的!

  在等面条的时候,大年拎出钱袋抖了抖,发出清脆的铜钱叮叮声!

  “爹爹!多少钱啊?”

  “一共二十一斤笋子,十铜一斤!”

  “二百一十!”

  听着大年的话,大丫头先是一乐,然后贼兮兮的问大年分多少给她和小妹。

  “呐,今天你俩表现都不错,功劳都有你们的一半儿,这钱也就分你们一半!”

  大年说着又捏了捏钱袋子。

  “好……那我跟小妹想买个藤球,就用这个钱买……”

  大丫头试探性的问了大年。

  这时面馆伙计端了面上桌了,大年一边给丫头分筷子,一边笑了笑:

  “好好好,先吃面,吃完爹爹带你们去买!”

  大丫头点头一笑,二丫头也跟着姐姐后面乐了起来。

  丫头俩沾着辣酱吸着面条喝着汤,大年则掏出饭筒吃带来的饭。

  白米饭加干鱼,再加上面馆里的辣酱,别有一番风味呢!

  正吃着,

  同村的三猴子带着一个青年背着包袱认出了大年,赶忙凑了过来!

  “年哥,带丫头出门啊!呵呵!”

  哥俩坐到大年一桌也都点了一碗面。

  “年哥,村外如今都在修路,好些路都走不通了,村里的桃儿今年可咋办,二月红也要挂红了,得想着法子找路卖出去呢!”

  三猴子一边吃着面,一边想着大年哥在衙门里有些关系,看他可有法子帮帮忙。

  大年用筷子一下一下戳着竹饭筒,嘴里慢慢嚼着饭菜:

  “嗯……行吧!回头我想想办法,有了好路子我再跟村长说一声!”

  “好嘞,谢谢年哥,吸溜~”

  三猴子吃着面嘴巴一咧,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眼神中倒是显得既真诚又崇拜。

  吃完了饭,告别三猴子哥俩,大年带着丫头俩去买藤球。

  本来大年是准备买两个的,一人一个,谁也不抢谁的,可大丫头坚持只要一个。

  “两个球玩不开的,一个球才好玩,是吧小妹?”

  二丫头眼见就要买到球了,赶紧点点头!

  “那就买一个咯!”

  大年摸着两个丫头的头发,然后付了十五铜钱,拿了球。

  “拿好啊,街上可不能玩球,等回家玩!”

  “知道了爹爹!”

  就这样,大丫头把球放到大年挑着的空筐子里,跟着大年后头继续逛街了。

  直到晚霞洒满西边,

  父女三人才挑着筐走在回家路上。

  筐里买了好些东西,有一个小锄头,一把新菜刀,四双黑色小布鞋,还有四条新毛巾还有一块皂角。

  三人乐呵呵的摇着身子走着路……

  “来,爹爹教你们唱首歌!怎么样?”

  “好啊好啊!”

  大丫和二丫欢笑道。

  只见大年润了润嗓子: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

  “胸前红花印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

  丫头俩不知道歌词含义,

  但也跟着后面哼唱着,在晚霞的映衬下,踏着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