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支援东部-《亮剑光芒冷,马踏樱花红》

  泥河湾,临时指挥部。

  如今在这驻扎的不只是两个团,而是北面第三军分区。

  但军分区和军分区也有不同,普通军分区常辖1-2个主力团,和地方团或支队,部队士兵数量也都不一样。

  第三军分区是第一批成的军分军,这次又带来一个主力团。

  砰……

  “司令,一定要王睿给我们一个交待。”

  “他占领了两省交界北面出口,我们东面成了云中城突围最佳选择。”

  二团长话没说完,砰……

  司令气得一拍桌子。

  “王睿是你能叫的,还有没有规矩?”

  二团长吓得一缩脑袋,“司令是我错了,是我太过着急。”

  “但是,他们铁芦山打汪陶县,我们为他守东大门。”

  “现在他们完成了任务,把我们顶在最前面,这也太过分了。”

  呵呵……

  司令微微一笑,“那咱们怎么不走啊?”

  “人家王睿让咱们留在这了吗?”

  二团长将脑袋一低,泥河湾太香了,有3个县城,而再向南延伸还有1个县城。

  这4个县城,外围四面环山,只有东西公路两个出口,完全是易守难攻。

  而且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经济繁荣。

  怎么可能舍得放弃?

  “那,那怎么办?”

  “鬼子肯定不会放弃,云中城出兵,东面在出兵,这鬼子两面夹击,谁能防住啊?”

  当当当……

  敲门声响起。

  “进来。”

  通信兵进屋,“报告,从怀柔县方向来30辆汽车。”

  “车上物品用布盖着,有10辆汽车拉着士兵,从士兵穿着看,是铁芦山部队。”

  司令面上露出淡淡微笑,“支援这不是来了吗?”

  二团长面露惊喜,“会不会有重型迫击炮?”

  四周人,同样面带欣喜看向自家司令员,司令员却是长长叹了口气。

  “前段时间,士兵两人一支枪,每人10颗子弹,一个团机枪不到10挺,迫击炮不到5门。”

  “还吃不饱,穿不暖,你们也没抱怨。”

  “现在,步枪人手一支,子弹每人45发,一个团有机枪20挺,迫击炮12门。”

  “武器充足,反而还想要重型迫击炮?”

  砰……

  一掌拍在会议桌子,声音之大贯穿整个会议室。

  “看来你们这是过上了好日子,不会打仗了是不?”

  “如果不会打,把你们和其他团换换。”

  “如今铁芦山高射炮3营在这,不用你们,我也能守住这段出口。”

  司令发怒,瞬间整个会议噤若寒蝉。

  3个团长,一个个低下脑袋,面带愧色。

  “记住,哪怕什么也没带来,也是我军分区的客人。”

  “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就算给你们重型迫击炮,你们有炮手吗?”

  “王睿比你们几个团长年纪都小,但目光长远、心胸若谷。”

  “再看看你们,打仗不如王睿也就算了,这胸襟也不行,太让我失望了!”

  说完转身看向自己的老搭档,“让他们三个团长写3000字检讨,写完你好好看看。”

  “写不好重写,写不深刻重写,不行让人代笔。”

  三个团长,只有一团长没啥变化,二团长和五团长脑袋更低了。

  一团长是小学毕业,这些年不断学习,写个检讨,真不是个事儿。

  但二团长和五团长,如果说打仗?

  主意是一个接一个。

  如果说写字?

  还是算了吧!

  政委微微笑了笑,“行了,别生气了。”

  “我会好好检查。”

  “王指挥也不来电报,也不说支援什么,也难怪他们几个乱猜。”

  又一名通信兵跑来,“报告,铁芦山电报。”

  半小时后,汽车停在进山公路出口。

  车上士兵下车排队,一名上前,“报告,铁芦山建筑连,奉命前来报到。”

  司令员握着建筑连长的手,“这次拉来的材料,能建多少暗堡啊?”

  “速度如何呀?”

  “报告,首批运来炸药8吨,水泥20吨,钢筋2吨。”

  “材料会根据规模、大小、数量等再次运输。”

  “我连共105人,如果配合士兵足够,建立小型暗堡,5天最少能建50个。”

  嘶……

  一片吸气之声传来。

  “你们还能建筑什么?”

  “报告,大型暗堡8天为一个周期,我们出5名战士,辅助其他士兵即可。”

  “可以建防飞机轰炸指挥部,防飞机轰炸暗堡,防高炮底座碉堡,其他建设需要王指挥开通权限。”

  嘶……

  又是一片吸气之声。

  军分区司令员也是惊讶不已,“这次给我们建碉堡规模是什么?”

  “报告,不设上限。”

  回答之声毫不犹豫,声音铿锵有力。

  “好,好,好!”

  司令员非常高兴,“你们一路辛苦,先休息休息。”

  “报告,时刻有可能发生战争,不能休息。”

  “请领我们去防守位置,我们按战场需要考察,规划,绘制图纸,确认方案等前期工作。”

  这是王睿对东部友军的安排。

  只要鬼子调兵不及时,云中城鬼子想跑可就难喽。

  再说西面方向的李云龙。

  一路西行,与当地游击队联系后,将指挥部安排在赵家裕。

  没等进村,战士们舍不得从铁芦山支援的胶底鞋,立刻换上草鞋。

  如果不是和王睿一同出发,怕遭到王睿训斥,胶底鞋肯定背在了身后。

  进村后修房、挑水、给乡亲们看病,赵家裕立刻热闹了起来。

  一家普通的三间土房,成了李云龙的指挥部。

  赵刚与当地妇救会等亲单位联系,李云龙安排明暗哨。

  翌日,红光乍现,金鸡啼鸣。

  李云龙拿着地图,亲自考察各地地形。

  中午,到南家村时,孔捷带着9团赶了过来。

  两人见面,敬礼过后,“老孔,你们团来干什么?”

  孔捷抽出烟袋锅,慢慢压上烟丝,“你老来了此地,我还防这两个县干啥?”

  “你李云龙厉害呀!”

  “王指挥下令,让我带9团听你老李指挥。”

  哈哈哈哈哈……

  李云龙乐的,嘴都咧到了耳根,“王睿英明啊!”

  “就知道你老孔不如咱老李,有了两个团,咱老李不干出点名堂,那岂不让人笑话。”

  “这次,你带多少部队过来?”

  “咳咳……,只有一个营。”

  “啥?”

  李云龙急了,“铁芦山前8个步兵团都补充了士兵,你们第9团成了后娘养的。”

  孔捷微微一笑,“兵是有,但都是新兵,带两个营新兵怎么上战场?”

  李云龙气得,手指孔捷的手都在颤抖,“你不会让他们打扫战场啊?”

  “学再多,都不如打上一仗。”

  “你说,你怎么就这么愣呢?”

  “如果你带来3个营,稍加训练,咱老李敢把两个县城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