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卖爆了-《穿成三个卷王的娘后,功德爆表了》

  冯氏牙痛难忍,没好气道:“什么怎么办?

  没见你公爹饭还没吃吗?还不赶快起来做饭?”

  “唉,是。”

  冯氏似是还没发泄够,骂道:“一日日的就知道躲懒,怎么,难不成还要我这个婆母伺候你吃喝拉撒不成?

  说是读书人家的闺女,竟是连这点子教养都没有。”

  朱氏躲在灶台后偷擦眼泪,被冯氏瞧见了:“你这是做给谁看?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为难你了。

  我告诉你,明日起早食也是你做,你要再躲懒,我就去亲家问问,你们家是怎么教的女儿?”

  朱氏忙道:“娘,我知错了。”

  婆婆这个大嗓门要是去了镇上,左邻右舍马上都会知道,那家里姐妹的名声都会被牵累。

  冯氏冷“哼”一声,把朱氏训了一顿,心里这股子火才泄了点去。

  只有钟小惠暗暗得意嫂子终于得了教训,这么看来,还得感谢大丫送来的粽子。

  “娘,大丫这是故意的,以后你别再给她那么多粮了,把她的胆都养肥了。”

  “你给我闭嘴,”冯氏横了她一眼,“还轮不到你教我怎么做人。你也是,以后少惹大丫。

  过了农忙,娘就要开始给你相看,给我安分待在家里。”

  钟大山见冯氏发火了,也不敢说什么,怕娘把一股子火也发到他身上。

  *

  钟小小抱着小闺女回家,贝儿见她背了粮,又挣扎着不要她抱,从她身上溜了下来。

  见贝儿眼睛红红的,钟小小心里也不是滋味,觉着自己不该和孩子不道而别。

  接下来七日,除去两日下雨,钟小小都带着三个孩子在镇上摆摊。

  小乞丐说到做到,真为她占到了绸缎铺前大树下的摊位。

  卖紫苏饮的生意也渐入佳境,每日能卖到百来杯。

  还是要感谢河对岸的大力团购,苏子饮在镇上渐渐风靡开来,来她这里买饮子的男子也多了起来。

  后来她才知道,大佑朝的男子素有春日簪花的习俗,他们也不排斥粉色。

  除了苏子饮,麦芽糖也卖得不错。

  东宝这回咬咬牙,成本2文的麦芽糖,他硬生生给定价定了6文。

  要不比他在村里收药材的利润都低了。

  按照娘的嘱咐,每次都拿出两个小罐子放在车上叫卖,有人光顾摊子的时候,娘也会介绍:“金银花薄荷麦芽糖清热消暑,生姜麦芽糖温中理气润肺。”

  原本东宝担心会卖不掉,在他看来太贵了,换他他可舍不得买,6文钱可以卖两个肉包呢。

  可出乎他意料,麦芽糖都卖爆了。

  用娘的话说,蟠龙镇的消费力很强的。

  镇上除了乡绅,河对岸的青楼楚馆,还有不少客商往来。

  甚至连码头抗包的苦力听说金银花麦芽糖吃了孩子不生热疖子,都舍得买回去给孩子甜甜嘴。

  他们平日里在镇上抗包,一般都是一两个月、甚至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一日二三十文的工钱,他们也能买得起。

  东宝觉得一日能卖个一两罐不错了,那也能赚上百来文钱,突然有天有人问他,这一罐子怎么卖?

  东宝都傻了。

  他看向娘,娘正在忙着卖饮子,没空帮他。

  好在他很快冷静下来,这一罐子可以卖20份,算上瓦罐5文钱,那就是125文。

  那人身上穿着绸缎,客商模样,说话时有些轻微咳嗽。

  东宝就向他推荐了生姜麦芽糖。

  客商见他小小的人儿竟会做生意,也稀奇得很,说是昨日听客栈里的同行说起你们家的麦芽糖才来的。

  客栈里行商居多,有些水土不服的,冲一碗生姜麦芽糖水吃下去,脾胃舒服许多。

  蟠龙镇连接着水陆码头,晕船时什么都不想吃,冲一碗麦芽糖水不至于虚脱,所以他才想着临走前来采买上一罐。

  钟小小这边忙完,发现东宝像个小大人似的,和那客商攀谈起来,最后从筐子里拿了一罐密封好的麦芽糖给了他。

  人走后,东宝一本正经地和她说:“娘,我们要多进些瓦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