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旧地重游-《灾年不逃荒,我带着族人深山求生》

  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出了京城,引来了不少百姓驻足观望。

  低调宽大的马车,一脸冷肃,骑着骏马紧随左右的护卫。

  有人观望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拉着身边的路人打听情况。

  “这是谁啊,怎么这么大的阵势?”

  “不知道啊,我也是好奇,才停下看热闹的。”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那最前面的,可不就是南越王的车驾吗!”

  “真的假的?南越王这是要去哪里啊?”

  “这我哪里知道,先别瞎打听,听听其他人怎么说!”

  “……”

  陆元元并没有骑马,而是陪着老夫人坐在马车里面。

  这次回枫林村,陆元元说通了顾老夫人,准备带她去枫林村看看。

  至于顾焕之,本来也想辞官归隐,可惜还没有说出口,就被建安帝召见。

  他如今是太子太傅,绝不可懈怠对太子的教导。

  毕竟这关系到大越的未来。

  顾焕之请辞的话卡在喉间,怎么也说不出口。

  最后只能悻悻的领命退下。

  府里离不开当家主母,宇文悦无奈只能留下。

  目送婆母儿媳带着两个小孙子离去,宇文悦满心怅然。

  还有太上皇,早早就让连公公送信过来,何时启程,定要告知于他。

  陆元元自然非常高兴,这也是之前答应太上皇的。

  不过让陆元元意外的是,凌照和邝青二人,竟然也早已收拾好了行囊,非要跟着去枫林村。

  陆元元还能说什么!

  启程之时,两人早早带着护卫在外城,等着陆元元的队伍。

  陆元元给两人见礼后,不由打趣二人。

  “凌爷爷,邝爷爷,原来您二老同时辞官,是为了跟着一起去枫林村旧地重游啊!”

  凌照朗声大笑起来:“小丫头,老头子我早已厌倦了每日早起上朝的日子,才下定决心辞官的。

  自此之后,天高任鸟飞,老头子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天地之大,任我翱翔!”

  “凌爷爷,你老人家高兴就好!”

  陆元元还能说什么,只能给她悄悄竖起大拇指。

  “不错,兢兢业业为官数十载,也是该放松放松了!”

  邝青神清气爽的看向陆元元,两眼放光。

  “小丫头,这次去了枫林村,咱们还去大峡谷那边狩猎怎么样?

  老头子我可是经常听邓侯爷说起,你们狩猎之事,还真是向往已久呐!”

  “这有何难,等到了枫林村,咱们就去大峡谷那边狩猎,保准让你尽兴!”

  陆元元也早就想起大峡谷那边肥美的野物,这次回去当然要去过把瘾。

  队伍出城后就渐渐快了起来。

  傍晚时分,就赶到了京城五十里之外的兴安码头。

  这里便是离京城最近的运河,经过清淤拓宽后,修建了码头,可以走水路直通郓州。

  兴安知县早已接到朝廷快马传来的圣旨。

  南越王还乡,要征用官船。

  等陆元元的队伍到达兴安县后,兴安知县早已带人等在城门口。

  看到浩浩荡荡的队伍抵,知县连忙跪地高呼。

  “兴安知县刘长山,恭迎南越王大驾!”

  顾云飞打马上前,扬声说道:“刘知县,起来吧,此次南越王回乡祭祖,本官奉命前来借调官船,可有准备好?”

  “回大人,下官早已让人准备好了,只待大人启航!”

  刘知县躬身恭敬的回话。

  “好!”

  顾云飞抱拳说道:“刘知县有心了,今日天色已晚,可有准备好住处?”

  “大人,下官已让人准备了几处宅子,随时可以入住!”

  “那就麻烦前面引路!”

  “是,下官这就带大人过去!”

  刘知县说罢,就转身上了马车,在前面引路。

  队伍进城后,很快来到县衙附近时,天色已经暗了下去。

  几座府邸门口都挂起了灯笼,站着不少衙役。

  看到浩浩荡荡的队伍,衙役赶紧迎了上来。

  宅子很大,刘知县还让人准备了饭菜。

  一夜无话。

  翌日,晨曦微露,众人就早早吃过早饭,准备出发。

  刘知县早已等在宅子外面,要拜见陆元元。

  “昨日时间有些晚了,下官不曾拜见南越王,还请南越王见谅!今日特来给南越王请安!”

  陆元元扶着顾老夫人的胳膊出了宅子,就看到刘知县跪地高呼。

  “起来吧!”

  挥手让他起来,脚步不停。

  “刘知县,走吧,莫要误了时辰!”

  “是,下官知道了!”

  队伍出了县城,行了约莫十里路,来到了兴安码头。

  码头停靠着不少船只,最醒目的,就是几艘高大的官船。

  “王爷请看,那便是官船!”

  刘知县指着江面上停泊的几艘大船,对陆元元说道。

  “好,劳烦大人了,告辞!”

  陆元元客气的点点头。

  “不敢,这是下官职责所在!”

  刘知县欲言又止的看着顾云飞。

  “刘大人,可是还有事?”

  刘知县忙躬身施礼:“南越王巾帼不让须眉,今日有幸一睹南越王风采,实在是幸事,若他日归来,下官定然要让下官一尽地主之谊!”

  “好!刘知县,时辰不早了,本王就登船了!”

  “是下官恭送南越王!”

  队伍很快有序的上了官船。

  刘知县看着远去的官船,有些出神。

  “大人,该回去了!”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师爷出声提醒。

  “哦,回吧!”

  刘知县回神,收回目光,看向身边一脸担心的师爷。

  “大人,可是心情不畅?”

  “没什么,就是有些感慨罢了!”

  刘知县摇摇头,有些郁闷的说道:“师爷,关于这位南越王,你知道多少?”

  “回大人,据说这位南越王,是北境一户农家……”

  “……”

  刘知县听后,震惊不已,久久不语。

  若不是开通运河,南越王回乡祭祖,他一个小小的知县,哪里有资格面见南越王这样的存在!

  春光灿烂,绿波荡漾,官船顺江而下。

  太上皇站在船头,看着两岸如画青山,感慨万千。

  “老连啊,这开通运河的决策,看样子已经初见成效了!”

  “不错,太上皇,有了这运河,确实大大缩短了行程,想当年,老奴奉旨前往临川县传旨,即便是走水路,也是几经周折,如今可是方便太多了!”

  连公公恭敬的回道。

  太上皇心潮澎湃,伸展双臂,豪气干云的高呼一声。

  “我大越疆域何其广阔,日后全国开通运河,孤要在有生之年,游遍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