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信幸点了点头,“五日之后夫役便能抵达。”
“如此便好,那在下这便开始动员领民开始伐木了。”
能开始动员领民,那便证明高井郡各村已经交涉完毕,看来出浦盛清的工作效率很高啊。
这时,一旁的平林正恒也站起来说道“主公,各乡的检地帐已经统计完毕,这是最终的结果,请主公过目。”
“石高已经统计出来了?”真田信幸不敢相信的问道,自己也没走俩天啊。
平林正恒点了点头,“出浦大人已经将各村记录的年贡账目送到了在下这里,现已统计完毕。”
真田信幸走之前给平林正恒的任务是向高井郡的几个寺庙进献贡金,平林正恒只用了一天时间便顺利完成。
随后,平林正恒便开始协助春日元忠进行各村的石高统计。
出浦盛清手下的人全都是打探情报的高手,很快便将各村的情况汇总到了平林正恒这里。
真田信幸从平林正恒手中接过检地帐,低着头一页页的翻看着。上面将每个村过往三年所缴纳的年贡都进行了记录,以此来进行比对,确保数据无误。
看到最后,检地帐上面写出了高井郡年贡的总数——一万七千四百二十三石。
真田信幸顿时皱起了眉头。
低了,而且是很低。
平林正恒见状连忙说道“这上面只是记录了年贡的数量,段钱、栋别钱等其他杂税并未记录。”
听到这里,真田信幸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
“此前高井郡的年贡是怎么收的?”真田信幸放下检地帐继续问道。
平林正恒连忙回答道“须田领的年贡是水田每反650文,旱地(畑)每反200文。高梨领的年贡水田每反是680文,旱地220文。”
以现在的米价换算成石高的话,相当于须田家之前收取的年贡是水田每反接近4石,高梨家稍微多些但也就多一点。
可听完平林正恒的介绍之后,真田信幸更纳闷了。
真田家的年贡比例是水田每反500文,这差不多已经是六公四民的标准了。高井郡之前居然收的是600多文,这特么都接近八公二民了。
很难想象高井郡的农民都是怎么活下去的。
这么高的征收比例,居然才收上来一万七千多石。若是以此反推的话,除去寺社领地后,高井郡的实际总石高(总产量)不会超过三万石。
平林正恒也明白问题出在那里,于是直接直言不讳道“下面的村庄定然隐瞒了大量的田地,若是想知道真实的土地产量,恐怕只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地了。”
“只不过,这样的工作量并不是本家现在能够完成的。”
“而且,农民的抵抗情绪也会很高。本家初来乍到.......”
“行了。”真田信幸摆了摆手并没有让平林正恒继续说下去,“此事先放在一边,就按照这个来制定今年的年贡吧。”
真田家现在根本不具备大规模检地的能力,如果上来就瞎折腾,到时候遍地一揆的景象可不是真田信幸想看到的。
现在真田家的当务之急是尽快的将新占据的领地消化完,至于其他的只能等彻底稳定之后再说了。
“不过,须田氏和高梨氏撤走之时,没把下半年的年贡收走吧?”真田信幸心里没底的问道。
好在平林正恒说出的答案没有让真田信幸失望,“这倒是没有,由于之前织田家的攻势太猛,北信浓的国众们都还没有来得及收取下半年的年贡。”
真田信幸顿时长舒一口气,要是须田家和高梨家不当人把下半年的年贡给收了,那真田信幸可就真要喝西北风了。
“那么接下来便是进行年贡征收了。”
“是。”平林正恒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不知本家的征收比例是多少?”
“此前父亲已经下令,对于本家直领按照小县郡的比例征收,水田每反500文,旱地每反180文。”
真田信幸话音刚落,一旁的春日元忠站了起来。
春日元忠一脸忧虑的看着真田信幸,“源三郎大人,若是以铜钱进行征收的话,恐怕......”
“怎么?有难处吗?”真田信幸不解的说道。
春日元忠和平林正恒对视了一眼,俩人齐齐点头。
“信浓缺钱。”春日元忠嘴里缓缓吐出几个字。
真田信幸更纳闷了,缺钱还用你说?试问谁又不缺钱呢?
见真田信幸没有理解意思,春日元忠进一步解释道“这个钱是铜钱的意思,信浓国内铜钱稀少且多是恶钱。”
所谓恶钱就是私自铸造的铜钱,由于工艺和缺斤少两的问题远不及被广泛认可的永乐通宝。
没有错,永乐通宝(还包括宋钱)才是日本国内被认可的流通货币。
以前日本是不缺永乐通宝的,凭借勘合贸易日本每年都可以将大批量的铜矿运往明朝,然后换取大量的高品质铜钱回国。
但是由于勘合贸易中断加上明朝沿海地区倭寇横行的缘故,这几十年间从明朝流向日本的高品质铜钱已经非常少了。
很多都是日本国内的大名私自铸造,以及从明朝沿海地区的商人那里走私而来(走私来的也是私造的)。
在九州和西国地区,商人们更是拒绝以铜钱结算直接用白银进行流通。
“因为恶钱泛滥,导致米价波动很大,若是以铜钱征收年贡的话,百姓们的损耗会加大,而本家也会蒙受损失。”
这下真田信幸听懂了。感情这里面还有这些门道呢,真田信幸此前没有接触过这些还真不知道。
“不如直接以粮食进行征收如何?”春日元忠立刻提议道。
既然信浓的铜钱不够,与其收一堆恶钱不如直接收粮食。
事实上“以物换物”这种远古时代的交易方式在日本战国时期是相当普遍的,除非牵扯到大额贸易才会以金银进行结算。
“那么便以每反水田3石进行征收吧。”真田信幸估算了一下真田家的征收比例最终定下了高井郡的征收额。
春日元忠连忙点头,“在下这便让人去与各惣村进行商定。”
马上就要收粮,早点将年贡额定下来肯定是好事,免得节外生枝。
以真田家目前对高井郡的支配力,根本没办法将权力下放到各个村,只能跟下面的惣村进行商量。
惣村根据真田家定下的年贡额进行征收后,再一次性缴纳给真田家。
现在年贡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可还有一个更让真田信幸头疼的地方,那就是军役。
高井郡现在相当于是完完全全的真田家直领,所以整个郡的军役都在真田信幸一个人头上。
等到真田家下次要进行战斗的时候,真田信幸就要负责在高井郡进行足轻动员。
虽然足轻大多都会自行准备武器装备,但不是每一个足轻的武器装备都能符合要求,真田信幸自己也要准备多余的武器装备,方便“借”给这些足轻。
武器、具足、弓箭、铁炮以及军役人数.....
想想就让人头大啊。
“如此便好,那在下这便开始动员领民开始伐木了。”
能开始动员领民,那便证明高井郡各村已经交涉完毕,看来出浦盛清的工作效率很高啊。
这时,一旁的平林正恒也站起来说道“主公,各乡的检地帐已经统计完毕,这是最终的结果,请主公过目。”
“石高已经统计出来了?”真田信幸不敢相信的问道,自己也没走俩天啊。
平林正恒点了点头,“出浦大人已经将各村记录的年贡账目送到了在下这里,现已统计完毕。”
真田信幸走之前给平林正恒的任务是向高井郡的几个寺庙进献贡金,平林正恒只用了一天时间便顺利完成。
随后,平林正恒便开始协助春日元忠进行各村的石高统计。
出浦盛清手下的人全都是打探情报的高手,很快便将各村的情况汇总到了平林正恒这里。
真田信幸从平林正恒手中接过检地帐,低着头一页页的翻看着。上面将每个村过往三年所缴纳的年贡都进行了记录,以此来进行比对,确保数据无误。
看到最后,检地帐上面写出了高井郡年贡的总数——一万七千四百二十三石。
真田信幸顿时皱起了眉头。
低了,而且是很低。
平林正恒见状连忙说道“这上面只是记录了年贡的数量,段钱、栋别钱等其他杂税并未记录。”
听到这里,真田信幸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
“此前高井郡的年贡是怎么收的?”真田信幸放下检地帐继续问道。
平林正恒连忙回答道“须田领的年贡是水田每反650文,旱地(畑)每反200文。高梨领的年贡水田每反是680文,旱地220文。”
以现在的米价换算成石高的话,相当于须田家之前收取的年贡是水田每反接近4石,高梨家稍微多些但也就多一点。
可听完平林正恒的介绍之后,真田信幸更纳闷了。
真田家的年贡比例是水田每反500文,这差不多已经是六公四民的标准了。高井郡之前居然收的是600多文,这特么都接近八公二民了。
很难想象高井郡的农民都是怎么活下去的。
这么高的征收比例,居然才收上来一万七千多石。若是以此反推的话,除去寺社领地后,高井郡的实际总石高(总产量)不会超过三万石。
平林正恒也明白问题出在那里,于是直接直言不讳道“下面的村庄定然隐瞒了大量的田地,若是想知道真实的土地产量,恐怕只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地了。”
“只不过,这样的工作量并不是本家现在能够完成的。”
“而且,农民的抵抗情绪也会很高。本家初来乍到.......”
“行了。”真田信幸摆了摆手并没有让平林正恒继续说下去,“此事先放在一边,就按照这个来制定今年的年贡吧。”
真田家现在根本不具备大规模检地的能力,如果上来就瞎折腾,到时候遍地一揆的景象可不是真田信幸想看到的。
现在真田家的当务之急是尽快的将新占据的领地消化完,至于其他的只能等彻底稳定之后再说了。
“不过,须田氏和高梨氏撤走之时,没把下半年的年贡收走吧?”真田信幸心里没底的问道。
好在平林正恒说出的答案没有让真田信幸失望,“这倒是没有,由于之前织田家的攻势太猛,北信浓的国众们都还没有来得及收取下半年的年贡。”
真田信幸顿时长舒一口气,要是须田家和高梨家不当人把下半年的年贡给收了,那真田信幸可就真要喝西北风了。
“那么接下来便是进行年贡征收了。”
“是。”平林正恒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不知本家的征收比例是多少?”
“此前父亲已经下令,对于本家直领按照小县郡的比例征收,水田每反500文,旱地每反180文。”
真田信幸话音刚落,一旁的春日元忠站了起来。
春日元忠一脸忧虑的看着真田信幸,“源三郎大人,若是以铜钱进行征收的话,恐怕......”
“怎么?有难处吗?”真田信幸不解的说道。
春日元忠和平林正恒对视了一眼,俩人齐齐点头。
“信浓缺钱。”春日元忠嘴里缓缓吐出几个字。
真田信幸更纳闷了,缺钱还用你说?试问谁又不缺钱呢?
见真田信幸没有理解意思,春日元忠进一步解释道“这个钱是铜钱的意思,信浓国内铜钱稀少且多是恶钱。”
所谓恶钱就是私自铸造的铜钱,由于工艺和缺斤少两的问题远不及被广泛认可的永乐通宝。
没有错,永乐通宝(还包括宋钱)才是日本国内被认可的流通货币。
以前日本是不缺永乐通宝的,凭借勘合贸易日本每年都可以将大批量的铜矿运往明朝,然后换取大量的高品质铜钱回国。
但是由于勘合贸易中断加上明朝沿海地区倭寇横行的缘故,这几十年间从明朝流向日本的高品质铜钱已经非常少了。
很多都是日本国内的大名私自铸造,以及从明朝沿海地区的商人那里走私而来(走私来的也是私造的)。
在九州和西国地区,商人们更是拒绝以铜钱结算直接用白银进行流通。
“因为恶钱泛滥,导致米价波动很大,若是以铜钱征收年贡的话,百姓们的损耗会加大,而本家也会蒙受损失。”
这下真田信幸听懂了。感情这里面还有这些门道呢,真田信幸此前没有接触过这些还真不知道。
“不如直接以粮食进行征收如何?”春日元忠立刻提议道。
既然信浓的铜钱不够,与其收一堆恶钱不如直接收粮食。
事实上“以物换物”这种远古时代的交易方式在日本战国时期是相当普遍的,除非牵扯到大额贸易才会以金银进行结算。
“那么便以每反水田3石进行征收吧。”真田信幸估算了一下真田家的征收比例最终定下了高井郡的征收额。
春日元忠连忙点头,“在下这便让人去与各惣村进行商定。”
马上就要收粮,早点将年贡额定下来肯定是好事,免得节外生枝。
以真田家目前对高井郡的支配力,根本没办法将权力下放到各个村,只能跟下面的惣村进行商量。
惣村根据真田家定下的年贡额进行征收后,再一次性缴纳给真田家。
现在年贡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可还有一个更让真田信幸头疼的地方,那就是军役。
高井郡现在相当于是完完全全的真田家直领,所以整个郡的军役都在真田信幸一个人头上。
等到真田家下次要进行战斗的时候,真田信幸就要负责在高井郡进行足轻动员。
虽然足轻大多都会自行准备武器装备,但不是每一个足轻的武器装备都能符合要求,真田信幸自己也要准备多余的武器装备,方便“借”给这些足轻。
武器、具足、弓箭、铁炮以及军役人数.....
想想就让人头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