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大道之门(二)-《全职小师妹勇闯修仙界》

  而此时,萧知许仿佛坠入了一片无尽雷域。

  空中雷光缭绕,数道雷霆凝聚而成的虚影手持兵器,自四面八方围攻而来。

  萧知许挥剑横挡,剑锋与一柄雷枪悍然相撞。

  刺眼的电光轰然爆散,强烈的冲击令他虎口迸裂,鲜血沿剑锋蜿蜒流下。

  他连退数步,才勉强卸去这股力道。

  这倒是令他意外,依他如今的炼体境界,本不该如此轻易受皮外之伤。

  “雷霆虽猛,应当持续不久。”他心念电转,再度架开一记重劈。

  就在这电光石火之间,他从狂暴攻势中蓦地捕捉到一丝微不可察的破绽。

  ——就是现在!

  他倏然变招,恰在雷斧轰落之际,侧身疾避,手中长剑如电点出,精准刺中雷影手腕。

  那身影蓦地一滞,雷光波动,非但未散,反而愈发狂猛地反扑而来。

  萧知许目光一凛:“还能自行修复?这要怎么打?”

  他只得再度闪避。

  数次试探之后,他终于发觉,每当雷影发动攻击之际,其胸口处必有一缕微光闪过。

  他屏息凝神,于三道雷影合击的缝隙间骤然突进,剑尖疾闪,正中一影心口微光。

  那雷影顿时僵止,雷光迅速黯淡,最终彻底消散。

  “果然如此。”他精神一振。

  然而雷影似具灵性,剩余数影攻势愈发急促,彼此呼应,再难轻易得手。

  一道雷索悄无声息缠上他左腿,灼痛骤起,令他动作一滞。

  危急间,他反手削断雷索,就势翻滚,险险避过贯顶而来的一枪。

  他深吸一口气,强忍痛楚,将神识尽数集中于流转的雷光之上。

  他不再急于求成,转而以守为攻,剑招愈发简练精准。

  渐渐地,剑尖雷光不再暴烈难控,反而温顺贴服,如臂使指。

  最后一尊雷影咆哮扑至,双拳轰出骇人奔雷。

  萧知许此次不闪不避,看准其力量运转的核心节点,一缕精纯雷气附于剑身,悄无声息地没入雷影心口。

  雷影骤然僵滞,周身雷光剧烈明灭,继而寸寸碎裂,化作一枚玉简,轻轻落于他掌心。

  ——【九霄雷神诀】。

  萧知许握紧玉简,虽只是残卷,其中却深蕴引动九霄天雷的玄奥至理。

  他拭去唇边一丝血渍,低声自语:“险中求胜,值得。”

  ***

  苏明庭踏入了“阵”门,眼前并无敌人,也无厮杀之声,唯有浩瀚星空铺展而开。

  无数星点依循轨迹缓缓运行,明灭不定。

  他静立原地,并未慌乱,神识铺展,迅速捕捉星群流转间的韵律。

  苏明庭低语道:“天枢西移,地煞偏北……这一簇星辉轨迹有异,灵力流向也与周围不同,莫非是生门?”

  他向左前方沉稳踏出一步。

  脚步刚落,原先所立之处突然掠过数道凌厉星芒。

  苏明庭神色未变,只淡淡一瞥,心中已有计较。

  他从袖中弹出一枚阵石,精准地射向东南角一片虚空。

  那处看似空无一物,阵石没入的刹那却漾开一圈涟漪般的光纹,几颗原本迅疾流转的星辰随之一滞。

  “果然,此处应是辅枢节点之一。”他自语道,随即翻手插下一面阵旗。

  旗身符文微亮,迅速定住了右侧一片隐隐躁动的星域。

  苏明庭步步为营,脚下所踏皆是推演而出的安全方位。

  他时而屈指推算,时而掷出阵石稳住星轨异动。

  “瑶光突亮,天权隐退……这是反制之象。”

  他眉头微蹙,迅速后撤半步,同时打出三枚阵石,分射不同方位,堪堪抵住一阵骤然压来的星流波动。

  渐渐地,在他冷静而缜密的推演与破解之下,原本杀机四伏的复杂星阵,开始显现出一丝转机。

  局部星轨逐渐扭转,一道狭窄却稳定的通路轮廓隐约浮现出来。

  额角已有汗水缓缓滑落,但他目光清明依旧,全部心神皆系于星象推演与灵阵对应之中。

  时间于这片虚幻星空中仿佛失去意义,只有星芒流转与人的心念在无声交锋。

  又过许久,他忽然抬头,视线穿透层层交叠星轨,落向万千星辉不断汇聚又散逸的中央区域。

  一片虚空中,隐约有极细微的灵力波动。

  “阵眼……就是这里了。”

  他并未立即出手,而是先后向周围补下七面阵旗,暂时稳住周身星象。

  随后凝神聚气,一道精纯的灵力自他指尖逼出,无声射入那片虚空节点。

  整片星空蓦然静止。

  所有星辰顿止运转,星芒微颤,继而迅速向内凝聚,最终化为一枚巴掌大小的阵盘,轻轻落在他掌心。

  阵盘之上,刻痕深浅交错,看似杂乱无章,却隐含天地至理。

  苏明庭指尖轻抚过冰凉的盘面,感受到其中所蕴藏的浩瀚。

  ——这正是上古失传之秘阵,【周天星辰阵】。

  他唇角微扬,轻轻呼出一口气。

  而此时,“佛”门内传来低沉而庄重的梵唱声,声声入耳,直叩心扉。

  然而让尘眼前所现,却并非佛经中所描绘的极乐净土,而是一个接一个的幻境。

  他心知不可沉溺,便不再前行,当即盘膝坐下,双手结印如莲,默守灵台一念清明。

  万千人生,如镜花水月,接连映现于心。

  刹那之间,他仿佛身披重甲,立于沙场之上,四面烽火连天,箭雨呼啸而来。

  身旁副将疾呼:“将军,城门将破,是退是守?”

  让尘心神微动,却旋即宁定,只轻声回道:“胜负如梦,守心如一。”

  话音未落,场景骤变。

  他又成青灯下一介寒生,纸页泛黄,墨迹未干。

  窗外更声渐响,母亲推门而入,轻叹道:“儿啊,早日歇息,莫熬坏了身子。”

  他抬头欲应,却嘴角微扬,合上书卷,自语道:“功名虚幻,何须执着。”

  再一转瞬,他已是市井巷口一名小贩,吆喝叫卖,终日劳碌。

  隔壁卖饼的阿嫂笑他:“你这般辛苦,何时娶房媳妇?”

  他擦擦汗,笑容朴实,却目光清澈,应道:“生活是假,安心是真。”

  ……

  悲欢离合,生死轮回,诸相纷呈,光怪陆离,却始终未乱他心神。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再度诵出此句,声调平稳,字字清晰,既似提醒自己,也如回应幻境。

  业火自虚空蔓起,烈焰中有众生哭嚎、痴怨纠缠。

  让尘的心海不是没有波澜——

  见父母老去,见故人零落,见爱别离,种种情景逼真如现实,但他总能于动摇之际再度凝神。

  “你怎知此刻你不是在幻境之中?”忽然一道似曾相识的声音响起,竟如他自己在发问。

  让尘默然片刻,应道:“幻实一如,心若不迷,何处非真?”

  那声音渐低,终归寂灭。

  不知时间流逝几许,或许漫长如一劫,或许只在一念之间。

  终于,他眼中最后一缕迷茫散去,唯余一片澈净澄明。

  所有幻象如烟消散,梵唱声亦渐次隐没,万籁归于寂静。

  一片柔和佛光之中,一本古朴经卷自空中缓缓飘落,停在他面前。

  封面无一字,内页亦无文,空寂如镜,却仿佛映照大千。

  让尘清晰感知到其中所蕴的深远佛意——

  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一切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这是【无字佛经】。

  经中无字,能悟多少,全看个人佛缘与心境。

  让尘未显惊喜,亦无迟疑,只恭敬合十,而后以双手捧起经卷,微躬身,行下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