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罗天大醮!-《一人:师兄张之维,通满级金光咒》

  龙虎山天师府的内室,总是格外安静。

  窗外是流动的云海和隐约的松涛,室内只有檀香细细燃烧的微响,以及茶水注入杯中的轻缓声音。

  张之维放下茶壶,将自己面前的茶杯注满,热气袅袅升起,模糊了他平静无波的神情。

  他并未抬头,仿佛对着空气说话。

  “什么事,这么急着上山了?”

  张云渊坐在他对面,没有去看那杯热气腾腾的茶。

  他的坐姿挺拔,目光清亮,与那张看似年轻的容颜有些微的违和感。

  他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寒暄。

  “当然是为了张楚岚,还有怀义师兄以命相护的东西。”

  张之维终于抬起眼皮,目光透过氤氲的水汽落在张云渊脸上。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气,呷了一口,才缓缓开口。

  “那孩子…眼下虽有些麻烦,但若肯彻底隐姓埋名,安安稳稳过完这辈子,未必不是福气。你非要把她扯进这潭深水里来?”

  他的语气平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审视。

  “不是我要扯他进来。”

  张云渊的语气没有丝毫动摇,平静中透着冷硬,“是全性的人已经找上门了!他根本没得选。

  躲了十年,还能往哪儿躲?

  怀义师兄用命换他一条生路,不是让他当一辈子见不得光的老鼠。”

  “哼,说得轻巧。”

  张之维放下茶杯,杯底与托盘轻轻磕碰,发出一声脆响。

  他的声音沉了下去,带着几分重量。

  “把他推到明面上,就是把他放在烈火上烤!

  龙虎山清净了这么多年,你这一下,就得把几十年的陈年旧账全翻出来!

  到时候,麻烦会像潮水一样涌来,永无宁日!”

  “麻烦?”

  张云渊的眼神骤然锐利起来,像出鞘的剑锋。

  “怀义师兄死得不明不白,他亲孙子东躲西藏十年,朝不保夕,这就不算麻烦了?

  躲,就能躲一辈子?师兄,当年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惨痛吗?”

  “要是当年怀义师兄肯上山来,也不会落得那个下场。”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张之维。

  “八奇技就在那儿!

  它们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得看落在谁手里,怎么用!

  那是怀义师兄拿命换来的东西,凭什么就得永远藏着掖着,不见天日?

  楚岚那孩子有权利知道这一切的真相,他更有权利自己选择以后的路!”

  张之维沉默了下去。

  他那双看透世情的老眼微微眯起,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打着光滑的红木桌面,发出规律的嗒嗒声。

  室内一时间只剩下这轻微的敲击声和香炉里檀香燃烧的细响。空气仿佛凝滞了,沉重得能压垮人的神经。

  良久,那敲击声停了。

  张之维长长地、缓缓地吐出一口气,仿佛将胸中所有的权衡与顾虑都随之吐出。

  他再次抬眼时,目光已然不同,恢复了天师应有的那种深不见底的沉稳和一旦决定便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行吧。你这倔脾气,几十年了,一点没变,跟师父当年一模一样。”

  他顿了顿,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

  “既然要管,那就不能小打小闹。我就以天师之名,开一场‘罗天大醮’。”

  张云渊的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罗天大醮?”

  龙虎山演武。

  已经有数十年没举办过了。

  最后一次举办的时候,张怀义惜败张之维,由此成就了下山历练的心魔。

  “对。”

  张之维颔首,条理分明地说道:

  “第一,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张楚岚是我龙虎山正儿八经的弟子,受箓在籍。

  谁再动他,就是公然打龙虎山的脸,与我正一道为敌。”

  他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给他一个堂堂正正回山认祖归宗的理由和舞台。

  名不正则言不顺,有了这层身份,他往后想查什么,都有龙虎山站在他身后。”

  说到这里,他略微停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远的精光,缓缓伸出第三根手指。

  “第三…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瞧瞧如今这世道下的年轻一辈,都是些什么成色。

  风波既然注定要来,那就让它来得更分明些。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张云渊静静地听完,紧绷的肩线终于微不可察地松弛下来。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并无褶皱的道袍,对着端坐于前的师兄,郑重其事地行了一个道礼。

  “多谢师兄。”

  张之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重新端起了那杯渐凉的茶,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淡然,但那淡然之下,是仿佛能承载一切的厚重与力量。

  “谢什么。

  路是你选的,人是你决心要护的。

  往后若是出了什么纰漏,捅了什么娄子,可得你自己兜着。”

  他呷了一口凉茶,目光投向窗外那永恒翻涌的云海,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叹息。

  “我只希望那孩子…别辜负了你今日的这份苦心。”

  张云渊也转过身,与他并肩望向窗外。

  云海之下,是万丈红尘,是即将被卷入漩涡中心的年轻身影。

  他的目光穿透云雾,异常坚定。

  “我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