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如果幺儿生了仨儿子-《七零禁欲军官的小童养媳她软又娇》

  赵母一脸怒气。

  她真是上辈子造了孽,这辈子老天爷才让这九个崽子来折磨她!

  天天奶奶奶的,她咋还不死了呢!

  几个崽子没寻思奶又生气了,他奶在小姑姑面前都不骂人的啊。

  心眼最多的赵眠道:“奶,我小姑还在呢。”

  他鬼点子最多,把赵明月扯出来的原因也是在告诉赵母别生气,容易吓到他小姑姑。

  赵母根本不吃这套,一把拧住他耳朵:“小姑姑小姑姑,你吓唬你奶呢是不!”

  赵眠嚎啕:“别别别,奶疼疼疼。”

  “以后我看你们还谁敢用小姑挡着,再用这种话威胁老娘就都给老娘滚出去!”

  赵母撒开手,赵眠耳朵红都没红,一看就没使劲。

  赵明月在旁边啃着地瓜干没说话。

  小兔崽子敢用她威胁妈,确实该打!

  赵眠捂着耳朵回到孙子大队里。

  赵母看的心里光发堵。

  别人家都是儿子孙子越多越好,她这边都快闹饥荒了,恨不得送出去几个。

  赵尧端着洗脸盆默默经过。

  赵母闭眼,心里更堵了。

  如果幺儿成亲之后再生仨,她老太太干脆两腿一蹬死过去得了。

  她深吸一口气:“还在这愣着干啥呢,都给老娘滚出去!”

  几个崽子争先恐后拿了箩筐往外跑。

  赵明月还没去过谷丰村后山,也跟着捡起了个小箩筐:“妈,我也和他们一起溜达一圈。”

  “不行。”赵母想都没想,“山上太远,你流了那么多血不能走远路。”

  “可是我想去看看啊。”

  赵明月央求:“妈,你让我去看看呗,我就想去溜达一圈。”

  主要她已经两天没吃水果了,家里又啥都没有,到时候还能拿点浆果出来,就说捡的。

  “你万一路上晕呢?”

  下午去地里那是因为地里不远。

  上山起码多走二里地,赵母还是不同意。

  “大不了到时候我背我小姑呗。”

  赵春道:“从小我就背着我小姑,她要不舒服我就把她带回来。”

  赵明月就比他大一岁,她又从小长得慢,始终比赵春矮半个头。

  赵春本就是家里的大哥,更是村里的孩子王,所以经常背着她满山的撵狗追鸡。

  那阵子不少人都说,赵明月是赵家买回来给赵春当媳妇儿的。

  赵母性格泼辣,因为这事儿没少和人打架,最终打出了名堂,成为谷丰村第一泼妇。

  “你别说了。”赵明月想去捂他嘴。

  对于这种事她还是有记忆的,但都这么大了还拿出来说,这不是鞭尸吗。

  见她脸红,赵春越发嘴贱:“小时候也没见你害羞啊,还让我快点跑呢。”

  他还扒拉头发:“小姑你看见没,我跑的时候你还拽我头发,这一块就是你拽秃的。”

  “说了闭嘴闭嘴,我说我让你闭嘴你是不是听不懂!”

  赵明月又羞又气,脱了赵眠的鞋打的赵春满院子躲。

  赵母顿时喜笑颜开:“看吧,老娘就说了闺女厉害点好,明月这点和娘年轻时候一样一样的。”

  使劲儿的打,让这小子嘴贱。

  赵家其他孙子:“……”

  奶应该是希望小姑成为一个小泼妇的吧。

  赵明月刚追了没两圈赵父就骑着自行车回来了。

  身为六个小子的爷爷,他早就习惯了家里鸡飞狗跳。

  确定打人的是闺女,并且闺女一点没吃亏,他才将自行车停在了墙边。

  “咋的了?”

  他闺女性格和小鹌鹑似的,都不会大声说话,今儿能让闺女追着跑肯定是大孙儿的错。

  赵明月气喘吁吁的把鞋还给赵眠:“赵春老说小时候丢人的事儿。”

  赵父看了一眼赵春,赵春赶紧心虚的把头低下去。

  他爷从来不打人,可是不爱说话,还天天拉拉着一张脸,这些孙子都怕他。

  赵父把目光放在闺女身上:“没伤着自己吧?”

  赵春:“?”

  他爷没看见自己才是挨打的一方吗?

  这也太偏心了吧!

  家里人看见赵父回来了,赶紧去掀锅摆桌子。

  桌上正中间摆着两个大盘子,一个是热过了的红烧肉罐头,另外一个则是土豆炖鱼干,旁边两个小盘子里头是红薯窝窝头,还有一大盘白菜。

  赵家人口多,又很能吃,每顿饭都要准备一大筐窝窝头。

  赵明月坐在赵母身边,这才发现自己面前还有一碗红糖鸡蛋,里头还被搁了两个圆滚滚的红枣。

  这是大伙一起啃窝窝头的年代,赵家这顿饭能吃的这么好也是因为赵尧在军中的缘故。

  以往饭菜都是素的,一年吃肉的次数两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鸡蛋更是稀罕东西,多数人家不舍得吃,就等着攒起来去公社换钱。

  一家人只有她有特权,岁数最大的父母都和大家吃的一样。

  赵明月受之有愧,将碗推到赵母面前:“妈,我不喜欢吃鸡蛋,你和爸一人一个。”

  赵母不听。

  “你收回去,头上有伤吃点好的补补,这里头让大嫂搁了好多红糖呢,都吃了。”

  “妈……”

  “听话,有这份心就行。”

  主要是赵明月心虚啊。

  一家人,就她搞特殊。

  “别说了!吃饭!”

  赵母没再给她说话的机会,一声令下赵家桌子上就和打起来了似的。

  倒是没人抢着吃,但是架不住人多啊!

  红烧肉罐头进嘴细软嫩滑,炖鱼干又格外的香,一时间饭桌上没人说话,所有人都满嘴流油。

  那么多的菜都被清空,只剩下盘子底下那点汤汁。

  赵父点上烟杆子,往椅子上一靠,说起今儿去镇子上开会的事儿。

  “是双抢。”赵父道,“镇子上今年给了二十天的时间。”

  “还有,再过几天,今年的第二批知青就到了。”

  知青?

  低头慢慢吃饭的赵明月突然捕捉到了关键字眼。

  她总觉得,好像有点熟悉呢?

  她抬起小脑袋,好奇道:“爸,这次来的人多吗?”

  赵父吃完了,拿起烟杆子抽了一口,缓缓吐出烟雾。

  “好像一共是五个人,三男两女。”

  赵明月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她记得,男女主好像就是今年的第二批知青。

  当时知青点不够住,又正好到了双抢的时间段,总不能让几个小年轻住大地里,所以就将五个人各自分到老乡家里去。

  赵父身为大队长,肯定要起带头作用。

  只不过家里住的是谁,赵明月倒是有点记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