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掌控-《快穿之恣意畅快人生》

  原主是大启朝的皇帝,但是却没有实权。

  原主登基之后,即便成年,也还是被手握大权的刘太后强制操控婚事。

  皇后,贵妃,妃子,昭仪,美人等等全是刘家的适龄女子。

  只要是刘家容貌尚可、年纪合适的姑娘,都被刘太后塞进了宫里。

  刘太后的心思昭然若揭:无论将来扶持哪个皇子上位,都必须得带着刘家的血脉。

  刘太后只允许后宫里的刘氏女人怀上龙种,若有其他妃嫔敢坏了规矩、怀上龙种,等待她们的便是五马分尸的酷刑。

  后宫就是刘太后的一言堂。

  刘太后不是原主的生母,原主的生母只是位份低微的妃嫔,生下原主就被刘太后暗中赐死。

  刘太后确实把原主当成亲生孩子抚养了几年,感情也确实不错,母子间感情尚可,但随着原主日渐长大,容貌性情越发像他的生母,刘太后的心理发生很大变化。

  对原主的态度也不如从前,她开始故意打压贬低原主,还总口口声声说是“为原主好”。

  正因为如此,刘太后始终和原主隔着一层,一心想等刘家女子诞下皇子,扶持一个有刘家血脉的孩子,来做新傀儡皇帝。

  原主在养母刘太后的威压下忍辱负重,暗中悄悄积蓄势力。

  原主试图反抗,暗中提拔官员,却被刘太后以“识人不明、动摇国本”为由,禁足养心殿三个月,期间所有奏折都由太后代批,等于变相宣告了他的反抗彻底失败。

  后面,原主没有了任何利用价值后,被刘太后联合群臣废了皇位,拥立新的傀儡皇帝。原主被扔在偏院囚禁关押起来,被折磨而死。

  不到十年,因为刘太后病重,刘家外戚专政,通敌叛国,大启国被其它国家伺机吞并。

  …………………………

  “皇上,等下到太后宫里,可得好好说话,讨太后欢心,切不可向昨日那般!”

  心腹太监给顾达穿戴整齐后,语重心长的叮嘱顾达说道。

  顾达声音懒散:“嗯,朕心中有数!”

  原主今年十二岁,已是原主登基以来的第五年。

  今日是刘太后一时兴起举办的家宴。来的人大部分都是依附刘太后的势力,只有一两家是保持中立的臣子。

  其实原主登基之后的第一年开始,刘太后就对原主越发的忌惮,但相较于其它存活下来,侥幸长大的皇子来说,原主是最好拿捏没实力的一个。

  宴席上,刘太后秉持着,维持母子没有隔夜仇,两人母子关系十分要好原则,与顾达表现得十分亲近,时不时给顾达夹菜,脸上挂着得体却疏离的笑意。

  “达儿,这虾饺是御膳房新做的,你小时候最爱吃这个。”

  “谢母后!”

  顾达也满脸笑意,眼里满是对刘太后的敬爱之情,顺手奖励给刘太后一个升级版心非口是的“心声系统”。

  也就是这个升级版心声系统,反馈的都是相反的。

  宴会结束,刘太后回宫梳洗后刚躺下歇息。

  刘太后刚躺上凤榻,脑海里突然响起一道机械音:【心声系统绑定成功】

  刘太后猛地睁开眼,以为是连日操劳产生了幻听,那声音又响了起来:

  【宿主可聆听目标人物顾达的实时心声。】

  片刻后,刘太后总算弄明白这个所谓的“心声系统”,大概就是她可以听到皇帝顾达的心之所想。

  她可以听到顾达的心声!!!

  霎时间,刘太后睡意全无,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第二日,早朝。

  刘太后在后面看着龙椅上的顾达,昨天心声系统突然出现,让她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从前,她待顾达如亲子的时光。

  虽然说她不信奉这些虚无缥缈之事,可现在随着早朝的进行,顾达的心声不断传来,她不由自主的激动起来,果真如此!

  上天待她不薄。

  她能听见顾达的心声,那就代表,皇帝顾达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她掌控之内。

  永远不用担心他何时暗中谋划,包藏祸心,永远不用担心他起兵造反,更永远不用担心他背弃自己这个养母……

  系统,你可真是哀家的大福星啊!

  早朝结束,刘太后特意把顾达留了下来,看顾达的目光是前所未有的温和与怜爱。

  什么!顾达早膳没吃饱?立刻让御膳房去做顾达最爱吃的菜肴!

  顾达最近的衣物不合身,赶紧给顾达安排几十套!

  ……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弄死刘太后,让自己真正亲政?

  顾达心里自有盘算,直接弄死刘太后是能解决问题,但是弄死刘太后亲政之后呢?

  他从傀儡皇帝变成了实权君主,除了身份权力的转变,朝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他想彻底掌控朝政不会比现在容易,那些依附刘家的臣子未必会真心归顺,暗地里的掣肘只会更多。

  也费时间!

  所以,顾达打算让刘太后在明面上继续把持朝政,吸引各方视线,自己则在暗地里积蓄力量,发展势力,收拢好处。

  现在,顾达的眼线已经渗透了太后的亲信圈子,向着皇城内外蔓延,六部衙门、地方州县、甚至禁军之中,都已有了顾达的人。

  刘太后也对那“心声系统”越发依赖,每日靠着系统里传来的“顾达心声”安心度日。

  系统总说顾达对她敬畏有加,私下里常念叨“太后抚育之恩重如泰山”,甚至“夜里梦见太后训斥,醒来都要后怕许久”。

  她听着这些,对顾达的戒心日渐松懈,连带着对自家亲信的管束也松了几分——毕竟在她看来,顾达不过是只还没长齐羽毛的雏鸟,翻不出她的手掌心和掌控。

  她哪里知道,那些“心声”全是系统颠倒黑白的把戏。

  顾达真正在想什么,她一句也没听见。

  当顾达顺利接管了皇城内外势力,发动宫变把刘太后赶下台后。

  刘太后也在慈安宫里收到消息时,手上已经无可用之人。

  “你……你要做什么?”刘太后猛地站起,鬓边的凤钗摇摇欲坠。

  顾达缓步走到她面前,玄色龙袍扫过地上的碎珠,语气平淡却带着刺骨的冷:

  “做什么,这人是拿回属于我的一切!”

  “是不是很奇怪,……我为什么会成功?”

  见刘太后瞳孔骤缩,他轻笑一声,“因为那系统,从一开始就是假的呀!”顾达低声对着刘太后道。

  刘太后如遭雷击,踉跄着后退两步,那些所谓的“敬畏”“感恩”,原来全是假的?她听见的,从来都是顾达想让她听见的!

  不不不!!!

  “不——不可能!”刘太后猛地捂住耳朵,绝望的哭喊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

  “哀家看着你长大,你怎么敢……你怎么敢!”

  可一切都晚了。

  她刘家完了!

  “刘家完了。”这是顾达留给她的最后一句话。

  很快!刘太后得到了和原主前世一样的结局,那些依附刘家的臣子,或被罢官抄家,或被流放三千里。

  至于刘家,刘家满门则被削去所有爵位,贬为庶民,皇榜昭告天下,永世不得入朝为官。

  三个月后,顾达以雷霆手段肃清朝堂。将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一一拆解。从寒门提拔的新科进士与忠心老臣填补了空缺,朝堂风气为之一新。

  他经常去看望刘太后,将原主所受之苦通通返还,彼时她已形容枯槁,见了他只是呆呆地笑,嘴里反复念叨着“系统骗我”。

  春和景明之日,顾达身着衮龙袍,站在殿上,接受百官朝贺。

  大启朝的天,终于变了。

  首先是整顿官员,他亲自定了个《考绩法》,地方官能不能升官,就看当地老百姓过得好不好、庄稼长得丰不丰收。

  派去各地查岗的御史,全从穷苦人家的读书人里挑出品行过关的,这样就断了那些大家族拉帮结派的路子。

  接着是搞农业,他让人在全国推广新稻种,这是他悄悄让人在南方试种了五年的好东西,一亩地能多打三成粮食。

  又修水渠引河水,把西北的戈壁滩开辟出上万亩好地,让没家的流民有了地方种地吃饭。

  发展手艺,顾达在京城开了个“百工坊”,不管是打铁的、织布的,还是造船的……只要能想出新法子,就给银子、给官职。

  不到两年,工坊里就造出了带齿轮的水车,一天能浇一百亩地;织出了比蜀锦还薄的“云纱”……

  十年后,大启的都城成了各国都来朝拜的中心。西域的商人赶着骆驼来换丝绸,东瀛的使者跪着求要稻种,连最北边的部落都捧着貂皮来学打铁。

  把朝廷里的乱子彻底解决、国家根基打牢后的第五年,他开始了统一各国的大业。

  短短五年,从北狄到百越,从东海海边到西域沙漠,以前那些国家的地盘上,渐渐都插上了大启的龙旗。

  顾达没下令屠城,也没强迫百姓搬家,只是让百工坊的工匠走遍各地,教人们种地、织布、造船。

  让文官们编写统一的法律,统一货币,语言,开办书院……

  风吹过他的龙袍,带来远处麦田的清香。

  大启的太阳正挂得老高,把顾达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一条通往更长远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