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襄阳客栈二楼客房,暮色已浓。窗台上的烛台被点燃,跳跃的烛火将房间映得暖融融的,把李莫愁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铺着素色棉毯的床沿。桌上还摆着清晨伙计送来的食碟——水晶糕剩了大半,莹白的糕体裹着薄糖霜,沾着的糖粒在烛火下泛着细碎微光;两碟蜜饯色泽鲜亮,一碟红梅脯透着胭脂般的艳,一碟青杏干带着翡翠似的润,瓷碟边缘还留着浅浅的指印,透着几分烟火气。)
清晨时分,黄蓉临走前特意跟店伙计吩咐过,让按她的口味备些吃食送来。没过多久,伙计便端着食盘敲门,莲子羹还冒着热气,甜香裹着莲子的清润漫进房间,水晶糕软嫩得能掐出蜜,蜜饯酸甜得沁入喉,都是她此前跟郭靖赶路时,偶尔随口念叨过想吃的味道。此刻回想起来,自己从未跟黄蓉提过这些偏好,大抵是郭靖记在心里,又悄悄告诉了她。她却不知黄蓉本就冰雪聪明,对女儿家的心思口味摸得通透,即便没有郭靖提点,一猜也能正中她的喜好。李莫愁指尖轻轻碰了碰蜜饯碟的边缘,瓷碟还带着一丝余温,心里也跟着泛起一缕暖意。
窗外传来客栈楼下伙计收摊的动静,碗碟碰撞的脆响、店家招呼客人的吆喝声渐渐淡去,唯有晚风穿过窗棂的轻响,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李莫愁坐在桌旁,目光落在烛火上,看着火苗偶尔被风吹得微微晃动,像极了白日里黄蓉说起“二女共事一夫”时,眼底藏不住的笃定。
她自然明白郭靖今夜不会回来。这般想着,她非但没有半分失落,反而轻轻松了口气——郭靖对黄蓉的在意,恰恰说明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也让她更笃定,自己期待的安稳,并非虚幻。
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微凉的桌面,那些与郭靖赶路的片段又悄悄浮上来:深夜荒郊,连日奔波让她的肩伤始终没能结痂,郭靖给她换药时,她疼得忍不住直吸凉气,眉头拧成了团。郭靖见了也跟着皱眉,“怎么还没结痂?”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责备,更多的却是心疼。他小心地将她圈在怀里,指尖捏着纱布一角,慢慢解开她肩头的衣襟,取药膏时手微微发颤,指尖不经意触到她的前胸与后背,那温度带着几分慌乱的轻柔,却比微凉的药膏更能安抚刺骨的疼;清晨梳发,他握着木梳的手总放得很轻,即便梳齿缠了发丝,也会低头慢慢解开,眼底满是认真……这些细碎的暖意,此刻在烛火的映照下,愈发清晰。她抬手摸了摸发间的素银簪,簪身还带着头皮的体温,是白日里黄蓉亲手为她插上的,那句“齐人之福”的打趣,像一颗定心丸,让她悬了许久的心,彻底安了下来。
烛火渐渐矮了些,烛芯结出小小的灯花。李莫愁捻起一颗红梅脯,轻轻咬了一口,酸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连心里也浸满了甜。她没有吹灭烛火,而是将烛台往床头挪了挪——夜里若醒了,看着这团暖光,便像知道黄蓉那边也亮着灯,正与郭靖说着贴心话,而她只需静静等,等黄蓉带着好消息来。
躺在床上,她将那支素银簪放在枕边,与郭靖去年在陕西为她挑的月白棉裙挨在一起。棉裙上还留着淡淡的皂角香,是白日里晾晒时染上的,那味道干净又温暖,像极了郭靖身上常有的气息。晚风轻轻掀动帘角,烛火依旧亮着,将棉裙的衣角映得泛着浅黄。李莫愁闭上眼睛,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不用急,她有的是耐心等。等黄蓉那边妥当了,往后的日子,她也能留在这份暖意里,不再孤单。
清晨时分,黄蓉临走前特意跟店伙计吩咐过,让按她的口味备些吃食送来。没过多久,伙计便端着食盘敲门,莲子羹还冒着热气,甜香裹着莲子的清润漫进房间,水晶糕软嫩得能掐出蜜,蜜饯酸甜得沁入喉,都是她此前跟郭靖赶路时,偶尔随口念叨过想吃的味道。此刻回想起来,自己从未跟黄蓉提过这些偏好,大抵是郭靖记在心里,又悄悄告诉了她。她却不知黄蓉本就冰雪聪明,对女儿家的心思口味摸得通透,即便没有郭靖提点,一猜也能正中她的喜好。李莫愁指尖轻轻碰了碰蜜饯碟的边缘,瓷碟还带着一丝余温,心里也跟着泛起一缕暖意。
窗外传来客栈楼下伙计收摊的动静,碗碟碰撞的脆响、店家招呼客人的吆喝声渐渐淡去,唯有晚风穿过窗棂的轻响,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李莫愁坐在桌旁,目光落在烛火上,看着火苗偶尔被风吹得微微晃动,像极了白日里黄蓉说起“二女共事一夫”时,眼底藏不住的笃定。
她自然明白郭靖今夜不会回来。这般想着,她非但没有半分失落,反而轻轻松了口气——郭靖对黄蓉的在意,恰恰说明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也让她更笃定,自己期待的安稳,并非虚幻。
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微凉的桌面,那些与郭靖赶路的片段又悄悄浮上来:深夜荒郊,连日奔波让她的肩伤始终没能结痂,郭靖给她换药时,她疼得忍不住直吸凉气,眉头拧成了团。郭靖见了也跟着皱眉,“怎么还没结痂?”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责备,更多的却是心疼。他小心地将她圈在怀里,指尖捏着纱布一角,慢慢解开她肩头的衣襟,取药膏时手微微发颤,指尖不经意触到她的前胸与后背,那温度带着几分慌乱的轻柔,却比微凉的药膏更能安抚刺骨的疼;清晨梳发,他握着木梳的手总放得很轻,即便梳齿缠了发丝,也会低头慢慢解开,眼底满是认真……这些细碎的暖意,此刻在烛火的映照下,愈发清晰。她抬手摸了摸发间的素银簪,簪身还带着头皮的体温,是白日里黄蓉亲手为她插上的,那句“齐人之福”的打趣,像一颗定心丸,让她悬了许久的心,彻底安了下来。
烛火渐渐矮了些,烛芯结出小小的灯花。李莫愁捻起一颗红梅脯,轻轻咬了一口,酸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连心里也浸满了甜。她没有吹灭烛火,而是将烛台往床头挪了挪——夜里若醒了,看着这团暖光,便像知道黄蓉那边也亮着灯,正与郭靖说着贴心话,而她只需静静等,等黄蓉带着好消息来。
躺在床上,她将那支素银簪放在枕边,与郭靖去年在陕西为她挑的月白棉裙挨在一起。棉裙上还留着淡淡的皂角香,是白日里晾晒时染上的,那味道干净又温暖,像极了郭靖身上常有的气息。晚风轻轻掀动帘角,烛火依旧亮着,将棉裙的衣角映得泛着浅黄。李莫愁闭上眼睛,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不用急,她有的是耐心等。等黄蓉那边妥当了,往后的日子,她也能留在这份暖意里,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