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归途风凉,裂痕与微-《黄蓉:请叫我黄军师》

  (场景:未时,返程的山道。秋风更烈,卷起地上的枯叶打着旋儿飞过,郭靖和李莫愁并辔而行,一路沉默,只有马蹄踏在碎石上的声响。)

  自打决定折返,郭靖的话就更少了,眉头始终没舒展过。找不到黄蓉的焦虑像块石头压在心头,连带着看周遭的一切都添了几分烦躁。倒是李莫愁,这一路反倒比来时沉静了许多,不再刻意保持距离,偶尔还会主动提醒他前方路况,甚至在他错过水源时,默默策马去附近寻来干净的水囊。

  这变化让郭靖有些意外,却没多问。他对李莫愁始终存着戒备,只是那份戒备里,不知何时悄悄掺了点别的东西——或许是破庙夜泣时的脆弱,或许是单手系布时的狼狈,又或许,是她此刻安静跟在身后,少了几分戾气的样子。

  行至一处陡坡,郭靖正想提醒李莫愁小心,却见她坐骑忽然受惊,前蹄猛地扬起。李莫愁本就左肩带伤,猝不及防下身子一歪,眼看就要坠马!

  “小心!”郭靖眼疾手快,探身一把抓住她的手腕,用力将她拉向自己的马鞍。两人身体相撞,李莫愁跌坐在他身前,惊魂未定地喘息着,发丝凌乱地贴在汗湿的额角。

  “嘶——”她刚坐稳,就倒吸一口凉气,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下意识地按住左肩。

  郭靖低头一看,只见她道袍的肩头已渗出大片暗红,血迹甚至透过衣料洇到了他的手臂上。显然是刚才坠马的拉扯,让本就未愈的伤口彻底迸裂了。

  “别动。”郭靖沉声道,迅速勒住马缰,小心翼翼地扶着她从自己身前挪到侧面坐稳,“伤口裂了,得重新处理。”

  他翻身下马,又将李莫愁扶下来,找了块避风的岩石让她坐下。解开她肩头的布条时,郭靖的动作比上次更轻,可当看到那裂开的伤口时,还是忍不住皱眉——皮肉外翻得更厉害,鲜血正源源不断地涌出,看着触目惊心。

  “早让你别硬撑。”他低声说了句,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责备,却从行囊里翻出金疮药和干净布条,蹲下身开始处理伤口。

  烈酒倒在棉布上,擦过伤口边缘时,李莫愁疼得浑身发抖,指尖死死攥着身下的草叶,指节都泛了白,却硬是没再哼一声,只是咬着下唇,将唇瓣咬得泛红。

  郭靖看在眼里,手下的动作更轻了些。他撒上药粉,刚要包扎,却见李莫愁的目光落在他手臂上的血迹,忽然轻声道:“你的袖子……脏了。”

  “无妨。”郭靖头也不抬,拿起布条开始缠绕。这次他格外小心,尽量避开伤口的位置,可布条依旧要从肩头斜裹,绕过胸前才能系紧。

  发丝垂落,乌黑与颈间的白皙再次形成鲜明对比。当他手臂绕过她胸前时,两人都明显一僵。李莫愁下意识地屏住呼吸,脸颊泛起红晕,连耳根都热了,却没像上次那样低头躲闪,只是眼神有些慌乱地飘向别处。郭靖的手指也有些发颤,刻意加快了速度,系好结便立刻收回手,耳根竟也有些发烫。

  “好了。”他站起身,往后退了半步拉开距离,语气恢复了平日的生硬,却没像从前那样立刻转身避开。

  李莫愁低着头,轻轻“嗯”了一声,声音细若蚊蚋。过了片刻,她才抬起头,看着郭靖手臂上的血迹,又看了看他紧绷的侧脸,忽然道:“多谢。”

  这次的道谢,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轻声,却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柔软。

  郭靖没回应,只是将她的坐骑牵过来,检查了一番确认无碍,才扶她上马。两人重新启程时,气氛似乎又变了些——依旧沉默,却少了几分戒备的冰冷,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微妙。

  秋风依旧吹着,带着山间的凉意,可郭靖看着身前那抹素白的身影,心里却不像来时那般沉重了。或许归途漫长,或许寻找蓉儿的路依旧渺茫,但这一路同行的裂痕与微暖,终究在彼此的沉默里,悄悄刻下了不一样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