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襄阳郭府午后庭院,秋末风凉,梧桐叶簌簌往下落,几片打着旋儿飘在石桌上,沾着点未干的露水。郭靖捏着半块未吃完的麦饼,目光却望着四川方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沿——蓉儿去四川已有三日,他明知有她做军师,再加上吕文德的兵力,川蜀形势必定能稳下来,可心里那股子不安稳,却像藤蔓似的缠得人发闷。)
风卷着落叶飘过脚边,郭靖喉结动了动,脑海里竟不受控地晃出画面——不是川蜀的战事,而是蓉儿在吕文德身下的叫声。他不是没听过,去年九月十四,他和莫愁刚到襄阳,满心焦急想找吕文德问清战事,却见吕文德急匆匆出府,他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一路追到竹林别院。隔着半人高的院墙,里面的动静清晰得刺耳,蓉儿那带着软意的轻吟,混着吕文德的低语,像针似的扎进他耳朵里,直到现在,一想起来,心还像被攥紧了似的疼。
今年初两人和好时,蓉儿说得明明白白:“和好可以,可我这身子,想找乐子、想找男人,你管不着。”他当时点头应了,可应下归应下,心里怎能舒服?他是男人,是曾与蓉儿生死与共的人,如今眼睁睁看着她跟别人温存,连半句阻拦的话都不能说,这份憋屈,快把他憋得喘不过气。
可他没办法。毕竟错先在他——嘉兴那场决裂,蓉儿把心掏出来,自揭那些被轻薄的伤疤,哭着问他是不是嫌她脏了,他却愣在原地,没第一时间抱住她、没说一句安慰的话。就因为那片刻的迟疑,让蓉儿彻底寒了心,也让他丢了管束她的资格。如今这份“管不着”,是他自己欠的债,再难咽,也得咽下去。
李莫愁端着杯热茶走过来时,郭靖抬眼望去,心里猛地一动——莫愁今日穿了件水红衫子,鬓边簪着支银珠花,是蓉儿三月成婚时送她的,米粒大的银珠串成小巧的花形,衬得她眉眼愈发柔媚。秋末的风拂过,珠花轻轻晃着,映着日光闪着细弱的光。论容貌,她是比蓉儿略逊半分,可那份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媚意,却比蓉儿更胜一筹:眼尾轻轻上挑时带点勾人,说话时唇瓣弯起的弧度软得像糖,连伸手递茶的动作,指尖都带着点不自觉的柔劲,看得他心头微微发烫。
他瞬间醒过神——当年亏了蓉儿,是他一辈子的悔;如今莫愁在身边,他怎能重蹈覆辙,再亏了她?
李莫愁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郭靖这人心实,心里藏不住事,眼底那点郁结,全是因蓉儿而起。她知道他不安的根由,知道他既愧于当年的迟疑,又酸着蓉儿与吕文德的牵扯,更明白三月成婚后,虽有蓉儿刻意推让,让他多和自己温存,可终究是两女一夫,她从没想过独占,心里却难免存着几分缺憾。如今蓉儿去了四川,既是为了国事,也是有意给她机会,让她多沾些他的温柔,这份心意,她懂,也想好好接住,替他补补心里的空。
“靖哥哥,发什么呆呢?”她把茶盏递到他手里,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紧绷的手背,语气软得像午后的风,“川蜀那边有蓉儿在,吕文德不敢怠慢她,你放宽心。”说着,她顺势要坐在他身侧,伸手帮他理了理皱巴巴的衣襟,动作温柔得不像话,“夜里我给你炖了当归羊肉汤。”
郭靖握着茶盏的手猛地一紧,心里瞬间门儿清——羊肉本就温补,加了当归更是大补,莫愁这话哪里是说汤,分明是借着汤意,要好好“补”他,也补两人这些日子的缺憾。他没再迟疑,不等李莫愁坐稳,伸手就将她拦腰抱起,稳稳放在自己膝头。石凳微凉,可怀里人的身子软乎乎的,水红衫子蹭着他的手臂,鬓边银珠花晃着细光,连带着她身上的脂粉气都扑进了怀里,暖得他心口发颤。
李莫愁轻“呀”一声,手忙脚乱地扶住他的肩膀,眼尾瞬间染了媚色,却没挣扎,只乖乖靠在他怀里,声音软得像棉花:“靖哥哥……”
“我知道。”郭靖打断她,声音比往常沉了些,低头看着她鬓边的银珠花,指尖轻轻碰了碰,“你心思,我懂。”他不会再像对蓉儿那样迟钝,眼前人的温柔,他得接住,得握紧。
“我知道……就是忍不住想。”郭靖声音低哑,没说想什么,可李莫愁懂。她没再提蓉儿,也没提吕文德,只伸手拿过石桌上的麦饼,掰了一小块递到他嘴边,眼尾勾着笑,媚意更浓:“先吃点东西垫垫,空着肚子熬不住。蓉儿走时特意嘱咐我,让我好好照看你,她这也是……想让咱们俩多些自在。”
郭靖张口接住麦饼,手臂收紧,把人抱得更稳,心里的郁结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满当当的暖意——他不能再像对蓉儿那样,让莫愁受半分委屈。风又起了,梧桐叶落得更急,李莫愁鬓边的银珠花晃得更欢,她靠在他怀里,指尖轻轻蹭着他的手背。郭靖望着她温柔又带媚的侧脸,忽然觉得,蓉儿远走四川,既是为了战事,也是为了让他看清:眼前人该珍惜,不能再让遗憾重演。他低头,鼻尖蹭了蹭她的发顶,没再多说,只抱着她望着四川的方向,用这份实实在在的暖意,一点点熨帖着心里的褶皱,也守着这份难得的、只属于两人的时光。
风卷着落叶飘过脚边,郭靖喉结动了动,脑海里竟不受控地晃出画面——不是川蜀的战事,而是蓉儿在吕文德身下的叫声。他不是没听过,去年九月十四,他和莫愁刚到襄阳,满心焦急想找吕文德问清战事,却见吕文德急匆匆出府,他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一路追到竹林别院。隔着半人高的院墙,里面的动静清晰得刺耳,蓉儿那带着软意的轻吟,混着吕文德的低语,像针似的扎进他耳朵里,直到现在,一想起来,心还像被攥紧了似的疼。
今年初两人和好时,蓉儿说得明明白白:“和好可以,可我这身子,想找乐子、想找男人,你管不着。”他当时点头应了,可应下归应下,心里怎能舒服?他是男人,是曾与蓉儿生死与共的人,如今眼睁睁看着她跟别人温存,连半句阻拦的话都不能说,这份憋屈,快把他憋得喘不过气。
可他没办法。毕竟错先在他——嘉兴那场决裂,蓉儿把心掏出来,自揭那些被轻薄的伤疤,哭着问他是不是嫌她脏了,他却愣在原地,没第一时间抱住她、没说一句安慰的话。就因为那片刻的迟疑,让蓉儿彻底寒了心,也让他丢了管束她的资格。如今这份“管不着”,是他自己欠的债,再难咽,也得咽下去。
李莫愁端着杯热茶走过来时,郭靖抬眼望去,心里猛地一动——莫愁今日穿了件水红衫子,鬓边簪着支银珠花,是蓉儿三月成婚时送她的,米粒大的银珠串成小巧的花形,衬得她眉眼愈发柔媚。秋末的风拂过,珠花轻轻晃着,映着日光闪着细弱的光。论容貌,她是比蓉儿略逊半分,可那份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媚意,却比蓉儿更胜一筹:眼尾轻轻上挑时带点勾人,说话时唇瓣弯起的弧度软得像糖,连伸手递茶的动作,指尖都带着点不自觉的柔劲,看得他心头微微发烫。
他瞬间醒过神——当年亏了蓉儿,是他一辈子的悔;如今莫愁在身边,他怎能重蹈覆辙,再亏了她?
李莫愁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郭靖这人心实,心里藏不住事,眼底那点郁结,全是因蓉儿而起。她知道他不安的根由,知道他既愧于当年的迟疑,又酸着蓉儿与吕文德的牵扯,更明白三月成婚后,虽有蓉儿刻意推让,让他多和自己温存,可终究是两女一夫,她从没想过独占,心里却难免存着几分缺憾。如今蓉儿去了四川,既是为了国事,也是有意给她机会,让她多沾些他的温柔,这份心意,她懂,也想好好接住,替他补补心里的空。
“靖哥哥,发什么呆呢?”她把茶盏递到他手里,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紧绷的手背,语气软得像午后的风,“川蜀那边有蓉儿在,吕文德不敢怠慢她,你放宽心。”说着,她顺势要坐在他身侧,伸手帮他理了理皱巴巴的衣襟,动作温柔得不像话,“夜里我给你炖了当归羊肉汤。”
郭靖握着茶盏的手猛地一紧,心里瞬间门儿清——羊肉本就温补,加了当归更是大补,莫愁这话哪里是说汤,分明是借着汤意,要好好“补”他,也补两人这些日子的缺憾。他没再迟疑,不等李莫愁坐稳,伸手就将她拦腰抱起,稳稳放在自己膝头。石凳微凉,可怀里人的身子软乎乎的,水红衫子蹭着他的手臂,鬓边银珠花晃着细光,连带着她身上的脂粉气都扑进了怀里,暖得他心口发颤。
李莫愁轻“呀”一声,手忙脚乱地扶住他的肩膀,眼尾瞬间染了媚色,却没挣扎,只乖乖靠在他怀里,声音软得像棉花:“靖哥哥……”
“我知道。”郭靖打断她,声音比往常沉了些,低头看着她鬓边的银珠花,指尖轻轻碰了碰,“你心思,我懂。”他不会再像对蓉儿那样迟钝,眼前人的温柔,他得接住,得握紧。
“我知道……就是忍不住想。”郭靖声音低哑,没说想什么,可李莫愁懂。她没再提蓉儿,也没提吕文德,只伸手拿过石桌上的麦饼,掰了一小块递到他嘴边,眼尾勾着笑,媚意更浓:“先吃点东西垫垫,空着肚子熬不住。蓉儿走时特意嘱咐我,让我好好照看你,她这也是……想让咱们俩多些自在。”
郭靖张口接住麦饼,手臂收紧,把人抱得更稳,心里的郁结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满当当的暖意——他不能再像对蓉儿那样,让莫愁受半分委屈。风又起了,梧桐叶落得更急,李莫愁鬓边的银珠花晃得更欢,她靠在他怀里,指尖轻轻蹭着他的手背。郭靖望着她温柔又带媚的侧脸,忽然觉得,蓉儿远走四川,既是为了战事,也是为了让他看清:眼前人该珍惜,不能再让遗憾重演。他低头,鼻尖蹭了蹭她的发顶,没再多说,只抱着她望着四川的方向,用这份实实在在的暖意,一点点熨帖着心里的褶皱,也守着这份难得的、只属于两人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