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面浮石堆的监控画面还在闪,我盯着回放里那道偏移的黑影,手指已经按在通讯键上。
“苏晨,切断外区电源,启用备用线路。”声音压得很低,但每个字都清晰传进耳机,“所有非核心设备断电,包括侧窗加热带和通风电机。”
他没问为什么,只回了一声“明白”,脚步声很快远去。我知道他在赶往配电间,那条路他已经走过三遍,闭着眼都能摸到开关位置。
我调出热源反射镜的实时角度数据,发现西侧铁架向右偏了七度。不是风造成的自然晃动——上次调试时我们特意加了防风卡扣,这种幅度的偏移只能是人为触碰导致的。
有人来过,而且动作很轻。
对讲机响了:“林越,我在主控室。”苏瑶的声音平稳,“急救包准备好了,氧气瓶也充到了满值。”
“过来吧。”我说,“别走外面通道,从b区储物间穿过来,确认门锁状态再进。”
她应了一声就挂了。我没抬头看表,但心里的时间一直在走。距离强酸雨降临,还剩五十七分十四秒。
主屏突然跳出警报:通风口传感器信号中断。红色边框一闪,整个系统自检进度停在98%。
我立刻切换手动模式,拔掉接口重新插接三次,指示灯依旧灰着。苏晨那边传来电流嗡鸣,接着是金属撞击声,像是他在敲打继电器外壳。
“积雪压住线路了。”他喘着气说,“我把连接盒拆开清理,大概两分钟。”
我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重启键上方。不能等太久,系统必须在倒计时结束前完成闭环。可如果现在强行刷新,可能会让部分模块进入错误状态。
苏瑶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保温杯。“你喝点水。”她把杯子放在我手边,“苏晨说了,是管线接口处结冰,不是被破坏。”
我点头,没说话。三十七秒后,通风口信号恢复,绿色光点重新亮起。
“好了。”苏晨的声音透着疲惫,“所有传感器正常反馈。”
我开始最后一项测试——主门压力感应联动。拿起测试锤,轻轻敲击门体四角。每一次震动,主控台都会弹出提示窗口,摄像头同步转向大门特写。
第三下敲击时,苏晨忽然抬手扶住了墙。
他整个人晃了一下,右手不受控制地抖了半秒,差点碰到桌上的报警复位按钮。
“没事。”他吸了口气,“就是胳膊有点麻,焊太久。”
苏瑶立刻走过去,抓住他的手腕探脉搏。“心跳有点快,体温偏低。”她说,“你该休息了。”
“再等等。”苏晨摇头,“我还撑得住。”
我看着他发红的眼角,伸手拍了下他肩膀。“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句话出口时,我自己都愣了一下。从前世到现在,我很少夸人,更别说在这种时候。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不是累赘,是能扛事的人。
我收回视线,继续完成最后检查。屋顶排水槽的密封圈完好,排风管滤板卡扣牢固,外部绊铃阵无松动迹象。全屋十二个监控点画面稳定,报警线路全部导通。
系统自检完成。
屏幕上跳出最终确认框:【防御体系已激活,安全屋进入封闭状态】
我点了确定。
然后关闭所有外部摄像头画面,只留下主屏中央那一行数字:
00:53:16
“接下来,”我开口,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房间里很清楚,“我们不再等谁来,而是等天变。”
苏瑶坐到操作台旁,打开医疗记录本,笔尖悬在纸面上方。她的呼吸节奏很稳,但我能看出她在刻意控制。她左手边摆着三支肾上腺素注射剂,标签朝上,随时可用。
苏晨站起身,把工兵铲靠在腿边,双手握紧柄身。他不再看监控,而是盯着门外的方向,仿佛能透过钢板看见外面的世界。
我走到内门控制面板前,按下指纹锁。咔哒一声,气密门缓缓合拢,橡胶封条严丝合缝地嵌入槽中。
“从现在起,”我回头看着他们,“除非我下令,否则任何人不得单独外出。”
他们都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我走回监控墙前,三人并肩站着。外面的天色已经变了,不再是雪后的灰白,而是一种沉甸甸的暗黄,像旧报纸浸了油。风刮得比刚才猛,卷着碎雪砸在防护罩上,发出沙沙的响。
空气里开始有味道。
不是烟,也不是腐烂的东西,是一种刺鼻的、带着金属感的酸味,钻进鼻腔后喉咙会微微发紧。前世我记得这个味道——强酸雨来之前的征兆。
远处传来第一声闷雷,不像夏天那种炸裂式的轰响,而是低沉的滚动,像是大地内部传来的震动。
苏晨的手一直没松开工兵铲。
苏瑶翻开了记录本第一页,写下时间:17:04。然后停顿了一下,在下方加了一句:“气味出现,疑似硫化物浓度上升。”
我盯着倒计时。
00:51:03
风更大了,墙外的金属支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监控显示北侧绊铃阵有一根绳子晃动,但没有响起。应该是风吹的。
可就在下一秒,南面热源反射镜的画面里,一道轮廓短暂掠过。
不是人形,太矮了,接近地面移动,速度很快。
我正要调近镜头,主屏突然弹出新警报:
【外部温度骤降8c,持续下降中】
【湿度升至99%】
【空气质量检测异常:ph值4.2,含氯化氢、二氧化硫】
我猛地转身看向窗外。
黄灰色的云层正在加速旋转,中心位置颜色更深,几乎成了墨绿。风速计跳到每秒十五米,还在往上走。
苏瑶低声说:“酸雨要来了。”
话音刚落,第一滴液体砸在东侧防护罩上。
滋——
一声极轻的腐蚀声,紧接着,黑色痕迹顺着钢化玻璃边缘蔓延开来。
“苏晨,切断外区电源,启用备用线路。”声音压得很低,但每个字都清晰传进耳机,“所有非核心设备断电,包括侧窗加热带和通风电机。”
他没问为什么,只回了一声“明白”,脚步声很快远去。我知道他在赶往配电间,那条路他已经走过三遍,闭着眼都能摸到开关位置。
我调出热源反射镜的实时角度数据,发现西侧铁架向右偏了七度。不是风造成的自然晃动——上次调试时我们特意加了防风卡扣,这种幅度的偏移只能是人为触碰导致的。
有人来过,而且动作很轻。
对讲机响了:“林越,我在主控室。”苏瑶的声音平稳,“急救包准备好了,氧气瓶也充到了满值。”
“过来吧。”我说,“别走外面通道,从b区储物间穿过来,确认门锁状态再进。”
她应了一声就挂了。我没抬头看表,但心里的时间一直在走。距离强酸雨降临,还剩五十七分十四秒。
主屏突然跳出警报:通风口传感器信号中断。红色边框一闪,整个系统自检进度停在98%。
我立刻切换手动模式,拔掉接口重新插接三次,指示灯依旧灰着。苏晨那边传来电流嗡鸣,接着是金属撞击声,像是他在敲打继电器外壳。
“积雪压住线路了。”他喘着气说,“我把连接盒拆开清理,大概两分钟。”
我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重启键上方。不能等太久,系统必须在倒计时结束前完成闭环。可如果现在强行刷新,可能会让部分模块进入错误状态。
苏瑶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保温杯。“你喝点水。”她把杯子放在我手边,“苏晨说了,是管线接口处结冰,不是被破坏。”
我点头,没说话。三十七秒后,通风口信号恢复,绿色光点重新亮起。
“好了。”苏晨的声音透着疲惫,“所有传感器正常反馈。”
我开始最后一项测试——主门压力感应联动。拿起测试锤,轻轻敲击门体四角。每一次震动,主控台都会弹出提示窗口,摄像头同步转向大门特写。
第三下敲击时,苏晨忽然抬手扶住了墙。
他整个人晃了一下,右手不受控制地抖了半秒,差点碰到桌上的报警复位按钮。
“没事。”他吸了口气,“就是胳膊有点麻,焊太久。”
苏瑶立刻走过去,抓住他的手腕探脉搏。“心跳有点快,体温偏低。”她说,“你该休息了。”
“再等等。”苏晨摇头,“我还撑得住。”
我看着他发红的眼角,伸手拍了下他肩膀。“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句话出口时,我自己都愣了一下。从前世到现在,我很少夸人,更别说在这种时候。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不是累赘,是能扛事的人。
我收回视线,继续完成最后检查。屋顶排水槽的密封圈完好,排风管滤板卡扣牢固,外部绊铃阵无松动迹象。全屋十二个监控点画面稳定,报警线路全部导通。
系统自检完成。
屏幕上跳出最终确认框:【防御体系已激活,安全屋进入封闭状态】
我点了确定。
然后关闭所有外部摄像头画面,只留下主屏中央那一行数字:
00:53:16
“接下来,”我开口,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房间里很清楚,“我们不再等谁来,而是等天变。”
苏瑶坐到操作台旁,打开医疗记录本,笔尖悬在纸面上方。她的呼吸节奏很稳,但我能看出她在刻意控制。她左手边摆着三支肾上腺素注射剂,标签朝上,随时可用。
苏晨站起身,把工兵铲靠在腿边,双手握紧柄身。他不再看监控,而是盯着门外的方向,仿佛能透过钢板看见外面的世界。
我走到内门控制面板前,按下指纹锁。咔哒一声,气密门缓缓合拢,橡胶封条严丝合缝地嵌入槽中。
“从现在起,”我回头看着他们,“除非我下令,否则任何人不得单独外出。”
他们都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我走回监控墙前,三人并肩站着。外面的天色已经变了,不再是雪后的灰白,而是一种沉甸甸的暗黄,像旧报纸浸了油。风刮得比刚才猛,卷着碎雪砸在防护罩上,发出沙沙的响。
空气里开始有味道。
不是烟,也不是腐烂的东西,是一种刺鼻的、带着金属感的酸味,钻进鼻腔后喉咙会微微发紧。前世我记得这个味道——强酸雨来之前的征兆。
远处传来第一声闷雷,不像夏天那种炸裂式的轰响,而是低沉的滚动,像是大地内部传来的震动。
苏晨的手一直没松开工兵铲。
苏瑶翻开了记录本第一页,写下时间:17:04。然后停顿了一下,在下方加了一句:“气味出现,疑似硫化物浓度上升。”
我盯着倒计时。
00:51:03
风更大了,墙外的金属支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监控显示北侧绊铃阵有一根绳子晃动,但没有响起。应该是风吹的。
可就在下一秒,南面热源反射镜的画面里,一道轮廓短暂掠过。
不是人形,太矮了,接近地面移动,速度很快。
我正要调近镜头,主屏突然弹出新警报:
【外部温度骤降8c,持续下降中】
【湿度升至99%】
【空气质量检测异常:ph值4.2,含氯化氢、二氧化硫】
我猛地转身看向窗外。
黄灰色的云层正在加速旋转,中心位置颜色更深,几乎成了墨绿。风速计跳到每秒十五米,还在往上走。
苏瑶低声说:“酸雨要来了。”
话音刚落,第一滴液体砸在东侧防护罩上。
滋——
一声极轻的腐蚀声,紧接着,黑色痕迹顺着钢化玻璃边缘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