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再次试运行,系统的全面检验-《末日囤满仓我的安全屋坚不可摧》

  滴响过后,主控台左侧第三组传感器黄灯持续亮了七秒,随即恢复绿色。我盯着那排指示灯,手指滑动调出实时数据流。电压波动幅度0.8伏,持续时间0.4秒,未触发逻辑判断异常,也未影响下游设备运行。

  是干扰,不是故障。

  我放大波形图,对比前十二小时记录,发现这次波动频率接近外部电网残余震荡的特征值——可能是某处倒塌的高压线碰到了地网,传导进来了零星电流。这种事无法杜绝,只能靠系统自身过滤。

  “刚才那个信号。”苏晨不知何时站到了我身后,声音压得很低,“不是我们线路的问题吧?”

  “不是。”我把波形截图保存,“外部串扰,影响不到核心回路。”

  他松了口气,肩膀往下沉了些,“我还以为……刚改完程序又出岔子。”

  “程序没问题。”我合上窗口,“但光一个模块稳了不够。现在所有修复都完成了,得再跑一次全程测试。”

  他点头,没再说话,转身去拿自己的记录本。我按下内线呼叫。

  “苏瑶,来主控区。”

  两分钟后她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体温计。“刚给苏晨测完,正常。”她说,“怎么了?”

  “准备第二次试运行。”我说,“全系统闭环,模拟真实末日状态。”

  她把体温计放进消毒盒,走过来站在屏幕前,“上次二十四小时里出了三处问题,这次你打算怎么测?”

  “按压力等级分段推进。”我调出预设方案,“先常规模拟,再人为制造极端条件,看响应速度和恢复能力。”

  她看了眼时间,“现在就开始?”

  “越早确认越好。”我说。

  她没反对,只问:“需要我做什么?”

  “监测人员生理数据和环境参数匹配度。”我说,“如果空气成分、温湿度波动影响到身体反应,你要第一时间提出来。”

  “明白。”她打开医疗终端,接入主控系统生命体征通道。

  苏晨已经坐在副操作位上,调试线连着笔记本。我启动初始化流程,安全屋所有非必要负载切断,进入低功耗待机模式。主供电切换至柴油发电机独立运行,备用电源断开并锁定。

  【系统自检开始】

  屏幕上逐项刷新:结构承重正常、气密性达标、滤网清洁度97%、储水罐余量充足、食品库存稳定。

  一项项绿勾跳出来,直到最后一条——【预警联动机制:就绪】。

  “开始吧。”我说。

  第一阶段,常规运行。我们设定室内恒温17.1c,相对湿度60%,新风交换率每小时两次。系统自动调节供暖、通风与除湿模块协同工作。

  四小时过去,曲线平稳,无手动干预。

  第二阶段,压力测试。

  我手动关闭备用电源十分钟,模拟电力中断风险。主发电机瞬间提升输出功率,UpS无缝接管关键设备供电。期间电压波动控制在±1.2%以内,监控显示照明亮度无肉眼可辨变化。

  “稳。”苏晨记下数据。

  接着,我通过加热片在电缆沟第三段局部升温5c,模拟长期高负荷运行导致的绝缘层过热。三秒钟后,走廊警示灯由黄转红,主控台弹出报警提示,同时自动启动散热风扇。

  “响应及时。”苏瑶看着同步推送的警报信息,“颜色变化清晰,不会误读。”

  最后一项,模拟通风口堵塞。我在控制端强制关闭东侧进风阀,系统五秒内检测到流量下降,立即开启西侧备用过滤通道,并提高风机转速补偿风量损失。

  “切换延迟0.6秒。”苏晨盯着日志,“比上次快了0.3秒。”

  “因为格栅改造减少了气阻。”我说,“物理优化比纯程序调整更有效。”

  十二小时过去了,所有子系统运转如常。我和苏晨轮班盯着数据流,苏瑶每隔六小时采集一次空气样本和心率呼吸数据。没有遗漏,也没有意外。

  到了夜间,生活区湿度一度升到65%。苏瑶发现后立刻提醒。

  我调出历史曲线,结合人员活动记录分析,确认是因为三人集中休息时呼吸带出的水汽叠加所致。这属于合理范围内的浮动,不必紧急处理。

  “把湿度容忍区间放宽到±3%。”我说,“避免设备频繁启停。”

  苏晨补充:“以后可以加个生物量估算模型,动态调新风量。”

  “记下来,暂时不加。”我说,“现在系统越简单越可靠。”

  凌晨五点,最后一项测试完成。全系统连续二十四小时无故障运行,人工干预次数为零。

  我调出总结报告界面,各项指标全部达标。环境稳定度评级自动计算中,几秒后跳出结果:【A级】。

  苏瑶轻轻呼出一口气,抬手揉了揉太阳穴。“真的成了。”她说。

  苏晨趴在操作台上,眼睛有点发涩,但嘴角翘着。“玻璃没裂,墙没漏,电没断……咱们这屋子,扛得住。”

  我没说话,手指悬在“确认通过”按钮上方,迟迟没点下去。

  他们说得对,系统已经足够稳定。可我知道,在真正的末日里,不会有完美的防护。酸雨会腐蚀接缝,低温会让金属变脆,人会疲惫,机器会老化。我们建的不是永不崩溃的堡垒,而是能在崩塌前撑住一段时间的地方。

  “林越。”苏瑶忽然开口,声音很轻,“我们不是在等一个不会出错的系统。”

  我转头看她。

  “我们是在建一个能容错的家。”她说。

  苏晨抬起头,“上次酸雨来的时候,玻璃没漏;昨天电压抖了一下,也没崩。它扛得住。”

  我看着屏幕,绿色的【A级】标识静静闪着。风机声低沉均匀,灯光柔和,室温维持在17.1c,误差不到半度。

  够了。

  我按下确认键。

  【全系统试运行成功,环境稳定度评级:A级】

  任务列表里,所有条目变为绿色。维修日志自动归档,新的待办事项生成:定期巡检计划、物资消耗预测、设备寿命跟踪。

  苏瑶起身,“我去煮点热的。”

  苏晨开始收拾工具包,嘴里哼起一段旋律,调子旧得听不出名字。他把笔记本合上,顺手塞进包里,拉链拉了一半又停下来。

  “越哥。”他说。

  “嗯。”

  “你说……要是哪天外面彻底安静了,是不是就代表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