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山洞避雨-《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

  “阿娘,你快来瞧瞧!”

  杜若正举着斧头分割蟒蛇肉,听到柳珠兴奋的呼喊声,下意识抬起头来。

  “阿娘,快来看呐,对面山上来了好多人!”

  柳珠年纪还小,手上没什么力气,分割蛇肉这事,杜若就没让她掺和。

  只让她跑到山洞门口透透气,松快松快。

  听见这话,杜若听后心中一动。

  放下手中的斧头,走到一旁的水盆里仔细清洗掉手上沾染的蟒蛇血迹。

  然后快步来到山洞门口处,顺着柳珠手指的方向望去。

  果不其然,对面的山路上密密麻麻挤满了人。

  远远望去,仿佛看不到队伍的尽头。

  雨天路滑,又背着沉重的行囊,他们的步伐显得十分吃力,缓缓挪步着,进程缓慢。

  可惜两座山之间距离实在太远,即便视力再好,也难以辨认出这些人的具体面容和身份。

  “阿娘,那是柳家村的人吗?”

  除此之外,柳珠想不到别人了,毕竟这是柳家村的后山。

  “嗯,是他们!这雨一直没停,应该是涨水了,他们上山避雨呢。”

  杜若肯定的点了点头。

  “别担心,咱们在这边呢,他们应该碍不着咱们什么。”

  见柳珠一脸忧虑的皱着小眉头,杜若忍不住有些好笑。

  “可是...万一他们没东西吃了,不会过这边来吗?”

  柳珠依旧不放心。

  当然是后面涨水了,他们就是想来,也来不了了。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杜若还是叮嘱女儿:

  “这几天咱们就先别开火了,免得把那边的人吸引过来。”

  如果这些人饿极了,又看到这边冒炊烟,未必不会过来一探究竟。

  至少在没涨水之前,杜若并不想冒险。

  尽管对于阿娘如此笃定的态度感到有些奇怪,但柳珠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跟着阿娘准没错的。

  阿娘肯定不会害她!

  杜若说完,转身又进山洞里去了。

  虽然不能生火了,但是蟒蛇肉还是能切割的。

  杜若熟练地拿起斧头,把蛇肉分成一小段一小段,这样方便放在案板上切块。

  至于蛇皮,她刚才已经全部撕下来了,还没想好要怎么处理。

  这三百来斤的蟒蛇肉,她准备一分为二。

  一半用来爆炒,加点香料,肯定很香;

  另一半则准备炖蛇羹,家里的糙米还剩下不少,她准备拿来炖蛇羹。

  要说杜若现在最烦的是什么,自然是舂米了。

  那么小一个石窝,每次舂不了几斤米,她这么多米等着脱壳呢,也不知道得忙到什么时候去。

  山中无岁月,转眼十天过去,水已经完全涨起来了。

  本来熙熙攘攘的山洞里,哭着吵着要回家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咋办?水已经涨到山脚下了,咱家的房子还能保住吗?”

  杨氏望着山洞外灰蒙蒙的天空,还有如珠帘般垂落的雨幕,忧心忡忡。

  柳家村坐落在山谷里,地势比山脚低多了,现在肯定淹没了。

  “保不住也没法子啊!你现在还能回去把家拆了,运上来吗?”

  柳大柱倒是看得开,又不是只有他家房子没了,怕甚?

  这么大的水,那些没地方跑的人才是真的绝望呢。

  “你!算了,我跟你没话说。”

  如今杨氏对柳大柱是越来越不客气了。

  “哟!还跟我没话说?跟二爷就有话说了是吧?”

  见杨氏这么无视自己,柳大住忍不住刺了一句。

  这话一出口,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柳大柱,你这话什么意思?

  你这话丧不丧良心?

  难道我不是为了这个家吗?”

  杨氏有些伤心。

  难道她就喜欢去伺候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吗?

  还不是他们逼着她去的!

  就凭她自个,再是想不出这样的“好法子”的,还不都是他们柳家人的主意?

  哦,现在有饭吃了,就开始嫌弃她了?

  哪有这样的道理?

  “对对对,都是为了这个家,你杨盼儿的功劳最大!”

  柳大柱阴阳怪气地回应,脸上挂着揶揄的笑容。

  “少在老娘面前装模作样!逼着自己媳妇去伺候别人,还倒打一耙的窝囊废,我呸!”

  杨氏最看不上他这副虚伪的样子。

  当时让她去伺候里正,是公婆提出来的,他柳大柱也是默认了的。

  现在吃着她换回来的饭,还想骂她?

  “既然看不上我拿回来的粮食,那今晚的饭就别吃了!”

  谁都有资格看不起她,唯独他柳大柱不行。

  想到这里,杨氏不禁悲从中来。

  她怎么这么命苦啊!

  “盼儿,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毕竟你是我媳妇,我就是心里有些不舒服。”

  柳大柱深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要跟粮食过不去。

  “你心里不舒服?我心里还不舒服呢,怎么你也想伺候里正叔?”

  杨氏似笑非笑的看着丈夫。

  说起来,大盛朝历经一百多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男风竟然逐渐盛行了起来。

  别说城里头那些达官贵人、富家子弟,就连杨氏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乡下小媳妇,都对赫赫有名的南风馆有所耳闻。

  柳大柱今年才三十出头,长得也不赖,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的。

  勉强也能说得上是风韵犹存!

  杨氏越想越美,望向丈夫的眼神都变了。

  柳大柱突然感觉后庭一凉,下意识躲远了一些。

  “瞧你这窝囊样!”

  杨氏不屑的撇了撇嘴,随后扭着腰往里正那边去了。

  这厢,里正家的大儿媳妇石氏瞧见杨氏过来了,连忙捅了捅身旁正在埋头干活的弟媳田氏。

  并冲其努了努嘴,压低声音道:

  “你瞧,那位又来了!”

  不过田氏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哦”,便不再理会唯恐天下不乱的大嫂。

  自顾自地走到一旁继续专心致志地择起菜来了。

  “算了!我跟你说个什么劲。”

  见田氏不搭话,石氏又去找老三媳妇去了。

  这事不找人唠一下,她心里就难受。

  石氏就没见过比田霜还无趣的女娘,也不知道老二两口子被窝里都聊啥子。

  “咱家虽说存粮不少,可也没有养着外人的道理啊!

  照这样挥霍下去,恐怕也支撑不了多久喽!”

  石氏凑到老三媳妇刘氏身旁,压低声音抱怨。

  “谁说不是呢,也不知这杨盼儿使了什么手段,竟能将咱公爹迷得神魂颠倒的。

  都这把年纪了,还天天折腾,连自己的老脸都不要了!”

  刘氏随声附和,脸上同样流露出不满之色。

  “依我看呐,这事还得怨咱婆婆。连自家男人都管不了。

  如今倒好,反倒让我们跟着受牵连!”

  石氏越说越是气愤,音量不自觉地提高了些许。

  另一边,杨盼儿尽管强作镇定,佯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实则内心早已备受煎熬。

  她硬着头皮,在众人异样的目光和窃窃私语声中,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移步至柳里正身侧。

  “二爷……”

  杨盼儿轻唤一声后,便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身子,自觉地坐到了柳里正——柳大志的身旁。

  柳大志靠在竹制的躺椅上,微闭双眸,似是正在小憩,对于杨盼儿的到来没有丝毫反应。

  对此,杨氏已经习惯了。

  忍不住抬眼偷瞄了一下眼前这个男人,随即又像是害怕一般,迅速低下头去。

  尽管村子里不少人都传言,说她杨盼儿手段了得,才一直勾着里正给她粮食。

  但是天地良心,她哪里有什么手段!

  她自己也纳闷着呢。

  她一个三十来岁,还生过两个孩子的妇人。

  哪里比得过村里年轻的小姑娘、小媳妇呢?

  也不知道里正看上她啥了。

  暮色四合,天很快黑了下来。

  杨氏就这么静静地坐在那里,眼巴巴地望着里正一家人吃完晚饭。

  终于,柳大志站起身来,拽着杨氏朝帐里子走去。

  进到帐子里后,两人一阵肆意胡闹。

  待一切平息之后,杨氏这才得到了两个掺着野菜做成的豆饼子。

  此时的杨氏,只觉得浑身像散了架一样酸痛无力。

  “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多精力,老娘腰都快散架了!”

  杨氏小声嘀咕着,捶了捶腰。

  “还闭着眼睛弄老娘,是嫌我丑咋地?”

  想起柳大志那张即使在床上,也依旧波澜不惊、平静淡然的脸,杨氏突然打了个寒噤,不自觉加快了脚步。

  无视旁边那些不怀好意的调笑声,杨氏把两个饼子拿出来。

  给了儿子耀祖一个,自己则和闺女柳瑶瑶平分剩下的一个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