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挖窑洞-《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

  “杜姐,你可真厉害!”

  宋河生有些佩服的说,他咋没想出来这法子呢。

  “行了,别拍马屁了,咱们赶紧把东西搬过去,把山洞给挖出来吧!”

  “再耽误下去,这雨真要下下来了!”

  杜若有些着急,背着、扛着一堆东西在前边疾步行走。

  这河滩说小也不小,说大也不大,没一会到了两棵大树下。

  他们原先只有两把锄头、一个铁铲,这次都带出来了。

  而且上次搜刮土匪窝的时候,又收获了一把锄头、一个铁铲。

  所以现在一共有三把锄头、两个铁铲。

  “我、石墩子,还有孙五斤,咱们三个拿锄头挖窑洞!”

  “宋河生、陈大夯、姜格负责把土石铲到外面,就铲在山洞门口吧,咱们后面有时间再来处理!”

  杜若随机拿起一把锄头,顺便分工道。

  若是不合适,等会再调整。

  “至于明珠和石头,你俩去把船上的东西慢慢搬过来,搬不动的东西不用管,只需要搬能搬得动的东西就好了,后面我们会去搬的!”

  “还有,注意安全!”

  “见到陌生人,什么也别管,放下东西就往这边跑,听明白了吗?”

  杜若叮嘱两个孩子。

  “阿娘\/婶娘,我们知道啦!”

  “知道就行,快去吧!”

  “时间紧任务重,大家抓紧时间干活!

  咱们必须要在酸雨来临之前,就把山洞挖出来,明白吗?”

  “明白!!!”

  众人一脸郑重的点了点头,他们晓得轻重呢。

  这事关乎到大家的性命和生存,他们如何敢不放在心上。

  “杜姐,咱们从哪里开始挖啊?”

  看着眼前的小土坡,石墩子有些犯难。

  “从这里吧!咱们先把洞口挖出来,洞口挖一米高,能容一个人通过就行了,不要挖太大的洞口,容易塌方!”

  “那里面挖多深、多大呢?咱们好下锄头......”

  “嗯......”

  杜若有些犹豫,越大的山洞,其实塌方的风险越高。

  但是他们有八个人呢,山洞太小了也容不下。

  “挖两个小山洞吧!咱们材料有限,挖太大的山洞不安全。”

  杜若想了想还是道。

  这里不是现代,没有钢筋混凝土来做内部支撑,只能用木头和木板撑着,非常危险。

  若是挖太大的山洞,一旦塌方,说不定真埋里头了。

  “这里再挖一个小山洞!两个山洞门都是1米高,宽度能容一个人走过就行。”

  杜若说着,指了指左边的一处地方。

  “至于里面,就挖1米宽、2米深、1.5米高就行,咱们安全第一!”

  “那咱们是先挖哪一处啊?”

  “一起挖,同时动工!”

  “石墩子、姜格,你俩挖左边的!”

  “孙五斤,宋河生、陈大夯,你们三挖右边的!”

  石墩子力气大,一个人能顶两个人用,而孙五斤年纪大了,所以这样分配是很合理的。

  “你们先挖这,我去砍木头去!”

  挖山洞是需要一边挖,一边用木柱支撑顶板的,大约半米左右,就需要一根木柱。

  所以她得赶紧砍几根木头过来。

  好在他们就在大树不远处挖的窑洞,想要砍树也容易。

  可能因为土质的原因,附近多是一些矮小的灌木林。

  就算有树木,一般也就小腿粗,做小的支撑还行,大的就不行了。

  好在就在山洞不远处,就有几棵杉树。

  杉树笔直高大,郁郁葱葱,跟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这玩意,不会是什么动物死在这里,这才滋养了这几棵树吧!”

  杜若喃喃自语。

  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这块地方如此不一样啊!

  这里又临近海边,说不准是什么时候涨大潮了,一堆鱼群,或者某一条大鱼被海浪冲到这里。

  后面海水褪去,回不去了,便永远的留在这里,滋养了这块土地。

  当然,这些都只是她的猜测而已。

  也可能不是鱼类,而是山中的其他动物呢。

  说不定是人类,也有可能,不过那需要的人很多了。

  不过现在可管不了这么多了,哪怕是尸体滋养起来的大树,她也得砍回去。

  “梆梆邦!”

  杜若挥舞着柴刀,很快就砍下了两棵大小合适的杉树。

  把枝枝叶叶都砍掉,只留主干部分。

  因为树干很长,一棵树目测能截断成好几个树桩,杜若砍了四棵树就收手了,不够后面再砍。。

  毕竟山洞的高度就1.5米,不用做多高的支撑。

  杜若扛着四根木头回去的时候,姜格他们连山洞门口的雏形都还没挖出来呢。

  “记得一定要往上挖,山洞门口要向下倾斜。

  这样下雨的时候,雨水才会顺着斜坡流下去,而不是倒灌进山洞里来!”

  杜若再一次叮嘱道,就怕他们挖着挖着,就忘了。

  “杜姐,你就放心吧!俺们都记着哩。”

  “是啊!一定不会忘的。”

  “咱们都是顺着斜坡往上挖呢,保管山洞门口是向下倾斜的。”

  众人信誓旦旦的保证,他们也害怕雨水倒灌呢。

  “记着就行!”

  说完,杜若就不再说话了,而是默默的掏出了锯子。

  她需要锯出一些木板出来,作为支撑的板顶。

  上面一块木板,下面一块木板,中间用木桩子支撑着,形成一个“工”字。

  这样好歹能挡住一部分压力,不至于那么容易坍塌。

  就在杜若锯木头的时候,明珠和石头也回来了。

  “阿娘,咱们在林子里找着一些干草!”

  明珠背着一捆干草,兴冲冲的说。

  “那太好了!”

  “就堆放在这边吧!林子里还有吗?”

  杜若问他俩。

  “有的有的,林子里的野草很多,一些都枯黄了,咱们就是割的那些枯草!”

  石头也很高兴,能为队里做些事情,他心里才踏实。

  若是什么都干不了,他总担心会被抛下。

  毕竟他跟明珠不一样,明珠是跟着自己阿娘的,而他已经没有阿娘了。

  “那你们再去割草吧!越多越好,这些枯草,咱们要拿来垫着睡觉哩!”

  山洞潮湿,她准备在地面上铺上一层枯草,再垫上木板子,这样能隔绝一些湿气。

  “好勒!”

  “阿娘,你就放心吧!我跟石头保管割很多很多的枯草回来!”

  明珠信誓旦旦的保证。

  “也要注意安全!”

  “嗯嗯......”

  两人孩子点头一通保证,又背着背篓跑远了。

  家里的背篓都带来了,对于这样的生产工具,杜若是根本不舍得丢的。

  也没必要丢,毕竟也没多重。

  这些背篓当初放在板车上装东西,后面又搬到了船上,现在又用上了。

  见两个孩子走远了,杜若又低头开始了自己的锯木大业。

  还好孙五斤投军之前是个木匠,在军中那些年,也没忘记置办自己的一套工具。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以前就特别想给自己置办一套木匠工具。

  可惜苦于没有钱,什么也置办不成。

  后面发了军饷,别人都是用来吃吃喝喝、找女人,他则是全部用来置办这些铁疙瘩了。

  也幸好他置办的这些铁疙瘩,如今算是排上用场了。

  不然这一时半会的,杜若还真不知道去哪找木板子去。

  “你们就顺着石头的走向挖!要留石板支撑顶部,千万别给我掏成平顶咯!”

  杜若一边锯着木板,一便吵山洞那边吼道。

  “知道啦!杜姐,你都说了好几回了!”

  “咱们都记着呢,你就放心吧!”

  “保管错不了!”

  时间就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了。

  这个下午,两个孩子在不停的运送枯草回来。

  杜若则是在锯木头,锯木桩、锯木板子,还一边拿去给他们做支撑。

  一直到天色彻底黑下来,众人才吃上了晚饭。

  其实也算不上晚饭,毕竟这么忙碌,时间又紧迫,谁还有闲工夫去煮饭啊!

  就连两个孩子,都被杜若使唤的团团转。

  “今晚上嚼一点麦子算了,咱们得赶紧把山洞挖出来!”

  “而且咱们剩下的粮食不多了,得节约着用。”

  杜若一边说着,嘴里还咀嚼。

  “杜姐,咱们都明白呢!你不用解释。”

  “是啊!先把住处挖出来才是最要紧的。”

  “就剩下那么一点水了,若是真煮饭,才是要命呢!”

  大家都表示理解。

  随意吃了两把带壳的麦子,喝了一口水,便又投入到挖山大业中去了。

  这会的风,越吹越大了。

  站在坡脚,能明显感受到风吹在脸颊上的感觉,还裹挟着风沙和火山灰,很有重量。

  哪怕已经带着口罩,时不时的还有一些风沙被吹进眼睛里。

  大伙的眼睛被刺得生疼,总是不受控制的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