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劫匪跑了-《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

  “不好啦!”

  “不好啦!!”

  “劫匪...劫匪......”

  正当两伙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个中年妇人突然从外面冲了进来。

  听见这话,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停了手,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中年妇人。

  “啥不好了?说清楚一点!”

  “是啊!七婶子,到底发生啥事了?”

  “什么劫匪,劫匪打进村里来了?”

  “俺...俺不是去河边洗衣裳嘛,看见...看见......”

  见大家目光都直勾勾的盯着她,徐氏有些不知所措。

  她不想掺和村里这些事,这才跑到河边洗衣服去的。

  这样说来,其实是临阵脱逃,不跟族里一条心。

  也不知道等会三叔公会不会迁怒他们家。

  刚才只顾着回来报信,倒是忘了这茬了。

  为了节约用水,不让水井干涸,族里对每家每天能打多少桶水,都是有规定的。

  这水又要喝、又要做饭,根本不够洗衣服。

  所以即便是曾家族人,除了李氏,其他人也得去河边洗衣服。

  顶多洗完了,回来再用井水冲洗一下。

  “看见啥了,快说啊!”

  “你要急死大伙不成?”

  “快说啊!”

  见她吞吞吐吐的,大伙不由有些着急。

  谁要听你洗衣服了!

  “看见劫匪坐着船跑了,船上的货物堆的满满当当的,不知道是不是从村里拿的......”

  “在哪里?”

  “你在哪里看见的?”

  “快说!”

  听见这话,李氏马上跳了出来,拽住徐氏的肩膀,目光紧紧的盯着她,面色甚至有些狰狞。

  “就在咱们平日里洗衣服的地方,看样子,是往海边去了......”

  话音刚落,李氏便冲了出去。

  她一定要去看看,是不是昨天的那对母女。

  那可都是她家的粮食啊!

  天杀的劫匪,这是不给她活路啊!

  若是没有劫匪来劫粮食,她的粮食就不可能丢。

  这样地窖里的粮食根本不会说出去,大家不知道老头子贪污了多少粮食,也就不会仇恨他们家了。

  这样就不会连屋顶的瓦片都保不住了。

  说不准还会同情他们娘俩,给她家送些粮食来呢。

  李氏越想越气,忍不住开始抹眼泪。

  她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见李氏跑了,其他人也连忙跟了上去,好像都把打架的事情忘了。

  他们倒要看看,这个劫匪是不是真的。

  他们原本还以为是李氏在胡诌呢?

  毕竟她在村里向来没什么可信度。

  李氏虽然气哭了,但是理智还在。

  倒也没有往洗衣服的地方跑,而是直接抄小路,向出海口跑去。

  劫匪既然要去海边,那肯定是要经过河流出海口的,她去出海口守着就行。

  “站住!给我站住!”

  “快把我家的粮食还回来!”

  远远的,见船上堆了一船的东西,都快装不下了,李氏顿时气红了眼。

  这可都是她家地窖里的粮食啊!

  这是她和老头子辛辛苦苦攒下来的,以后给存粮娶媳妇和养孙子用的,还冒了那么大的风险。

  如今都便宜了外人,叫她怎能甘心!

  “停船!快停船,听见没有!”

  李氏着急的在岸上挥着手。

  “快划船!咱们得赶紧出河。”

  杜若吩咐一声,自己也把船桨挥出了残影。

  见此,明珠和石头也不啃饼子了。

  拎起船上的扁担,也跟着划了起来。

  倒不是他们蠢,而是船桨就只有两根,都在姜格和杜若的手里呢。

  就连孙五斤,也是用的扁担划船。

  对此,杜若倒是没有说什么。

  这样划船有没有用是一回事,但是起码态度是没问题的。

  总不能大人都在拼命划桨,他俩还心安理得的吃着早饭。

  若是这样,她可就得教育孩子了。

  “快停下啊!”

  “把俺家的物资还回来啊!呜呜呜......”

  眼看着船越来越远,就要进海了,李氏内心一阵绝望。

  “俺以后可怎么活啊!呜呜呜......”

  “曾明德,你个杀千刀的,干嘛走得这么早!”

  “你让我们娘俩怎么办啊!”

  想起还在发着低烧的儿子,李氏内心一阵绝望。

  “李氏,回来!”

  “快回来,别跑了!”

  “追不上的,赶紧回来!”

  “李婶子,快回来吧!”

  见李氏在岸边一直追着船只跑,船只出海后,她竟然也跑进了水里,众人吓了一跳。

  他们虽然洗劫了村长家,但是没想过要他们的命啊!

  都是同一个宗族的,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了,他们的心也没那么狠。

  再说了,李氏和存粮虽然不无辜,但主谋还是曾明德那个老东西。

  这一点,他们还是分得清的。

  可能是已经报过仇了,也可能是李氏的样子太过可怜,道德感又占据了高地。

  曾家族人齐心协力,终于把李氏从水里拉回来了。

  “就是这些人把地窖里的粮食抢走的?”

  曾六婶一边剔着牙,一边看向瘫坐在地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李氏。

  “说话啊!哑巴啦?”

  见李氏不说话,曾六婶也有些不高兴。

  这村长都没了,甚至他们家都成了过街老鼠,还搁这给她充什么大蒜。

  李氏抬眼看了女人一眼,还是没说话,低头继续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

  “问你话呢,敬酒不吃吃罚酒!”

  曾六婶说着,一脚踢在李氏的腿肚上。

  李氏又不是泥捏的,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两个老登就这么在海边扭打了起来。

  岸边上的动静杜若也看到了,甚至都听到了一些。

  因为她现在的听觉、视觉等五感,都比平常人高许多。

  对于他们,杜若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

  毕竟曾家族人全是土匪,他们的粮食都是打劫来的,这些东西带着原罪。

  她抢了就抢了,难道要还回去吗?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他们常年打劫别人,如今被打劫了,不是很正常吗?

  这个,就叫做公平。

  曾家族人虽然有大刀,甚至还有弓箭。

  但今天是匆忙赶过来的,根本没有带武器。

  有来看热闹的,有想捡便宜的,唯独没有来上战场的。

  只能眼睁睁看着杜若一行人消失在眼前,却没有丝毫办法。

  ......

  小船沿着海岸线一路南下。

  两天后,杜若一行人终于来到一处海湾。

  见前面的海湾风平浪静,岸边的地势也比较平整,杜若宣布道:

  “就在这里靠岸休息两天吧,顺便准备一些熟食!”

  “得勒!”

  姜格高兴的应了一声,大伙齐心协力的把船往岸边划。

  连着赶了两天的路,其实大伙都想休息了。

  “杜姐,这些物资咱们要不要卸下来?”

  看着船上捆得严严实实的油布,姜格有些犹豫。

  若是就这样放在船上,肯定是不完全的。

  可要是全部卸下来,到时候还得装船,也是一件麻烦事。

  “卸货吧!咱们得准备干粮呢,粮食都在船上,不卸货怎么行?”

  “还有这些水,最好是全部烧开了保存,这样能存放得更久一些。”

  跟现代的瓶装矿泉水、纯净水不同,井水和河水是很容易滋生病毒和细菌的。

  特别是在这样简陋的保存条件下,保质期就更短了。

  只不过以前他们保存的水不多,后面都是在路上补充的。

  又忙着逃命,没有时间提前统一烧开,都是做饭的时候再烧开了喝。

  若是没有时间做饭,生喝也不是没喝过,总比渴死了强。

  再说了,他们在路上的时候,曾经还喝过一段时间的石灰水呢。

  那时候水已经被酸雨污染了,不得不加了石灰进去,就算后期过滤了,也不可能全部过滤完的。

  没办法,没水的时候就得喝,总比直接喝酸雨好。

  但是现在有条件了,还是可以讲究一下的。

  这些水得来不易,可不能糟蹋了。

  后面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补充水呢,他们可能一直得喝完这些水。

  庆幸的是,这一路走来,除了面对火山灰的时候,大家病了一场。

  其他时候竟然没怎么生病,更没有因为水生病过。

  天灾多年,生存条件越来越恶劣,想来人类已经开始自适应了。

  “明珠、石头,这里暂且用不上你们,你俩去附近转转,顺便砍一些木柴回来!”

  “最好是干木柴,若是没有,就砍湿木柴,你们看着办吧!”

  “好勒!”

  明珠点了点头,拎着柴刀就要走。

  “记住,安全第一!”

  “什么都没有你们的小命重要,别受伤了!”

  看着两个孩子走远的背影,杜若忍不住喊了两句。

  孩子长大了,她现在已经有意识的安排明珠独立去完成一些事了。

  这样才好培养她自立的能力。

  “晓得啦!”

  “阿娘,你就放心吧!现在山上别说蛇了,就连老鼠都难找,不会有事的!”

  “说的也是,你们快去吧!”

  现在山上光秃秃的,叶子都是老叶,坑坑洼洼的,还掉落了不少。

  地面上的枯草都不多,大片的土壤和岩层裸露着,想要藏东西都难。

  可能是受到酸雨影响的原因,只有少部分的植物抽了新芽。

  而且因为天气干旱的原因,哪怕长了新芽,也不一定能活下来。

  唯一的好处,就是适合砍柴。

  不少树枝都干枯了,扛回来都轻便了不少。

  而且不怕蛇虫蚂蚁,许多山谷都能去了,不怕大蛇了。

  可惜就是不适合人类生存,柴火再多也没用。

  “小杜,你这意思是?”

  见两个孩子走远了,孙五斤意有所指的看向杜若。

  “这事以后再说,咱们顺其自然吧!”

  杜若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无论明珠做出什么选择,她作为母亲,都会支持她的。

  没物资的时候,有没物资的方便,起码轻装简行。

  现在有物资了,虽然肚子不饿了,但是搬来搬去也很累。

  三人搬了好一会,才算把所有的物资都搬运到地面上。

  这时候,太阳已经完全落山了,只有一点余辉洒落在地上,留下一点橘色的光。

  “孙五斤,你把鱼干找出来,我记得咱们以前还搜罗了一点鱼干,今晚上就吃这个吧!”

  “不是曾家村的鱼干,是从土匪的老巢拿的,那个放得久了,先吃那个。”

  杜若这样一说,孙五斤就明白了。

  “俺也正想说这事呢,前些日子忙着赶路,没有水也没有工夫做饭,这下终于有水吃鱼干了!”

  孙五斤高高兴兴的把鱼干找了出来。

  这可是咸鱼干,没有水谁敢吃啊!

  “小杜,咱们现在还有一罐油呢,要不这鱼咱们就煎着吃?再煮个野菜汤,就齐活了!”

  “那就这样吧!”

  杜若靠在石头上闭目养神,随口应了一句。

  她对这些倒是没什么要求,反正空间里的熟食随便吃,大不了就开小灶。

  这大热天的,只要别让她做饭就行。

  “得勒!那俺再烙几个饼子。”

  面粉不如麦子放得久,得尽快消耗了才是。

  孙五斤这样想着,又对姜格说道:

  “你砌个炉灶吧,俺找粮食去!”

  “知道啦!”

  姜格干脆的应了一声,就起身准备找石头。

  说是炉灶,其实就是找几块石头堆成炉灶的样子,然后石头缝隙里再糊上泥巴。

  这样一个简易的炉灶就完成了,不过相比起家里的炉灶,规格肯定要小很多的。

  这一路上,他们不知道搭建过多少这样的炉灶了,姜格已经熟能生巧了。

  “多砌几个炉子,咱们明天还得烧水,一个炉灶不够用!”

  杜若又补充了一句。

  “杜姐,俺知道啦!俺去海边打点水来和泥巴。”

  干净的水那是用来喝的,谁都舍不得用来和泥巴。

  又过了一会,明珠和石头终于从山上回来了。

  两人一人扛了一捆柴火,柴火上还别了不少干草和干竹叶,是用来引火的。

  “怎么去了这么久?不是让你们就在附近转转吗?”

  杜若接过闺女肩上的柴火,有些不满意。

  “阿娘,我们在那边发现了一片竹林,想看看有没有笋子,就去竹林里看了看......”

  “结果呢?”

  “竹林里光秃秃的啥也没有,倒是有不少倒在地上的干竹子。”

  明珠有些尴尬。

  “现在又不是吃笋子的季节,你俩能找着笋子才怪了!”

  杜若翻了一个白眼。

  “行了,坐下歇会吧,马上就能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