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狂风大作-《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

  很快,三天时间过去了。

  大雨依旧下着,山崖底下已经积了好几个水坑。

  连续几天的暴雨,让泥土吸满了水分,如今已经满出来了。

  现在走在树林里,像是走在沼泽地一样。

  “这不会要发大水吧?”

  姜格看着山洞外的瓢泼大雨,忧心忡忡。

  怎么啥事都让他们遇着了!

  “还真说不准!”

  杜若心里也没底,反正穿越这么久,她啥都见过了。

  “你们快来看看这板车!”

  就在两人唉声叹气的时候,孙五斤突然喊了一声。

  “板车做出来了?”

  “能走吗?”

  “结不结实?”

  顿时,孙五斤收获了好几个问号。

  “能!怎么不能走,不能走的话,也不能喊你们来看啊!”

  看着眼前的板车,孙五斤骄傲的说。

  他可是凭借着一把斧头、一把柴刀,还有几根树藤就把板车做出来了。

  期间没有用到锯子、刨子、凿子、钉子这其中任何一样东西。

  他敢保证,就是他师傅来了,也不一定能做出来。

  看来他的技术水平又进步了,真不错!

  “我看看!”

  杜若说着弯下身来查看板车。

  这是一辆二轮的板车,做工非常粗糙,有一种原始的,充满手工的感觉,毕竟没有打磨的工具。

  这些天,他们亲眼看着孙五斤,是怎么把斧头和柴刀的正面、背面当成刨子、凿子等来使用的。

  木头需要弯曲的部分,直接用火烤。

  同时,利用树藤的收缩特性来紧固部件。

  总之,这辆板车得来不易。

  孙五斤本来都是老茧的双手,都磨出了几个血泡。

  杜若试着推了推,发现板车真的动起来了。

  虽然因为车轮不够圆的关系,板车有些歪斜。

  而且走起路来,有些咯吱作响。

  但是确实是能推东西的,这就很棒了!

  毕竟工具太过简陋,不能要求太多的。

  “这板车不错的,老孙辛苦了!”

  “如今咱们的粮食剩下不多了,有这一辆板车就够了。

  其他的一些小物件,大伙可以直接背在身上。

  这样就能减少推车人和板车的负担了。”

  “而且山路难行,板车也不好走,推几辆板车也费劲!”

  “后面有机会,咱们再换新的板车!”

  “杜姐说得对!”

  姜格下意识的附和道。

  “咱们一辆板车确实够了!”

  孙五斤也点了点头。

  工具太简陋了,弄太多破烂车也没什么意思。

  “小杜,咱们到下一个地方的时候,找找做木匠的工具吧!”

  经过这事以后,孙五斤更加深刻的意识到工具的重要性。

  他是一个木匠啊!

  怎么能只有一把斧头呢?

  “找!只要遇着有人的地方,咱们有机会就给你找工具。”

  杜若豪气万丈的说。

  如今有了板车,她总算不用考虑该怎么带物资的问题了。

  又过了两天,地面上的积水越来越深了。

  杜若一行人囤积了不少野菜在山洞里后,就不怎么出门了。

  这天下午,突然狂风大作。

  大风把外面的树叶吹得沙沙作响,不少树枝断裂了。

  哪怕下着雨呢,天空中都是飘落的树叶和树枝。

  “快快快!先把山洞门口的东西都收进来!”

  “这些胚体都需要搬到山洞里去,不然咱们就白费工夫了!”

  大风吹着斜雨,已经飘进了山洞门口,他们必须要转移物资了。

  前些天姜格背回来的粘土,已经被做成了“胚体”,正放在山洞门口吹风阴干呢。

  新鲜的粘土,需要提炼和陈腐,这个步骤,大约耗时1-2天。

  后面做成“胚体”后,正常来说还需要阴干2-4天。

  但是他们现在下雨,空气中的水分很多,不容易干燥,所以这个时间就得延长了。

  所以现在还是胚体的状态,要干燥好了,才能烧制成陶罐。

  “还有这几个水缸也得收进去!”

  水被吹进落叶和泥土,被污染了都是小事。

  若是飞来大的树枝,或者石头,直接把水缸砸破了,那才是没处哭去。

  就这个天气,连门都出不了,更别说搭建“土窑”来烧制陶罐了。

  所以烧制陶罐这个事情,已经被无限延长。

  什么时候天气晴朗了,什么时候才能烧制陶罐。

  若是水缸再被砸烂了,他们连盛水的容器都没了。

  “你们搬胚体,小心着点搬,别砸坏了!”

  “我力气大,我来搬陶罐!”

  这几天的用水量很大,三个陶罐他们都是放在山洞门口接雨水,当蓄水池使用的。

  说完,杜若就缸带水的搬了一缸进去。

  那轻松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抱的是煮汤用的小砂锅。

  不管看了多少次,姜格还是会被这一幕震惊到。

  若是在正常年景里就好了,这样杜姐去投军,保准能混个女将军当当。

  当初王将军还说要重点培养杜姐,说杜姐以后肯定有大出息,是他们军中的一员猛将。

  可惜现在物是人非,杜姐跑了,世道也成这样了。

  如今他们的愿望就是活下去,只要能活下来,总还是有希望的。

  “婶娘,你们看那边的天空,变成黄绿色的了!”

  就在大家急忙转移物资的时候,石头突然指着远处的天空说道。

  大伙抬头望去。

  哪怕隔着雨帘,也能看到不远处的天空已经不再是平常的湛蓝色,或者灰蓝色。

  而是呈现出一种污浊的、诡异的黄绿色。

  天边的云层也在急速移动着,正在往这边压来。

  风越来越大,能听到疾风吹过的呜呜声,像是死亡的前奏。

  被风吹起的落叶和落石也越来越多,站在山洞门口,感觉像是要把人吹走一般。

  “不好!可能是台风来了。”

  台风来的时候,天空就容易变成这个颜色,加上这么大的风和雨,这里又靠近海边......

  台风的概率非常大!

  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了,但是这一幕真的来临的时候,杜若还是感觉有些心累。

  真是没完没了了!

  “孙五斤,你别搬东西了!快去山洞里找木头和树藤,临时赶制一个门出来,咱们得给山洞安上门。”

  这几天忙着赶制工具,没时间给山洞安门。

  而且这山里没有什么大型野兽,山洞的位置也比较高,看着比较安全,没什么危机感。

  所以他们一直没有给山洞安上一个门。

  “好勒!”

  孙五斤放下手里的东西,就往山洞里跑。

  “咱们的物资一定要往山洞里面放!”

  “特别是这几缸水,一定要保存好了,这应该是咱们未来几天的饮水了。”

  “杜姐,那睡觉的地方?”

  “睡觉的地方先别管,把所有的木板都拿开,优先存放物资。”

  “至于睡觉的地方,咱们后面再想办法!”

  “还有换衣服的棚子,也拆了,咱们先放物资。”

  这山洞本来就小,又放着那么多物资,现在再加上三个大水缸,都不知道能不能放得下。

  “先找地方放,我等会把其中两个石板拆了,就能放物资了!”

  “是!”

  姜格说着,拿着手里的东西进山洞,去搬木板子去了。

  杜若也加快了手里的动作,把最后一缸水搬进了山洞里。

  “我们要怎么帮忙?”

  见孙五斤正在紧迫的扎着木门,杜若赶紧问道。

  “现在细工夫肯定搞不了的,我准备用树藤和柴火直接扎一个小木排,竖着放在山洞门口算了。”

  孙五斤一边搓着手里的树藤,一边说道。

  这木排看着简单,但是想要扎得紧实,还是要费一番工夫的。

  特别是这力道,可得把握好了。

  “现在的问题是,要怎么把木排固定在山洞门口,而不被风吹倒!”

  孙五斤说着,看向杜若。

  “这个我有办法,咱们直接拿石块卡住就行!”

  “我正想把两个石板拆掉呢,如今正好用上了。”

  “还有咱们这些柴火,也可以堆放在门背后,就更加牢固了!”

  “这个可以!”

  孙五斤点了点头。

  “我去搬石块和石板!”

  “姜格、明珠、石头,你们三个把所有的木柴都往山洞门口搬,放在石块的旁边,我等会拿来挡门!”

  “是!”

  “是!!”

  三人应了一声,就跑去搬运木柴。

  为了防止出不了山洞门,他们囤积了不少柴火。

  如今看来,这个决定是再正确不过的了。

  就在众人搬东西的时间里,外面的风也越来越大。

  哪怕是在山洞里面,都能听见狂风的咆哮声,像是众多鬼魂的鬼哭狼嚎。

  雨越下越大,这会山洞门口已经成了水帘洞。

  大雨已经不能用飘来形容了,像是泼下来的,直接砸在地面上,很快就有了几个水坑。

  水坑根本盛放不了那么多的水,加上山洞和山洞门口的地是平的,无处可去的水流很快就流进山洞里。

  “杜姐,这可咋办啊?”

  看着门口的水流,姜格急得不行。

  再这样下去,整个山洞都得被淹了。

  “没办法,只能用石头挡着,等会加上门帘和木柴挡着,能挡多少算多少了。”

  “不过还是能抢救一下的。”

  杜若一边用木板把水流推出去,一边说道:

  “咱们制作陶罐的时候,不是还剩下一点粘土吗?拿来给我!”

  她现在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把泥浆当成水泥用,看能不能把石头之间的缝隙给填一填。

  这样多少能挡一点水,不至于全部流进来。

  “还有木板,拿几块木板出来,咱们石块外面再粘合上一层木板,看能不能坚持久一些。”

  现代水泥灌浆的时候,外面都用木板子当模型的。

  她现在准备在泥浆的外面贴上一层木板。

  这样水流进来的时候,能有一个保护层,不至于直接冲刷泥浆,能坚持久一些。

  “来了来了!”

  姜格带着两个孩子,很快就把杜若要的东西递了过来。

  现在外面都是水,一直往山洞这边流,还不能直接抹泥巴。

  因为这样很快就会被雨水冲走,工夫就白费了。

  “姜格,你们再去找几块木板过来,得在外面用木板子先弄个隔断才行!”

  要先把水挡在外面,才能抹泥巴,至少要把大部分的水挡在外面。

  “好勒!”

  姜格应了一声,很快去找了几块木板出来,还有几块石头。

  把水挡了之后,才开始和泥。

  和泥巴跟和面一样,都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事。

  而且这事也是需要力气的,要掌握好火候。

  最重要的事,她的粘土就这么多,若是水加多了,粘土就不够用了。

  “明珠,你前些天不是晒了一些干草和野菜吗?拿来给我!”

  他们的被子早就被海水卷走了,空间里的被子也不能拿出来。

  现在都是直接睡在硬木板上的。

  硬木板谁睡谁知道,第二天早上起来,免不了腰酸背痛的。

  甚至有些人比较夸张的,睡都睡不着。

  所以前几天出去砍柴、摘野菜的时候,明珠就顺便薅了一些草回来。

  这些草味道不咋样,但是长得多、又细密。

  若是晒干了,是很好的床垫。

  正好山洞里的火堆一直没灭过,放在火堆旁边烤个两三天,基本就干了大半了。

  现在正是半干不干的时候,用来和泥巴正好。

  加入干草,可以增加泥浆的粘性和内聚力,使泥浆更容易塑形。

  同时也可以起到抗拉防裂的作用,增加耐久性。

  除了干草,古代劳动人民还会往泥浆里加入沙子、石灰和糯米浆等,其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泥浆的性能。

  “哦哦,好的!”

  明珠点了点头,飞快的跑去火堆旁边抱了一堆干草出来。

  “姜格,你和石头用斧头和柴刀,把这些干草都切碎,我等会放进泥浆里!”

  “好的杜姐!”

  姜格说着,去找来两块木头当案板,就带着石头在一旁砍起了干草。

  见此,杜若开始专心搅合手里的泥浆,时不时的扔一些干草进去。

  一直到把干草加完,也全部搅合均匀了,这才开始抹泥浆。

  因为没有现成的抹灰板,所以杜若临时找了一块木板替代。

  把木板砍短,又劈了一个把手出来,这才开始给石块抹泥浆。

  原理跟现代抹灰是一样的,就是用木板挑起泥浆,然后拍在石块之间的缝隙里。

  接着在石块的外面都抹上了一层泥浆,这才把木板贴了上去。

  贴上木板,又在缝隙处都抹上了泥浆,尽力的弄均匀一些了才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