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亲子作业,家校联动促传承-《靖王的小厨娘又甜又软》

  谷雨过后,明德小学的药膳小课堂推出了一项新活动 ——“亲子药膳作业”:让孩子带着《童蒙药膳启蒙手册》回家,和家长一起做一道简单的药膳,拍一张 “煮膳照片”,写一句 “亲子感言”,下次上课的时候交上来,优秀作业会贴在校园的 “药膳展示墙” 上。

  “同学们,亲子作业不是任务,是让大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体验做药膳的乐趣,比如和妈妈一起煮红枣水,和爸爸一起剥莲子,都是很开心的事哦。” 软桃在课堂上讲解作业要求时,孩子们都兴奋地举手,有的说要和妈妈一起做鸡蛋羹,有的说要和爷爷一起做小米粥,念桃更是大声说:“我要和娘一起做当归羊肉汤,还要拍一张我们一起切羊肉的照片!”

  一周后,孩子们带着亲子作业回到课堂,软桃打开作业袋,里面装满了充满温情的照片和感言。二年级的妞妞交上来的照片,是她和妈妈一起剥荠菜的场景,妞妞戴着小围裙,妈妈握着她的手,一起把荠菜理整齐,感言是妞妞歪歪扭扭写的:“和妈妈一起剥荠菜,做饼给妈妈吃,妈妈说我是小帮手!”

  软桃拿着照片,笑着说:“妞妞和妈妈做得真好,剥荠菜的时候很认真,妈妈还帮着妞妞,这就是最好的亲子时光。” 妞妞听了,开心地笑了,说:“妈妈说,以后每个周末都要和我一起做药膳,还要教我做外婆做的桂花酥。”

  六年级的小宇交上来的照片,是他和爷爷一起煮萝卜虾皮汤的场景。照片里,爷爷坐在小凳子上,小宇站在旁边,拿着小勺子给汤里加盐,爷爷笑着看着他,感言是爷爷写的:“小宇长大了,会教爷爷做药膳了,以前都是我照顾他,现在他能照顾我了,心里真开心。”

  软桃读着感言,眼眶有点红,说:“小宇和爷爷的故事很温暖,小宇不仅学会了做药膳,还懂得照顾爷爷,这就是药膳传承的意义 —— 不仅传手艺,还传孝心。” 小宇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苏老师,我是跟着手册学的,手册上写着‘做药膳要给最爱的人吃’,爷爷最爱我,我也要做给爷爷吃。”

  还有个叫萌萌的小女孩,交上来的照片是她和爸爸一起修迷你灶台的场景。原来萌萌的迷你灶台坏了,爸爸帮着她一起修,修好了之后,他们一起煮了红枣水,感言是:“和爸爸一起修灶台,一起煮红枣水,爸爸说,做药膳和修东西一样,都要用心,不然做不好。”

  软桃把优秀作业一张一张贴在 “药膳展示墙” 上,展示墙立刻成了校园里最热闹的地方,孩子们围在旁边,指着照片说:“你看,这是妞妞和她妈妈!”“这是小宇的爷爷,看起来好慈祥!” 家长们来接孩子时,也会停下来看,有的还拿出手机拍照,说:“这个亲子作业真好,我们家孩子现在每天都盼着周末,说要和我一起做药膳。”

  软桃还为优秀作业的孩子准备了小奖品 —— 一本《童蒙药膳启蒙手册》的精装版,封面是念桃画的 “药膳园全家福”。妞妞拿到手册,开心地抱在怀里,说:“我要把手册放在我的小书架上,每天都看,学更多药膳做给妈妈吃。”

  课后,明德小学的校长找到软桃,笑着说:“苏老师,亲子作业太成功了!很多家长都给我打电话,说孩子现在更懂事了,会主动帮家里做家务,还会说‘要像做药膳一样用心’。我们想把亲子作业变成常规活动,每个月都搞一次,你觉得怎么样?”

  软桃点点头:“当然好!亲子作业不仅能让孩子巩固学到的药膳知识,还能增进亲子感情,让家长也参与到传承中来,这就是家校联动的意义。以后我们还可以搞‘亲子药膳比赛’,让更多家庭参与进来,感受药膳的温暖。”

  念桃拿着自己和软桃一起做当归羊肉汤的照片,贴在展示墙的最上面,说:“娘,我们的照片要贴在这里,让大家都看到我们一起做的药膳!” 软桃笑着帮他贴好,心里满是欣慰 —— 亲子作业就像一座桥,连接了校园和家庭,让药膳传承从课堂延伸到家里,让 “用心做膳,用爱待人” 的道理,在每一个家庭里生根发芽。